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者,為了達成既定的目標,可以不擇手段,這是因為,墨者的社會責任就在於運用人類的卑鄙手段來告誡人類的社會行為,使之得到改正。如果墨者的能力不足以滿足客體的心理假設,則可以使用欺騙的辦法,來營造光環。當墨者以兼愛的手段建立了積極向上的行為之後,欺騙將變的更加容易。根據先入為主的法則,人類判斷事物和同伴的標準,在於初始的了解,當初始的了解傳遞的是積極友好的信息時,人們總會先入為主的判斷一切與之有關的行為。當初始的了解傳遞的是消極卑鄙的信息時,人們也會先入為主的判斷一切與之有關的行為。墨者積極向上的博愛光環,掩飾了墨者的任何不良企圖與謊言,進而使得虛假的光環得以認可。作為升職加薪的對象,墨者可以在現有事實的基礎上虛造工作業績,誇大工作成就,請注意,必須以現有的事實為基礎,隻有夾雜在真相之中的假象才難以認清。純粹的虛假欺騙,即缺乏可信度,又缺乏持續性,反而會影響墨者的長遠利益交換活動。
當人類受到消極的感情因素所影響時,對待社會行為的態度也會相應的消極起來,這消極的程度往往呈現倍增的趨勢,而不像積極的感情因素那樣,會產生小幅度的增長。這是因為,人類的感情信念決定了人類本能的拒絕消極,接受積極的精神狀態。這這種情況下,人類的社會行為則變的消極與怠慢,對於社會行為中的參與者則持否定和敵對的態度。
當墨者無法以交換的方式從客體手中取得相應的利益之時,或者客體認為墨者與其他交換的個體想比,不具備交換的資格之時,墨者需要積極的改變客體的感情因素,使交換的雙方同時或單方麵的產生消極的感情因素,從而對利益的交換失去信任,進而達到墨者破壞原定的利益交換關係的目的,同時墨者應該積極的迎合客體的感情需要,當原定的利益交換關係失敗之後,客體往往會尋找相應的積極感情因素來彌補失敗的影響,這個時候,墨者需要積極的展示這種需要,從而使對方產生積極的感情因素,進而進行利益的交換。
在升職加薪過程中,交換的對象存在多樣性,即同一階層之中的多個個體具備相同或相近的資格,而交換的客體,領導卻隻準備與其中之一進行交換。當客體認定墨者不具備此種資格而考慮其他個體之時,墨者需要果斷的采取行動,影響交換個體和客體的感情因素,從而使得交換行為失敗,進而從中獲利。在這裏,墨者可以采用裏間的方式,進行雙向的影響。墨者憑借兼愛所造成的先入為主的積極形象,使得謠言可以毫無阻力的得到信任和傳播,使得雙方產生消極的態度,懷疑彼此的誠信與可靠,從而造成了交換關係的失敗。這裏諸君或許要說,謠言作為毫無根據的所在,又怎麼可以輕易撼動彼此心中的地位呢。這裏要指出的是,首先,我們社會生活的構成主體是人,人的本質是卑鄙惡劣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古語雲:“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裏。”人們熱衷於各種謠言,即便是缺乏證據支持的。同時,廣泛傳播的謠言最終會被當做大眾認可的證據,所謂眾口鑠金,便是佐證。其次,墨者需要積極的發現傳播途徑中的漏洞和信息的不對稱,當交換的雙方之間不存在直接的聯係之時,就會出現信息的不對稱,即準確的信息和評價,需要曲折的通過多方的傳遞而到達,這種情況之下,雙方對於彼此的意見不能得到對方的確認,同時存在多方的傳播,正是墨者可以進行影響的環節。
因此,交利是兼愛的延伸與目的,當墨者缺乏足夠的交換資格之時,就必須充分發揮兼愛的作用,積極的去影響交利的參與者,根據個案的不同營造積極或消極的感情因素。人是感情的動物,當這積極的感情超出人類日常所承受的時候,會因為感情的驅動而做出錯誤卻有利於墨者的決定,即完成了墨者交換利益最大化的目標。當這消極的態度超過了人類日常所承認的底線之時,就會因為感情的驅動做出不可彌補的錯誤決定,這正是墨者可以運用並影響交利過程的手段。
諸君大以身試之,如在日常生活中,當一方付出諸君不曾有過的關懷之後,諸君熱淚盈眶,一股想要回報的衝動自然而然的湧上心頭,就會付出高額的回報來報答這積極的感情因素。當一方做出令諸君咬牙切齒的惡行之後,諸君會恨不得殺之而後快,雖然不存在真實的殺人行為,卻也會做出重大的錯誤決定,如領導開除員工,即便事後後悔,卻也無法彌補錯誤。
作為墨者,一方麵要積極的去影響各種感情因素,使得交利最大化,另一方麵,需要克製自己的感情衝動,以防止因為積極的或消極的感情因素所作出的錯誤決定,因為在利益的麵前,不管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感情因素,都隻會造成付出高於回報的錯誤決定,這是墨者需要努力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