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1 / 2)

沒藏訛龐站在城牆上顫抖著看著黨項騎兵狼狽歸來,黨項數萬人的騎兵精銳與大宋騎兵爭鋒,居然在短短的半個時辰間便被擊潰,甚至是大敗而歸,這讓他覺得恐懼,難道現在的大宋騎兵已經強悍若斯了嗎?

剛剛的一幕依然在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當兩軍相遇如潮水般撞擊在一起的時候,騎槍斷裂之聲響徹天際,同時也給沒藏訛龐以強烈的震撼,八千鋼鋒騎兵如劈波斬浪的的快刀,迅速的擊潰西夏軍的先鋒,整個西夏軍陣如抽刀斷水,江河分波,一舉被大宋騎兵所切割開。

之後便是大宋的輕騎不斷圍剿收割,鋒利的馬刀劃過完美的曲線砍在黨項兒郎的盔甲上,即便是有皮甲,鐵甲也抵擋不住這樣的攻擊,從厚厚的刀背上,沒藏訛龐便能看出這柄馬刀的威力。

更甚的便是大宋的弩箭騎兵,誰能想到大宋會把笨重的弩箭搬到馬背上?三百步尚能洞穿重紮甲的弩箭在近距離幾乎是輕易的收割黨項人的生命!

此時沒藏訛龐的腦子裏不斷重複著這一驚人的畫麵,耳畔依然回響著震顫人心的聲響。

他想象不出為何狄青有這份自信,以騎兵為中路軍,難道他早已知曉自己將會有伏兵襲擊他的側翼?或者說這本就是狄青的意圖,沒藏訛龐悚然一驚,沒錯這一切都在狄青的預料之中,他等的便是以這一刻。

“狄漢臣真帥才也!”無奈的歎息一聲,沒藏訛龐說出他一直不願承認的話。

此戰是宋人向天下宣揚他的鐵騎鋒芒,戰場上的戰鬥已經結束,而宋軍大陣中正不斷的有士卒推著板車,前往交戰之地,西夏人的騎兵撤走了,作為騎兵的中軍自然不可能追擊。

西夏騎兵的優勢便在於他們的速度,這是大宋戰馬所不及的地方,西夏戰馬加速極快,若飛雲擊電飛鳥入林,攻勢很快,撤走也十分迅速,大宋的騎兵不善與短途奔襲,卻善於長途追擊。

興慶府就在西夏騎兵的身後,他們可以從容退走,而大宋騎兵即便是再彪悍也不可能前往追擊攻城,此時他們要做的便是打掃戰場,板車上堆放著簡易擔架,宋軍步卒所要做的便是用這些擔架帶回傷兵。

大宋對傷兵的救援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軍中有專門救治傷員的醫兵,他們的責任便是在戰後帶回傷員加以緊急救治,讓每一個士兵都知曉,即便是身負重傷也會有人把他從戰場上拉回來,這是一種極大的心理安慰。

在帶回士兵的同時,板車還會把能再次利用的軍械,黨項人身上值錢的財物帶走,這些都是大軍的戰利品,軍中功曹自會分配,這是袍澤用生命換來的,無人敢貪沒。

哀嚎的士兵逐漸被抬走,聲音越來越少,最後歸於沉寂,西夏的士兵也是如此,當大宋士卒看到哀嚎的西夏士兵,便會幹淨利索的了結他們,這不是宋軍士卒有多殘忍,而是出於人道。

大宋不會救治這些人,傷兵會浪費掉軍中人手,何況是敵人的傷兵,大宋沒有多餘的糧食和藥材救治這些西夏傷兵,但讓他們在戰場上自生自滅也是頗為殘忍,於是出於人道,大宋士卒便會給西夏傷兵一個痛快,最少讓他們不再活著受罪。

沒藏訛龐肯定不會派人來救援這些西夏傷兵,他們隻能在戰場上的屍山血海的血漿中痛苦的等死,所以大宋士卒的揮刀並會讓這些將死之人憤怒,反而會覺得這是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