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市位於遼東半島南端,西北瀕臨渤海,東南麵向黃海,與山東半島隔海相對,共扼渤海灣,素有“京津門戶”之稱,背麵背依東北大陸,腹地遼闊,堪稱“東北之窗”。從1899年始稱大連市至今,大連擁有百年之久的曆史,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發展到了今天這樣一個集大氣與浪漫於一身的海濱城市。提起大連,人們頭腦中的浮現的第一個詞彙就是旅遊,大連以其優美的自然環境、風格獨特的城市建設吸引了大批的旅遊者,“浪漫之都”的稱號讓大連更添神韻。
第一節星海灣——夢開始的地方
一、皇冠上的明珠——星海廣場
大連,有著讓別的城市羨慕不已的眾多廣場,海之韻廣場、人民廣場、友好廣場、港灣廣場等等,大大小小的廣場有七十個左右,是亞洲擁有廣場最多的城市。大連的廣場風格各異,有的清秀,有的雄渾,有的典雅,有的雋永,而且許多廣場通過音樂的點綴,顯得更加楚楚動人,散發出動人的生命氣息和人文風景。如果說這眾多的廣場是大連頭頂的皇冠,那麼星海廣場無疑是皇冠上那顆最耀眼的明珠。當華燈初上,布滿綠草和鮮花的廣場在裝飾燈的輝映下散發著的通透、輕盈的美感,火樹銀花中,動人的旋律會讓人在如歌、如夢、似畫、似詩的情境內享受著的心靈的釋放。星海廣場,以其獨特的設計,磅礴的氣勢,展示著大連的向上和開放精神。
二、現代城市理念成就星海灣
1996年9月20日,星海廣場開工建造,但許多人並不知道,大連星海灣改造工程指揮部早在1993年7月16日就已經成立。最初的星海灣還是一個大垃圾場,是大連人極少問津的地方,今天的人們走在星海灣,很難想象這天壤之別的過程是如何完成的。
從1996年到2005年,僅十年的時間過去了,今天的星海廣場已經成為亞洲最大的城市廣場出現在大連的海邊。星海廣場是大連百年以來規模最大、集現代藝術與傳統文化、城市未來與曆史交叉會合的城市象征,也是商業功能與藝術審美、自然神功與人工巧奪、集體活動與旅遊休閑完美融於一體的大型公眾活動的理想場所。正是基於如此珍貴的先天和後天優勢,大連市政府於2003年提出打造星海灣金融商務中心的理念,這意味著未來的星海灣不僅要成為大連的文化旅遊中心、會議展覽中心,更要成為大連的金融交易中心及商務辦公中心。
三、未來的星海灣寸土寸金
2004年7月28日,由大連商品交易所獨立籌資興建的期貨廣場作為大連星海灣金融商務區的啟動項目舉行了隆重的奠基儀式,從而拉開了星海灣金融商務區建設的序幕。這同時表明,與中山廣場和人民路一帶傳統的金融貿易區不同的是,星海灣金融商務區是以期貨市場為核心的現代金融貿易區,層次高、輻射力強,而且發展空間廣闊。
2005年2月6日,由星海灣管理中心作為投資主體,總投資超過10億元的大連世界博覽廣場(會展二期工程)舉行竣工儀式。世界展覽廣場的出現不僅將作為大連支柱產業的展覽業推上新的高度,全麵提升了展覽業的硬件設施,而且讓大連有了躋身於國際展覽名城行列的硬件基礎。
既然定位為金融商務中心,商務公寓、大型高檔酒店的建設必不可少。目前,星海花園、星海旺座、星海陽光等已建、在建的商務公寓項目成為眾多期待進軍星海灣的中小公司的最愛。可以確定的是,當星海灣金融商務氛圍一旦形成,將會有大批法律、會計、評估、審計、谘詢等中介機構入駐星海灣,屆時,有限的商務公寓項目定會炙手可熱。隨著五星級飛通洲際酒店和四星級飛通假日酒店裝修速度的加快,以及超豪華六星級酒店的籌劃建設,未來星海灣商務區將會成為環境優美、設施齊全、生活方便、安全文明的商務辦公區。
如果說現在的星海灣魅力十足,那麼星海灣二期海岸改造工程的基本設想更讓人激動。按照設想,未來星海灣商務區以目前陸域麵積為基點,向東、向西填海造地12.6平方公裏,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再經過5~10年的開發建設,使星海商務區的麵積擴大到15平方公裏,真正成為一個吸引力大、輻射力強、功能突出的現代化國際性金融商務區。對水域、陸域、岸線環境徹底進行綜合治理,建成大連的旅遊黃金海岸帶和新的南部海濱風景區,形成完全親海性的濱海路26公裏;以親海性建築為主要特色,合理布局教育科研、信息谘詢、商務辦公、文化旅遊設施以及商務酒店、高檔住宅等項目。
星海灣的規劃細節也許會因為城市的發展有所改動,但大連市政府全力打造星海灣的決心和態度卻不容置疑。所以,未來的星海灣必將成為大連最具活力的中心區域之一。
第二節星海灣的“絕代雙驕”
一、天造地設——星海國寶
“雄踞亞洲第一大星海廣場,30層花崗石外觀純住宅,擁有壯闊的浩瀚海景與優美的馬欄河景而成就了獨一無二的優越視野,戶戶大尺度開窗,以最遼闊的視野收攬全球華人引以為傲的星海廣場、山、海、河豐富美景,宛若法國巴黎左岸的藝術人文生活品味。”
作為大連最高檔的地產項目,由大連順邁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的星海國寶出現在星海灣畔,其基地麵積29944.1平方米、總建築麵積55046.79平方米,2000年9月開工建設,於2001年9月完工。從此,星海國寶成為大連高檔住宅的榜樣和標杆。
(一)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對於一個城市來說,高層住宅的興起應是其發展的必然結果。無論是紐約還是香港,都有一批頗具特色、功能完善的高層住宅得到購房者的青睞,成為樓市的一個新亮點。從這個意義上講,城市的發展需要有一批高層建築的點綴,以增添城市的景觀和建築風格。
2000年以前,大連高層住宅蹤跡難覓;2000年以後,才出現了星海廣場周邊的星海國寶、世紀經典、新希望花園,位於東海頭的海昌欣城,位於市中心區的城市廣場等。單從供給上講,隨著城市土地的日益稀缺,高層住宅主導今後樓市應該是不容置疑的。但從需求上看,高層住宅能否主導市場則還有諸多因素限製。在許多人看來,如今的大連高層住宅正麵對著前所未有的尷尬,人們對高層住宅存有偏見,一定程度地患有“恐高症”。
購房者為什麼會有“恐高症”呢?一是購房者缺乏高層體驗。對於許多購房者來說,以前從未住過高層,因而根本就不了解高層住宅的全新生活,這種全新生活要在一定範圍內普及需要一個時間過程。二是高層住宅自身有“硬傷”。首先是高層住宅的得房率不高,主要體現在電梯和設備及公共大堂占用麵積較大,使每戶的公用麵積公攤較多,購房者覺得不合算。其次,高層物業管理費比一般多層住宅的物業費貴,按目前的物業收費標準,多層是0.5~0.8元/平方米,而高層都要1.2~2元/平方米,再加上各種設備的維修費,高層住戶的日常支出比多層高出不少。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創新也是一個地產項目成功的關鍵。對於房地產開發項目來說,創新的原動力就是要適應市場和引導消費,地產項目隻有以自己的市場地位為前提,充分考慮目標客戶的需求和適應能力才不致使創新過分超前,最終導致失敗。大連的高層住宅市場一直無人涉足,然而市場的發展已經滋生了潛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