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蘇聯看來,杜勒斯的漢城之行目的是在給南朝鮮撐腰打氣,鼓動南朝鮮開戰。因為就在杜勒斯發表上述演說的同一天,朝鮮北方向南方提出為實現和平統一而派遣協議團的建議,但南方未予理睬。也就在19日這一天,美國國防部長路易斯·約翰遜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奧馬爾·布萊德雷赴東京與麥克阿瑟會晤。21日,杜勒斯也從漢城來到東京,他告訴麥克阿瑟,南朝鮮軍隊已做好對付來自北方威脅的充分準備。
6月25日淩晨,朝鮮南北雙方終於爆發全麵內戰。朝鮮人民軍在用重炮進行密集轟炸嶽,坦克和步兵以破竹之勢向南方挺進,開始了統一戰爭。
戰鬥開始6個小時後,消息才傳到東京。當時正是星期日,麥克阿瑟正在京都陪杜勒斯休假。他得知消息後,立刻乘飛機返回到東京,這時離北朝鮮軍隊越過三八線已經一小時了。在司令部裏,麥克阿瑟從臉色變得發白的參謀手中拿過電報,對惠特尼說:“真麻煩,對不起,今天我必須呆在辦公大樓裏!”
隨意瀏覽了一下電報後,麥克阿瑟把電報又遞給惠特尼。惠特尼說:“麻煩,又發生了戰爭!”
麥克阿瑟立即滿不在乎地說;“軍人嘛,迎接戰爭和迎接太陽一樣!”
麥克阿瑟以為隻是例行的交火,根本沒有放在心上。麥克阿瑟認為,南朝鮮軍隊能夠處理眼前的危機。同時,他下令海空軍準備撤出美國僑民和向南朝鮮軍提供彈藥補給。正在日本訪問的杜勒斯卻不像麥克阿瑟那樣沉得住氣,他立即致電艾奇遜:“如果南朝鮮人本身無力阻止或擊退這次進攻,相信應動用美國軍隊,即使這會招致俄國人反擊的危險。”
美國政府迅速做出了反應,於華盛頓時間25日下午操縱聯合國安理會(蘇聯代表已於1月退出,後於8月1日返回)通過決議,指責“北朝鮮軍隊對南朝鮮發動的武裝進攻”,構成了對和平的破壞,要求交戰雙方立即停火,同時要求所有成員國執行這一決議:向南朝鮮提供一切援助。
26日,杜魯門召開國家安全會議,做出下述決定:
一、命令麥克阿瑟使用一切必要的飛機和艦隻撤出在南朝鮮的美國人,並可擊退妨礙撤離行動的北朝鮮軍隊;
二、為保住金浦和漢城,繼續向南朝鮮運送彈藥;
三、向南朝鮮派出調查團,以了解事態的發展及南朝鮮所需要的援助;
四、在台灣海峽部署第7艦隊,以防止中共進攻台灣或台灣反攻大陸。
上述決定被立即作為第1號指令傳給麥克阿瑟。
第二天下午15時,在美國的操縱下,同時也是在蘇聯代表缺席的情況下,1950年6月27日下午15時,聯合國安理會舉行會議,激烈的辯論長達幾個小時,中間宣布休會幾個小時,直到半夜,一個以聯合國名義公然幹涉一個國家內戰的提案通過了:“向韓國提供必要的援助來擊退武裝進攻,並恢複國際和平和該地區的安全。”現在,不但美國已經開始的軍事行動合法了,而且還有了進一步升級的權力。
隨後,杜魯門發表聲明,宣布美國參戰,並通過參謀長聯席會議向麥克阿瑟下達了第2號指令:
“為了直接支援韓國軍隊,要以遠東海、空軍攻擊侵入三八線以南的北朝鮮軍隊。此項行動的目的在於,把北朝鮮軍隊從韓國趕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