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影響形體與容貌的內分泌疾病(二)(1 / 3)

第一節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簡稱甲亢,係指由多種病因導致體內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引起以神經、循環、消化等係統興奮性增高和代謝亢進為主要表現的一種臨床綜合征。臨床上以彌漫性毒性甲狀腺腫最常見,約占85%,其次為結節性甲狀腺腫伴甲亢、亞急性甲狀腺炎伴甲亢和藥物性甲亢。本病常引起頸部粗大、突眼等一係列損容性表現。

一、病因

引起Graves病的病因主要有:①免疫功能異常:本病為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病的一種。其特征之一是在血清中存在具有能與甲狀腺組織反應(抑製或興奮作用)的自身抗體,這些抗體能刺激甲狀腺,提高其功能並引起甲狀腺組織增生。②遺傳因素:部分病有家族史,同卵雙生相繼發生病者達30%~60%;異卵雙生僅為3%~9%。親屬中患的幾率和興奮性TSH受體抗體的檢出率均高於一般人群。③感染因素:細菌或病毒感染可誘發。如耶爾森腸炎含有TSH受體樣物質能增加病發病的危險性。④精神因素:精神創傷致病的機製,可能是通過中樞神經係統作用於免疫係統形成的。

二、臨床表現

本病多見於女性,起病一般較緩慢,少數可在精神創傷和感染等應激後急性起病,或因妊娠而誘發本病。

1.影響形體與容貌的表現①交感神經興奮:神經過敏,易激動,言語行動匆促、焦慮煩躁、手足震顫。②頸部增粗:甲狀腺左右兩葉呈彌漫性、對稱性腫大,峽部也腫大呈蝶形。吞咽時上下移動,質軟,久病者較韌,也可不對稱或有結節。③突眼:可出現良性及惡性突眼,良性突眼可出現眼征,惡性突眼表現為眼球明顯外突,眼部脹痛、畏光、流淚、異物感,結膜充血和水腫,眼球運動障礙,複視。重度的惡性突眼嚴重損害容貌。少數患者甚至視神經萎縮,視力喪失。④皮膚損害:少數患者有典型的對稱性黏液性皮膚損害,多見於小腿前下1/3部位,稱為前黏液性水腫,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現之一。黏液性水腫皮膚損害也可見於足背和膝部、麵部、上肢甚至頭部。

初起時呈暗紫紅色皮損和皮膚增厚,以後呈片狀或結節狀疊起,最後呈樹皮狀,可伴繼發感染、色素沉著和多毛。少數患者可有指端粗厚症,即指端軟組織腫脹,呈杵狀,伴掌指骨骨膜下新骨形成(肥皂泡樣)及指甲邊緣部分和甲床分離亦為常見的損容性體征。

2.其他器官係統表現甲亢可累及多個器官係統,產生一係列的臨床表現,如高代謝症群,患者常有疲乏無力、不耐熱、多汗、皮膚溫暖潮濕、體重銳減、低熱等。心血管係統表現,絕大多數為竇性心動過速常伴心律失常,收縮壓升高,舒張壓下降和脈壓增大,久病及老年患者可出現心髒擴大和心力衰竭。消化係統主要表現為食欲亢進,而體重在短期內迅速下降,大便次數增加,部分患者以腹瀉為主要表現。肌肉骨骼係統主要表現為甲亢肌病、骨質疏鬆,嚴重者可發生骨折。

3.實驗室檢查明顯低於正常,甲狀腺興奮性抗體在病情活動期多為陽性。甲狀腺吸收功能增強,且高峰提前。抑製試驗甲亢患者不能被抑製。

三、診斷

典型病例經詳病史和影響形體與容貌的表現及多器官係統表現,即可確診。不典型病例有賴於甲狀腺功能檢查和其他主要的特殊檢查。診斷時應注意與單純性甲狀腺腫、神經官能症、嗜鉻細胞瘤以及其他病因所致的甲亢相鑒別。

四、治療

甲亢對機體的容姿有重要損害作用,但經內分泌專科的積極治療及輔以美容治療,損容性表現能得到糾正。

1.甲亢的治療主要治療方法有:①一般治療:充分休息,補充足夠熱量和營養,禁食高碘食物及藥物。精神緊張、失眠較重者,可給予鎮靜藥。②藥物治療:可作為甲亢的主要治療措施。臨床常用的抗甲狀腺藥物為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卡比馬 (甲亢平)。使用時應注意藥物的劑量、療程與副作用。藥物治療應用最廣,但僅僅能獲得40%~60%的治愈率。③放射性l31I治療:必須掌握適應證和禁忌證,治療過程中應密切觀察,及時發現和處理並發症。④手術治療:甲狀腺大部分切除術對中度以上甲亢有90%~95%痊愈率。次全切除術的治愈率可達70%以上,但可引起多種並發症,有的病例手術後多年仍可複發,故宜掌握適應證和禁忌證,做好術前準備,使甲亢得到基本控製,方可手術。⑤惡性突眼的防治:可行局部治療與眼睛護理,早期使用糖皮質激素或奧曲肽,也可酌情試用其他免疫抑製劑等,必要時可選用眶部治療、眼眶減壓治療,從而改善和保護視力,減輕疼痛等不適,改善容顏。

2.美容治療主要是對症治療。中醫中藥對甲亢及其損容性病症有較好的療效,治則以滋陽為主,可用生地、天冬、夏枯草、白芍、麥冬、鱉甲、龜版、牡蠣、珍珠母、澤瀉、山慈菇等內服和熏蒸、洗麵。對內科治療或手術治療後有損容性病灶者,可酌情采用麵膜、按摩等美容護膚治療。但應注意,美容治療應與內分泌專科治療相結合。

第二節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簡稱甲減,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甲狀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應不足所致的一組內分泌疾病。按起病年齡可分為三型:功能低下始於胎兒或新生兒者稱呆小病(克汀病);起病於青春期發育前兒童者稱幼年型甲減;起病於成年者為成年型甲減。重症者稱為黏液性水腫。本病能產生嚴重影響形體和容貌的臨床表現,尤其是呆小病和黏液性水腫對人的容姿影響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