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武術被正式劃分為套路與散打具體為哪一年,張雨婷不清楚,可能是1979年或者1982年,還有可能是散打被國體委批準為正式比賽項目的1989年。不管如何,武術隊的隊員並不是如世人印象裏的隻會傳統武術的套路,散打也是包括在武術隊裏呢,雖然現在還沒有正式的散打隊。
有時張雨婷也會想,如果重生的自己沒有這副強健的身體,沒有漂亮的外貌,沒有記憶裏所帶的信息,一切都很普通,自己會幹些什麼?
沒有強健身體,身體不會變化,那首先肯定得熬過漫長的幼年,五六歲時上幼園,七歲時上小學一年級,之後按部就班地上中學、考大學,十幾年的寒窗苦讀,循規蹈矩的做個老實的孩子,畢業後找份工作。在外漂泊幾年,攢夠了錢就就回來結婚,開家廣告公司,完成了成家立業的前世老路?
不,別人重生故事都是精彩無比,前世就算是一個看不到前途光明的底層小人物,重生後也會立馬變得牛逼哄哄,用十幾年的時間完成夢幻的終極目標,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一,成為省部級的封疆大吏或達到巔峰,直接就是第一人,開後宮或談情說愛。
二,成為娛樂界的天皇巨星,男頻廣開後宮,女頻談情說愛。
三,成為世界首富,廣開開宮或談情說愛
四,成為行業翹楚,如棋壇國手、國術無敵、學界泰鬥之類的,行業美女或行業帥哥談情說愛
五,成為古代皇帝或王爺或皇後或妃子,男頻征伐沙場、廣開後宮,女頻談情說愛兼種田兼宮鬥兼養包子。
六,成為異界修行者,成仙成神,異界美女、帥哥、師兄、師妹談情說愛。
這些人之所以這麼牛,其實說穿了都帶著重生加成而已,就是通常所說的“金手指”。擁有金手指,當然就不是普通人。不能以常人的眼光看待。就象張雨婷現在這樣。
如果沒有這些加成,張雨婷也不想重複前世的老路,她該怎麼辦?
一,上學時專門找那些官二代富二代,套近乎,混眼熟,希望能抱粗腿?姿色平平,人家看不上眼。
二,無才無藝,想進娛樂圈難如登天
三,可以考慮去東南省南區販一些走私貨,或者去粵省販服裝,回來擺個攤,銷售商品,為以後的辦廠開公司開連鎖店鋪路。
四,資質平庸,行業翹楚沒希望。
五,到古代亂世,孤身一人,兵荒馬亂的,不是餓死就是被人殺死當糧食。
六,異界第一批炮灰者,身死灰飛煙滅。
縱觀上述幾點,隻有第三條切實可行,上學之餘擺攤賣東西,賺零錢還能練手。既然資質平庸,靠的隻有勇氣與執著。很多人都創過業,不過成功者不足十分之一,究其原因,不在別人比你聰明,別人比你膽子大、敢於冒險這些老生常談的東西,張雨婷覺這些都是表像,本質在於大多數人缺乏屢敗屢戰的勇氣與執著。試想想,當你創業失敗了,把投入的家產賠個精光並背負一身債務,你會怎麼做?辛苦了幾年還清了債務,你還敢再把全部身家押上去博一把麼?如果再次失敗了呢,還有動力麼?這其中的艱辛苦楚恐怕隻有自己能體會(包括家人的不理解與反對)。古語有言,事不過三,大多數人都是被失敗磨平了銳氣,倒在了創業的中途。
想要成功,還有一點,不能循規蹈矩,資本的原始積累本來就不光彩,要做別人沒有想到或者不敢做的事,才能比別人走得快。隻要不殺越貸,張雨婷覺得即便是昧著良心做一些出格的事也無所謂,先把第一桶金敲定,有了資本後再慢慢洗白,勇氣加執著加膽魄加努力,肯定也能創出一番不小的事業來,雖然無法保證能跨入頂級富豪的行列,但絕不會比前世過的差。
做為閔北的地級市,延峰的經濟水平雖然比不過省會榕城市與南區的鷺島市,民眾的經商氛圍也不如東區與南區。但也擁有得天獨厚的一些優勢,比如全國著名旅遊風景區武夷山、茶中一絕的大紅袍等。都屬於延峰市。還有半個就是武術隊。
延峰武術隊創立於1952年,是建國後東南省最早成立的一支武術隊,早先是由幾個熱心地武術家自發創建的民間業餘組織,給愛好的武術的年青人提供免費的輔導與練習的場所。56年並入體校,正式成為事業單位,為國家的體育界培養人才,從56年到68年的十二年間,先後為省體工隊輸送了53名專業運動員,其中有11人入選過國家隊,取得過不俗的成績。68年上山下鄉浪潮開始,全國學校停課,體校也不例外。老師與學生們各自遣散,一直到了77年底才又恢複辦學。
受電影《少林寺》及香港武打影視片的影響,這幾年愛好習武的年青人很多,武術隊每年都在擴招,從78年的9人到現在23人,翻了兩倍不止,還都經過精挑細選,嚴格考評才能進來。可成績卻遠不如五六十年代,七年的時間省體工隊才招走9人。不說以前,就是比起東南省其它市的武術隊,也是落後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