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8.Mall Of America3(1 / 2)

第四節案例評析

MOA作為旅遊與零售業態融合的典型案例,是“商旅融合”和“商娛融合”的代表,同時也是商業地產旅遊化的典型代表,它成長和發展的過程有國外MALL的共性,同時也存在MOA特有的個性,從中我們可以對國外MALL的管理經營模式做出總結,以期給我國的MALL成長提供寶貴的經驗。

一、成功經驗

(一)大型MALL的管理模式

購物中心與其它商業形態(或商業區)的區別主要體現在管理上。購物中心建成進入運營階段之後,管理就是最重要的。由於購物中心是多種零售業態的聚集,因此購物中心的管理相對於單一的零售業態管理或物業管理,其任務更複雜,要求更高,管理協同顯得尤其重要。MOA在統一規劃、開發、建成之後,實行所有權、經營權和管理權的分離,把營業麵積出租給各類零售商承租戶經營,並對承租戶加以有效控製和統一管理,以實現承租戶優勢互補,承租戶和開發商的各自利益的目的。MALL的組織和構造形式,包含著一種促銷思想,即要讓消費者在購物場所盡可能停留較長時間,該模式可保證和提高管理水平,更可使MALL以一個統一的社會形象麵對消費者,同時由於MALL內的各零售商分別經營自己的產品,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獨特的品牌形象和經營風格。

(二)室內娛樂的經營理念

在國內,“室外娛樂設施”的觀念根深蒂固,即便是在美國,嚐試建造的許多室內主題公園很多都以失敗告終,但MOA的“斯努比營地”主題公園卻非常的成功。它成功的關鍵因素在於:

·布局整體性:它被設計成購物中心整體的一部分;

·受眾普遍性:它的功能是有自由通道的中心廣場,使所有的購物者都能走過並享受其中的樂趣;

·經營專業性:它是由一家成功的主題公園運營公司設計和經營;

·設計自然性:它在設計上把自然光和綠色植物結合起來,無論天氣好壞,它看上去都很有吸引力。

這種將室內娛樂公園與購物結合起來的做法,在像布魯明頓這樣氣候較為炎熱或寒冷的地區都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因為它能將氣候的影響降到最小,使人們在一個舒適的環境內盡情遊玩。

(三)多業態融合的經營模式

MOA的另一個成功經驗就是它注重多業態的融合,改變了零售業的被動和從屬地位,實現了與相關產業的有機融合,形成對商業地產的引導以及對消費的促進。MOA的多業態融合主要表現在:

1.“商旅”融合

大型MALL的建設可以創造新的旅遊熱點,其本身也是可以吸引大量旅遊人群的現代多功能旅遊景點。人們現在旅遊的趨勢越來越傾向於追求一種全新的“體驗”,MALL的“一站式”的購物理念,恰恰迎合旅遊者的這一特點。MALL“商旅”融合不僅僅表現在旅遊吸引力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旅遊市場的開發。MOA就在旅遊市場的開拓方麵做到了同行業領先,也因此為它帶來了不錯的經營業績。

2.“商娛”融合

當前,部分都市人已進入嚴格追求生活質量的時代,文化娛樂消費是他們生活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MALL集合了多種文化娛樂因素,也給人們帶來新穎刺激的全新享受。MOA將滿足人們的娛樂享受作為出發點,打造“銷售+娛樂”的經營理念,使人們在購物消費的同時,也享受到“邊購物邊娛樂”帶來的“暢爽”體驗。

二、MOA給中國MALL的啟示

最近二十年,中國MALL雨後春筍般地“成長”起來,銅鑼灣集團作為中國MALL業態的始創者,自1996年起對新概念美式MALL進行廣泛研究,率先在國內提出“MALL”名詞,始創了中國MALL完整業態,完整建立了MALL生態係統理念,將城市商業地產、社區生活廣場與各種零售業態完美結合在一起,成為中國商業地產結合MALL規劃的發展裏程碑。

然而,中國MALL的成長並沒有想象中的一帆風順,很多MALL“披金戴銀”地“隆重登台”,接下來的卻是“經營蕭條”的致命打擊。2004年10月24日,北京建了個全世界最大的單體MALL,作為MALL這種業態在中國本土最典型的案例,開業後的經營狀況卻令人心憂。據北京新燕莎銅鑼灣商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呂珍遠介紹,剛開業三個月,已經有一些實力不夠的商戶支撐不下去了,大概七八家退租撤店。租戶對招商時說的2~3個月的市場培育期有了新的心理準備。

MOA的成功經驗和中國MALL的蕭條經營狀況帶來了我們冷靜的思考,中國MALL發展存在什麼問題?是MALL自身的問題還是經營環境的問題?是經營者的問題還是消費者的問題?

(一)中國MALL的誤區

誤區一:照搬“國外”模式

MALL是一個被中國“進口”進來的“洋貨”,對於這“洋玩意兒”,中國的造MALL者沒有經曆長時期的摸索和實踐,而隻是直接借鑒和引進了國外一些成功MALL的管理方式和經營方法,這些“洋方法”,沒有與中國的實際相結合,在中國有些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