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3.海南博鼇水城1(1 / 3)

第一節概況

一、博鼇鎮基本情況

博鼇鎮位於海南省瓊海市的東部、萬泉河與南海交彙處。東鄰南海,南與萬寧市交界,西與瓊海市朝陽、上甬兩鄉相鄰,北與潭門鎮接壤。距瓊海縣城加積鎮18公裏,距海口市約134公裏,距三亞約217公裏。現有土地麵積約4.6萬畝,其中耕地麵積約1.1萬畝,荒地及其他地約1.5萬畝,園林地約1萬畝,水麵0.8萬畝。總人口10589人,其中農業人口9294人,非農業人口1295人,為半漁半農集鎮。

二、博鼇水城概況

博鼇水城位於中國最南端的省份——海南省的東海岸,瀕臨南中國海,是海南著名的萬泉河入海口所在地,是全球自然生態保存得近乎完美的地方。區內融河、湖、海、溫泉、山麓、島嶼於一體;集椰樹、沙灘、奇石、田園、島嶼、山嶺等自然景觀於一身。其地形地貌的豐富多樣性酷似澳大利亞的黃金海岸,美國的邁阿密,墨西哥的坎昆,並能與其相媲美,在亞洲可謂僅此獨有。三江(萬泉河、九曲江、龍滾河三江交彙)、三島(東嶼島、沙坡島、鴛鴦島)、三嶺(金牛嶺、龍潭嶺、田湧嶺),一灘(“玉帶灘”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構成了博鼇水城獨一無二的豐富內涵,世界環境保護專家曾把這裏讚譽為世界河流入海口自然環境保存得最完美的處女地,宛如人間仙境。

博鼇水城是海南重點開發的“特別規劃區”,也是中國國家旅遊局優先發展的重點旅遊項目之一。2001年2月27日成立的亞洲惟一的區域性國際會議組織——“博鼇亞洲論壇”的永久會址,即設在博鼇水城。它還是“全國43個重點開發旅遊項目”之一。

第二節海南旅遊地產大環境

一般說來,我們談論到事物的發展環境就會很自然的將其分為軟硬兩個環境。其中,硬環境主要包括當地基礎設施狀況等硬件條件,而軟環境則包括當地的法律、政策、稅收、政府管理、人力資源、生活質量等軟件情況。並且大家也都一致認為要發展,軟硬環境都要硬,這樣才能像一個健康的鳥兒的兩翼一樣讓鳥兒可以在高空中自由的翱翔。

而談到海南的旅遊房地產業,海南房地產專家李澄怡教授認為:海南的自然環境在全國是獨一無二的,海南島的地理位置和夏威夷幾乎在同一緯度上,這裏有熱帶氣候、迷人的沙灘、清新的空氣和清澈的海水,因而海南被譽為“東方的夏威夷”。而軟環境則可以分為大的人文氛圍和社會服務配套。在人文氛圍方麵海南非常適合人居,因為海南本身就是個移民島,很少有原住民心態。但在社會服務配套方麵卻兩極分化,在商業化、市場化的社會服務配套方麵,如餐飲業,其服務水平在全國都居於前列,讓人覺得很方便。而在非市場化的社會服務配套方麵如政府服務、行政服務乃至政府主導的教育、醫療、公交方麵卻差強人意。

當然海南優越獨特的自然環境是不爭的事實,而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在促進博鼇地區以及整個海南省的地產業的發展來說,軟件方麵卻也有軟肋。但我們並不能就認為在這片遊人的樂土上沒有適合旅遊地產發展的土壤。因為我們看到了海南省政府以及瓊海市政府,為了促進博鼇發展而做出的努力,積極為海南旅遊地產的發展提供條件,為海南旅遊地產的發展注入養分。而且海南也正在為這隻即將翱翔的鳥兒——海南的旅遊地產業豐富著它的羽翼。

一、政府的支持

碧海藍天、綠樹成蔭的海南島以其優越的自然環境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資金,如何改善投資環境,吸引更多企業前來發展,政府任重而道遠。

在12月22日的海南省經濟工作會議上,傳出了令當地人振奮的消息:2005年海南省將發揮資源優勢,全力推動"十項工程"建設,培育一批支持海南長遠發展的支柱產業。"十項工程"建成後,天然氣與天然氣化工、石油加工與石油化工、汽車製造、旅遊地產、玻璃、製藥等將成為海南省有較強競爭立的支柱產業。作為政府提出的十大長遠發展支柱性產業之一的旅遊地產業,這無疑為其成功加上了一個很有分量的砝碼。另外海南省還確立了“建設中國新興工業省、建設熱帶高效農業基地和熱帶海島休閑度假旅遊勝地”的產業發展方針。旅遊地產的發展需要有旅遊的支撐,作為旅遊中高消費層的休閑度假遊,這部分休閑度假的遊客也必定會成為旅遊地產所要吸引的一部分主要的消費者群。

另外政府也積極吸引投資促進旅遊地產的發展,2005年是海南的投資服務年,海南省政府積極改善投資環境,重點是建立機製、建立規劃,而後有效執行,從而保證良好的營商政務環境。

除此之外,海南省政府還出台了外地人士購房優惠政策:省外離退休人員可憑事先向原地職工醫療保險管理機構辦理的異地醫療登記手續及規定的醫療單位收費收據等有關資料,辦理報銷手續;省外人士在海南購買商品住房後連續空置三個月以上的,其物業管理收費實行減半收費。省外人士購房辦證開辟綠色通道,房產、國土、稅務等相關部門應聯合辦公,對符合條件的,應於次日前及時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