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突破三八線後,進展神速。在東線,1950年10月10日,南朝鮮第1軍團占領元山,17日占領鹹興。但麥克阿瑟仍堅持讓阿爾蒙德的第10軍按原計劃在元山登陸。此舉在許多人看來是毫無意義的“馬後炮”,且造成部隊調動、後勤補給等方麵的混亂,也貽誤了利用第10軍的餘威,就近乘勝北進的戰機。由於元山港布滿水雷,需足夠的時間排除,致使原定的登陸時間不得不從20日推遲到26日,而且把第7師的登陸地點改在元山以北150英裏的利原。在西線,美第1軍從10月9日起沿金川、沙裏院向北推進,於10月19日攻占平壤。
同一天,得意忘形的麥克阿瑟把原來所定的“聯合國軍”停止作戰的安州-寧遠-興南-線向北推進了30-160公裏,大體位於鴨綠江以南60公裏與之相平行的宣川至城津(金策)一線。美第1軍隨即向新的“麥克阿瑟線”挺進。
10月20日,麥克阿瑟為切斷北朝鮮政府首腦和北朝鮮軍隊主力的退路,命令新近趕到的第11空降師第187團在平壤以北約40公裏的肅川和順川地區實施空降。他像1943年進攻萊特城時在納德紮布一樣,在遠東空軍司令斯特拉特邁耶和惠特尼等人的陪同下,乘坐飛機在空降地域上空巡視,隨後降落在平壤機場。他一走下飛機,就神氣活現地向在場的人喊道:“有什麼大人物來歡迎我嗎?金某人在哪兒?”
接著,他得意地對記者們說:“我們出其不意地實施了空降作戰。估計北朝鮮軍隊全部兵力的大約一半即3萬人,已被包圍在平壤的第1騎兵師、南朝鮮第1師等地麵部隊和第187空降團之間了。敵人隻有全部毀滅或投降,別無選擇。這次行動,堪稱為高超的藝術,敵人已陷入圈套了。”
在麥克阿瑟看來,平壤的陷落即象征著北朝鮮的徹底失敗,一切有組織的抵抗已全部停止,剩下的隻是一些遊擊戰了。但事實上,麥克阿瑟在說這番大話的時候,人民軍主力早已後撤到清川江以北,而朝鮮政府也早在10月12日即已撤到北麵的江界。可以說,這次空降什麼目的也未達到。21日,麥克阿瑟在返回東京前,在平壤機場檢閱了首先攻入平壤的第5騎兵團。他站在200名疲憊不堪、胡須叢生的官兵們麵前,致了簡短的賀詞,然後下令道:“96天前和該連一起登陸朝鮮的,請向前一步走!”
結果,走到前麵來的隻有5個人,而且其中3人的頭上和四肢還纏著繃帶。
此時,麥克阿瑟以為戰爭的勝利已成定局,因此在他返回日本後,便忙著進行結束戰爭的準備。他命令他的軍需部長,要他準備好第8集團軍返回日本的營地,同時取消了向國內提出的增援武器彈藥的申請,並通知布萊德雷,第2師於次年1月份即可調到歐洲。當時,留守後方的參戰部隊也為這種氣氛所感染,竟做起了回國的準備,有的甚至開始上交裝備。第1騎兵師中風傳要“在東京過感恩節”,有人還想像著在皇宮前遊行慶祝勝利的情景。第2師更是性急,已往仁川派遣設營隊,著手進行乘船準備。
勝利確實在向麥克阿瑟招手。在前線擔任追擊任務的“聯合國軍”和韓國軍此時已進抵清川江邊,再往前百八十公裏,就是朝中邊界了。為盡快完成掃蕩收尾任務,麥克阿瑟於24日下達了一道非同尋常的總追擊令,指示:“聯合國軍應以盡可能快的速度向北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