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漢江之夢”(3 / 3)

他告訴與會人員:“反共前線不在柏林、巴黎、倫敦或華盛頓,而在南朝鮮的洛東江。……歐洲的反共戰爭仍然停留在言詞交鋒上,而亞洲卻已經開槍放炮了。……假如朝鮮戰爭失利,歐洲的安全將會受到嚴重威脅。西方的威信要求我們在朝鮮的抵抗盡可能慢慢吞吞、消極被動。千萬亞洲人注視著這場戰爭的結局。”

“我幾乎聽到了命運的秒針的滴答聲,”麥克阿瑟危言聳聽地說道,“我們必須現在就行動,不然,我們就死路一條。”

麥克阿瑟講完了,會議室裏一片寂靜。隨後謝爾曼站起來說道:“謝謝你,這真是偉大事業中的一個最強音。”

麥克阿瑟以充分的信心征服了與會人員,除了謝爾曼外,在場的其他人幾乎都被說服了。其實,柯林斯也並未完全解除疑慮,在得知麥克阿瑟已準備了群山替代方案後,才多少有些放心了。會後,謝爾曼又同麥克阿瑟進行了一次私下會談,還是想讓他改變主意,但麥克阿瑟決心已定,堅持不讓。當謝爾曼從麥克阿瑟的辦公室出來時,他向喬埃說:“但願我也有同那個人一樣的信心。”

這次會議後來被形容為“美國軍事史上最重要的戰略辯論之一”。布萊德雷在聽取了柯林斯和謝爾曼的彙報後,仍然心神不寧,總覺得這個孤注一擲的計劃太冒險,它將投入美軍的大部分預備隊,弄不好就會雞飛蛋打,而且可能導致中國軍隊介入,那樣的話,這場戰爭就會變成全國性乃至國際性的大災難。但考慮到麥克阿瑟計劃周密,論據充足,合乎邏輯,且信心百倍,參謀長聯席會議還是在8月29日批準了仁川登陸計劃,但指示:隻能在判明仁川附近的敵人沒有充分防禦準備的條件下實施。

第二天,麥克阿瑟口頭下達了實施仁川登陸的作戰命令。

恰在此時,戰局突變。朝鮮人民軍發起釜山戰役,多次突破敵人防線,迫使沃克的司令部於9月5日撤到釜山附近。同一天,擔心沃克頂不住、不能參加反攻的布萊德雷致電麥克阿瑟:“根據戰況,我看有必要對計劃加以變更。”

第二天,麥克阿瑟複電稱:“沒有必要改變計劃。”並向登陸部隊正式下達了書麵作戰命令。

9月7日,參謀長聯席會議再次致電麥克阿瑟:“我們要求你估計一下計劃中的行動若如期發動是否切實可行,是否有勝利的希望。”

這封電報大大激怒了麥克阿瑟,他認為在一切已基本準備就緒的時刻還提出這樣的疑問,一定是華盛頓當權者中有人慌了手腳,或是因擔心這次行動萬一陷於困境而預先為推卸責任做準備。他馬上回電:“我認為這次行動的勝利是極有把握的。我進一步相信它體現了從敵人那裏奪取主動權並由此提供予敵以決定性打擊的惟一方法。如果不這樣做,那將使我們陷入一場曠日持久的、逐步消耗而定局未卜的戰爭,因為敵人集結和增援部隊的潛力遠遠超過我們。……從北方進行包圍必將立即解除南方環形防線所受的壓力,實際上,這是我們能達到這一目的的惟一途徑。而且,從北方實施包圍成功與否,並不取決於第10軍與第8集團軍的迅速會合,而在於徹底打亂目前正在南朝鮮作戰的敵軍的後勤供應,最終導致他們的瓦解。我們兩支部隊的迅速會合雖然將戲劇性地象征敵軍的徹底崩潰,但這並不是這次作戰的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電報發出後,他急切地等待著答複,一夜都沒睡好覺。第二天,回複終於來了:“我們同意你的計劃,並如實向總統作了彙報。”

麥克阿瑟的登陸計劃終於被批準了。麥克阿瑟當即對指揮部的參謀人員說:“如果說仁川登陸是個大賭注,我認為這是往盒子裏投5個美元,然後打開將撈到5萬美元。5個美元就是仁川登陸。這個巨大的賭博,就是華盛頓將美軍投向亞洲大陸的決策。”根據部署,仁川登陸將由新組建的第10軍實施,下轄美軍第1陸戰師、第7師、特種工兵旅、南朝鮮軍第17團和陸戰團及其他輔助部隊,由麥克阿瑟的參謀長阿爾蒙德少將任軍長。上述部隊於8月中旬開始集結,9月初登船,9月10日至12日從日本的神戶和橫濱相繼出航。整個入侵軍由7萬登陸部隊和260艘艦船組成,據估計,防守仁川的人民軍隻有1000人,最多不過2500人,漢城為5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