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這是一場全新的戰爭(3 / 3)

在第二封電報中,他向參謀長聯席會議直截了當地提出了攻擊中國東北的要求。他說:“敵人的飛機正從鴨綠江以北的基地起飛,攻擊我們在北朝鮮的部隊。飛機的數量日益增多,而鴨綠江與前線的距離非常近,使得我們幾乎無法有效地對付敵人飛機目前使用的打了就跑的戰術。現在對我的戰區所施加的限製,使得敵人的飛機隻要過了朝鮮北部與滿洲的邊界線,就進入了一個十分安全的避難所。這種不正常的情況對空軍和地麵部隊的士氣和作戰效率造成了嚴重影響。除非立即采取正確的措施,否則這種狀況將產生決定性的作用。懇請指示如何應付這種危急的局勢的良策。”

麥克阿瑟電報的傲慢口吻激怒了五角大樓的官員們。顯然這位將軍對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指令根本不打算理睬,正繼續按照他自己的想法來指導朝鮮戰爭向他所希望的方向發展。五角大樓的官員們憤怒之極,卻無可奈何。這一次他們再次屈服了。

經過反複地協商,參謀長聯席會議最後不得不同意了麥克阿瑟的要求,決定授權麥克阿瑟的飛機在追擊敵軍飛機時,可深入滿洲境內3~5公裏,作戰2~3分鍾。他們認為,這樣一來,美國飛行員既可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去攻擊敵機,並可以摧毀共軍的前進機場,確保美軍飛機的飛行安全。進一步說,如果能使目前尚力量弱小、羽毛未豐的紅色中國空軍遭受沉重的打擊,也許會瓦解紅色中國的鬥誌,迫使他們從朝鮮全麵撤退。

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意見得到了國防部長馬歇爾和國務卿艾奇遜的讚成,他們均同意將這一建議提交總統批準。參謀長聯席會議向麥克阿瑟通報了有關情況,但提醒他說:這不是最後的決定,“形勢和急需的糾正措施已經提交最高層考慮”。

杜魯門批準了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建議。

對朝鮮北部邊境地區和鴨綠江上橋梁的轟炸行動持續了兩個星期。朝鮮北部邊境地區的城市、車站和交通線等重要目標均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鴨綠江上的6座橋梁均被炸斷,最堅固的安東一新義州大橋也在美國飛機的輪番攻擊下最終被炸斷,修複困難。如果從預定的行動目標來判斷,空中轟炸行動已經完成了任務。可實際上,就是在美國飛機狂轟濫炸的時候,中國人民誌願軍的增援部隊也在秘密向朝鮮戰場開進。美軍的轟炸除了造成了朝鮮平民的大量傷亡以外,並沒有能夠影響誌願軍的開進行動,也沒有能夠阻止誌願軍向朝鮮戰場運送物資。當麥克阿瑟和美軍官兵最終明白了這一點時,他們已經是厄運臨頭了。

不過,在當時,麥克阿瑟的注意力並沒有放在這上麵,他所關注的,是在空中封鎖的同時,如何迅速發起地麵進攻,並最終向鴨綠江發動總攻勢,結束朝鮮戰爭。他對此幾近於走火入魔,已經到了迫不及待的程度。在部署空中轟炸行動的同時,麥克阿瑟給美第8集團軍司令沃爾頓·沃克中將發出了電報,嚴厲指責第8集團軍由鴨綠江向清川江後撤的行動,要求沃克對此做出解釋,並立即重新發起進攻。

沃克被麥克阿瑟的電話搞得心煩意亂。接到麥克阿瑟的電報後,沃克幾乎是直著嗓子喊道:“讓他等著!如果不是他一口斷定中國人不會出兵,我也絕不會把向鴨綠江的推進變成了追擊行動,第8集團軍也不會遭受這種挫折。為什麼後撤?他應該最明白!讓他等著吧,等到我打完仗再回答這個問題!”

沃克說到做到,直到第8集團軍部隊在清川江畔站穩了腳跟,他才在參謀人員的催促下,於11月6日給麥克阿瑟發出了一份長電,通過對清川江以北地區作戰行動的詳細回顧,為自己進行辯護,同時闡明他下一步的作戰設想:本集團軍過去沒有、今後也不打算實施消極防禦或者任何其他形式的防禦作戰。目前所采取的行動隻是為了建立並守住足夠大的橋頭堡陣地,一旦條件許可,就馬上轉入進攻。現在各部隊均在進行局部的攻擊作戰,以收複失地,改善態勢。

“我們一直都在製定計劃,準備動用所有的力量重新發動進攻,迎戰新的對手——中國共產黨的正規軍隊。新的計劃可能在短期內付諸實施,但要取決於右翼安全得到保證、進攻部隊集結完畢和至關重要的補給線得到順利恢複。”

沃克有力的辯解和周密的考慮,贏得了東京遠東軍總部大多數人的同情,但卻招致了麥克阿瑟的嚴厲斥責。麥克阿瑟此時已經決定立即發動進攻,並把地麵總攻的時間確定在11月15日。沃克的電報雖然表示將恢複進攻,可其又為進攻設置了眾多的前提條件,這顯然是企圖拖延時間。而時間對於麥克阿瑟來說壓倒一切。他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和任何行動破壞自己的既定方案。他嚴令沃克立即發動進攻,絕不許拖延時間。

沃克被逼上了絕路,別無選擇。他明白,他必須按照麥克阿瑟的計劃發起進攻,並按照麥克阿瑟的計劃取得成功,否則他的戎馬生涯就將到此為止了。11月6日,沃克發布了第8集團軍作戰命令,宣布集團軍將於11月15日重新向北發起進攻。具體部署是:以美第1軍在左翼,以美第9軍在中央,以韓第2軍團在右翼,齊頭並進,向鴨綠江實施總攻。

然而,就在這時,從前線傳來了令他震驚的消息:中國人民誌願軍於11月6日清晨突然停止了進攻,主力部隊已經與第8集團軍脫離了接觸,神秘地消失在朝鮮北部的崇山峻嶺之中,蹤影全無。

沃克接到報告後,一言未發,衝出指揮所,跳上吉普車,一陣風似的趕到了清川江畔。遠方的山嶺已被冬季的頭場雪所覆蓋,起伏的鬆林披上了銀裝,顯得分外妖嬈。近處的清川江在靠岸處已結上了薄冰,江對岸的高地上昨夜激戰的痕跡比比皆是,燒黑的焦土、遺棄的槍支,還有被戰火燒成焦炭的樹木。戰場的縷縷細煙,和著江麵上升騰起的薄霧,在沃克的麵前拉起了一道黑白交雜的屏障。

初冬的寒風撲麵而來,沃克佇立江邊,一動不動,久久地凝視著遠方。他久經沙場,大風大浪見過許多,可從沒經曆過如此動蕩不定、變幻莫測的戰事。但是他無力抗拒麥克阿瑟的命令,因而隻能采取折中方案,訓令一線部隊向北發起試探性進攻,待查明誌願軍主力位置後,再最後確定總攻的計劃。

於是,11月6日,美第8集團軍所屬南朝鮮第1師由新安州北渡清川江,前出孟中裏,向大寧江兩岸及博川以西搜索前進;南朝鮮第7師攻擊5日被誌願軍占領的清川江南岸飛虎山陣地;南朝鮮第8師攻擊誌願軍占領的德川陣地;在安州以北清川江北岸占領橋頭堡陣地的美第24師和英第27旅各一部,也於7日和8日,向博川地區出擊,實施火力偵察。但未遇到抵抗。看來,遠東空軍在北朝鮮和鴨綠江上正在進行的壯觀的空中作戰,似乎把中國人給嚇回去了。麥克阿瑟又開始樂觀起來,他於11月9日報告華盛頓說,空軍有能力阻止中國軍隊渡過鴨綠江,因而他的部隊不會受到真正的威脅了。同時,他還進一步建議於11月15日再次發動攻勢,向鴨綠江邊推進以掃清敵人,並信誓旦旦地聲稱:“這次行動如果順利的話,將一舉結束戰爭,恢複朝鮮的和平與統一,使聯合國軍得以迅速撤出。”

接到這一報告,華盛頓立即召開國家安全會議,根據麥克阿瑟的情況判斷,做出了“按現有命令繼續采取軍事行動”的決定,並賦予麥克阿瑟除轟炸中國東北以外,有行使一切軍事手段的自由。

在其後的兩個星期裏,麥克阿瑟命令沃克和阿爾蒙德加緊進攻準備。從10日起,“聯合國軍”在東西兩線開始向預定進攻出發陣地小心翼翼地推進,生怕再吃上一次分兵冒進的苦頭,但東西兩線之間仍有較大間隙,未建立起有效的聯係。由於推進速度緩慢,加之後勤補給困難,原定於15日發動的攻勢不得不推遲到24日。這一天的前一天正好是感恩節,麥克阿瑟給他的前線官兵們送去了火雞,以鼓舞鬥誌。此前,誌願軍總部已命令部隊大踏步後撤,以給敵人造成錯覺,誘使其放膽深入,然後將其分割包圍,各個擊破。

11月24日,麥克阿瑟飛往前線視察。當第24師師長約翰·邱奇報告說他對自己的部隊打到鴨綠江充滿信心時,麥克阿瑟高興地答道:“好啊,如果你們足夠迅速,可能有的人都能趕上回家過聖誕節了。”

站在旁邊的幾位記者立即抓住麥克阿瑟的話大做文章,他們匆匆發回快訊,把麥克阿瑟宣布現在在朝鮮的部隊將於聖誕節前回家的消息傳遍全國。因此,這次行動得了個“聖誕節回國攻勢”的雅號。下午,“聯合國軍”發起進攻後,麥克阿瑟坐上飛機準備返回東京。但當飛機升空後,他卻突然命令飛行員飛往鴨綠江口,想去進行一番實地勘察,親眼看一看敵人戰線後方發生了什麼情況。到達鴨綠江口後,他又命令飛行員以1500米的高度沿江向東飛行到蘇聯邊境。然而,他什麼情況也沒看到。展現在他眼前的隻是廣闊無垠、十分荒涼的鄉野,起伏不平的山丘,凹陷崩裂的斷岩以及被緊緊地封鎖在死一般沉寂的冰天雪地之中的黑色的鴨綠江。

麥克阿瑟滿懷信心地飛回東京,相信自己已把握了戰爭局勢。

回到東京後,他馬上發表了一份公報,宣布“聯合國軍”已向鴨綠江發動總攻,目的是奪取這場戰爭的勝利,並聲稱他的空軍已全力將敵人的後方完全切斷。從對敵人後方和鴨綠江沿岸各處的偵察結果看,不能認為敵人有新的軍事行動。

他對記者們說:“左翼部隊向前推進,隻會遇到軟弱無力的抵抗,而右翼部隊則在海空和地麵部隊的支援下正充分發揮其有利態勢;兩翼會合,從某種實際意義上說,就是戰爭的結束。”

一位記者問他知不知道有多少中國軍隊在朝鮮,他衝口而出:“約3萬正規軍和3萬誌願軍,一切將會非常順利,而損失將是非常輕微的。”

同一天,他收到華盛頓一份電報,指示他應在鴨綠江下遊以南數公裏外停止進攻,占領該江附近的製高點,而在東北方向的進軍應以清津為界,目的是不要過分刺激中國。對此,麥克阿瑟回答說:“在我看來,我們永遠不可能由於我的膽怯而改變中國人的計劃。”

就這樣,“聯合國軍”快速而自信地向北推進著。整整一天多過去了,進攻部隊仍未發現有抵抗線。到了25日傍晚,災難終於再次降臨了。中國軍隊卷土重來,誌願軍第38軍、第42軍出其不意地對進至德川、寧遠地區的西線右翼韓國第2軍團發起攻擊,隻一天時間即殲滅該軍團兩個師,爾後向西南方向迂回,伏擊了第8集團軍和第10軍的先頭部隊,以切斷中路和左翼美軍退路。沃克見勢不妙,於28日被迫下令撤回清川江一線。與此同時,東線誌願軍第9兵團於27日傍晚向進至長津湖地區的美第10軍發起反擊,當夜即完成對其主力第1陸戰師的包圍。

麥克阿瑟的“聖誕節回國攻勢”不出4天時間就宣告破產了。

28日,向來狂妄自信、獨斷專行、以常勝將軍自居的麥克阿瑟表現出少有的沮喪,他破例把沃克和阿爾蒙德從前線緊急召到東京,一起研究對策。他們得出的結論是:中國以其正規軍的精銳部隊正式參戰了,其兵力估計為20萬(實際上已達38萬)。“聯合國軍”有必要後退到平壤至元山一線,或幹脆撤到各自獨立的防禦陣地,以穩定戰局。

會後,麥克阿瑟立即致電參謀長聯席會議。在電報中,麥克阿瑟驚惶失措地說:“中國軍隊是以大量而不斷增加的兵力投入北朝鮮的,絕不是所謂的誌願人員。……‘聯合國軍’遭受巨大損失,因此請求參謀長聯席會議立即批準由進攻轉入防禦,根據形勢不斷變化的需要,在具體地段上做一些調整。……”

在電報的結尾,麥克阿瑟危言聳聽地說:“我們麵對的是一場全新的戰爭。”

電報立即在華盛頓引起混亂,白宮及參謀長聯席會議都不知道,朝鮮前線究竟還要發生什麼事情。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接到電報後,立即打電話給杜魯門說:“麥克阿瑟將軍打來了一份嚇死人的電報,中國人兩隻腳都踏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