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總督張鵬翮的帶領下,官家開倉放糧也號召以富助貧,世家和商家一聽說都是既習慣又頭痛。不交錢吧,這位張總督是有名的清官,對他們而言可不是個善茬。交吧,心疼肉疼的,他們都在觀望時,曹寅先以個人名義捐出了百兩紋銀,之後便是效尤的各級官員,張鵬翮還親自拜訪當地著名商人和富家,他們見實在躲不過又想著不救災民萬一發生了民變,倒黴的還是自己,前幾年不是就發生過殺人劫財的事嗎,於是隻好隨大流了。
甄氏這些日子正覺得除了念佛經布施還該做些點善事除除晦氣。瞧見粥棚在官府的組織下越搭越多,琅家也主動貢獻出了一分力。除了捐錢搭棚,甄氏甚至帶著家人一起出來行善,濟蘭本是反對如月拋頭露麵的,甄氏卻說:“你妹妹需要好名聲找婆家,這是個機會,總該被有心人看到的咱家這丫頭生的是怎麼好,人又怎麼的善,那些謠言自會不攻而破。另則你妹妹還小又沒經過大風浪,遇到青霜紋錦的事就把她的心傷了,將來可怎麼辦?這回讓她見見人間冷暖也是好的。”
於是如月便跟著母親哥哥出來了,這回連雪竹和澄心也出了門,知他們是想替如意行善積德,甄氏便專門為他們搭了個棚。
實在如月是這幾日因病被拘的厲害又心灰意懶了一段時日,這一出來不由就有些雀躍。一路行來,江寧人滿為患,濃濃的香氣傳遍了整條街。如月懷疑是不是整個江寧都是粥的味道,她在忙碌了一陣後,不由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商人賑災其實更像種作秀,給官家看到自己出了力,沒有逃避責任。給老百姓看的自己是兼濟天下的仁商,為日後攬客鋪路。難民,確實是可憐也是可恨的。她親眼見到以強欺弱搶食的,也見過為了活命舍棄嬰兒的,更有無數賣子賣女和不管爹娘的,生死間道德就是一紙空文。也許真正的仁商是有的,也許真正舍己為人的難民大約也是有的,如月相信隻是暫時沒看到罷了,不管怎樣看滿街飄揚的旗號,她的心還是挺感動的,隻要能救人那便是好的,目的可以先放到一邊。
這次出來還有個意外驚喜,如月見到了嫁了人在繡坊“上班”的寶絡,百忙之中二人抽著空說了好一陣子話,對近日琅府發生的諸多事情寶絡也不禁唏噓不已。
雨漸停,太陽徹底不見了,空氣潮濕漚熱到了飯時,哄搶又開始了。許多孩子老人被擠倒,如月實在是見不得這種場景便跟甄氏商量了下,她想建個隻收容婦孺老人的粥棚。甄氏是從戰亂年代來的,對難民還是很同情也了解其中的苦處。其實也不過就是加兩個灶,添兩口鍋,搭個棚子罷了就允了如月說的。
很快如月讓下人搭好了棚,還怕這些人不認識字又用畫表達了意思,馬上她開的粥棚下就聚滿了人。開始還有些強壯的男人來討要飯食,被盤金拒絕了後竟要明搶,幸而濟蘭小山都在,三拳兩腳便打發了那些人,濟蘭見這樣不行便勸如月收了鋪子,如月指著一地坐臥的人道:
“他們怎麼辦呢?總該有人管,我既然做了就該做下去。”
濟蘭搖頭道:“我在還好說,我不在遇到方才的事兒你怎麼辦?雖說是非常時期,但還是不要過於招搖。”
如月想了想道:“我可沒想這麼多。人家怎麼想我不管,我隻想管好眼前這些人。哥,你看他們多可憐,好不容易逃到江寧了看到飯食了卻吃不上,如果你覺得不放心,要不雇幾個人來看著?”
濟蘭正想反駁,隻聽有人朗聲笑道:“拾遺粥棚。這名字取的倒也有趣。小姑娘,人你不用擔心,我借你用。”(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