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走投無路,當你身處絕境時,不妨打開你的心靈,打開你的頭腦,向自己求助,天無絕人之路,辦法總是會有的。你所擁有的一切資源,都應該充分利用起來——哪怕細小的頭發,也能為你創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跡!如果那個女孩不是積極去為活命準備條件,可能就會是另一種結果。
新加坡有兩家餐館,所處的地理位置極差,交通也不便利,用餐的顧客很少。一家餐館的老板,麵對如此蕭條的生意整天唉聲歎氣,埋怨自己沒有眼光,當初不該花那麼多錢在這裏開餐館,這下完了,自己十多年的心血算是賠得血本無歸了,於是沒多久這家餐館便關門大吉。另一家餐館老板的朋友也勸他關門算了,另謀出路,但是這個老板卻沒有這麼做。他決定去看看其他餐館的經營狀況。他扮成一個顧客,一家餐館一家餐館地去察訪。最後,老板發現,那些地處鬧市區、生意較好的餐館有一個共同點:“現代派”味道十足,“鬧”得不能再“鬧”。老板不止一次發現一些不喜歡“熱鬧”的顧客直皺眉頭,匆匆用餐後,匆匆離去。
老板想起了自己餐館所處的獨特幽靜的地理位置,不由躍躍欲試:“來個‘幽靜高雅’,會是怎麼樣呢?”
老板請來裝修工將餐館的外觀精心裝飾得淡雅、古樸,屋內的裝飾隻用白、綠兩種顏色,白色的柱子、白色的桌椅,綠色的牆、綠色的花草。老板還用莎士比亞時代的酒桶為顧客盛酒,用從印度買來的“古戰車”為顧客送菜。
奇跡出現了:早已被喧囂聲攪得不勝其煩的顧客們聽說有一個古樸幽靜的餐館可以進餐,你傳我,我傳他,紛至遝來,餐館的生意頓時好轉。
有些問題的確非常頑固,想了許多辦法,仍無法解決。於是有人便認為“已是極限”,或是“已經盡力”,再去努力也是白搭。當你真正經過一番努力奮鬥後,你就知道所謂“難”,其實隻是自己的“心靈桎梏”。
在1984年以前,奧運會並不是各個國家都想爭取的香餑餑,相反,敢於申辦奧運會的國家沒有幾個。因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舉辦奧運會是賠錢的。例如蘇聯舉辦的莫斯科奧運會,就虧損了很大一筆資金。
1984年的美國洛杉磯奧運會是一個轉折。這次奧運會,美國政府不但沒有掏一分一文,反而贏利2億多美元,創下了一個奇跡。而創造這一奇跡的人,名叫尤伯羅斯,是一個猶太血統的商人。開始時,他並不願意接受這項任務,但經不住再三相邀,他最終答應了。
尤伯羅斯將整個奧運活動與企業和社會的關係做了通盤的考慮,終於想出了很多點子來讓奧運會賺錢。其中最絕的點子是將奧運會實況電視轉播權進行拍賣,這可是從來沒有過的。
最初,工作人員提出的最高拍賣價是1.52億美元,這在當時已是今天文數字了,但立即遭到了尤伯羅斯的否定。他說:“這個數字太保守了!”
他敏感地覺察到了人們對運動會的興趣正在不斷高漲,奧運會已經是全球關注的熱點。電視台利用節目轉播,已經賺了不少錢,假如采取直播權拍賣的方式,勢必引起各大電視台之間的競爭,價錢會不斷抬高。
果然不出所料,最後全國廣播公司居然接受了2.5億美元的競價,獲得了獨家轉播權。
以往的奧運火種萬裏長跑接力,都是有名的人士擔任火炬手,但尤伯羅斯一改這種做法,表示誰都可以跑,隻要身體夠棒,另外出錢就行,每公裏按3000美元收費。
這真是一個破天荒的想法,會有人花錢買罪受嗎?
沒想到,消息一公布,報名的人竟然蜂擁而至。15萬公裏的路,收費達到了4500萬美元!
這次奧運會給尤伯羅斯帶來了空前的聲譽。回首成功,他感到非常自豪:有想法就有突破點。假如害怕困難,怎麼能夠創造這樣輝煌的業績呢?
我們平時喜歡講一句話:“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其實,這往往是指在特定時期、特定人物的狀況。要有好的點子和想法,就應當付出更多的努力。
人的智力提高是一個逐步的過程。隻要你能夠戰勝對艱難困苦的畏懼,並下定決心去努力,你就能越來越多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並越來越智力超群!
4.任何問題都有解決的竅門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總會遇到種種難題,此時,切忌坐以待斃,開動腦筋,轉換思路,便會找到解決難題的竅門。
現代人非常重視尋找解決問題的竅門,不管在工作上、生活中,還是軍事上,都是如此。
稻盛和夫被日本經濟界譽為“經營之神”,他所創辦的京都陶瓷公司是日本最著名的高科技公司之一。公司剛創辦不久,就接到了著名的鬆下公司的顯像管零件U形絕緣體的訂單。這筆訂單對於京都陶瓷公司的意義非同一般。
但是,與鬆下做生意絕非易事,商界對鬆下電子公司的評價是:“鬆下電子會把你尾巴上的毛拔光。”
對新創辦的京都陶瓷公司,鬆下電子雖然看中其產品質量好,給了他們為鬆下電子供貨的機會,但在價錢上卻一點兒都不含糊,且年年都要求降價。
對此,京都陶瓷有一些人很灰心,因為他們認為:我們已經盡力了,再也沒有潛力可挖了,再這樣做下去的話,根本無利可圖,不如幹脆放棄算了。然而,稻盛和夫卻認為:鬆下出的難題,確實很難解決,但是,屈服於難,也許是給自己未足夠的挖潛找借口。
於是,經過再三摸索,公司創立了一種名叫“變形蟲經營”的管理方式。其具體做法是將公司分為一個個的“變形蟲”小組,作為最基層的獨立核算單位,將降低成本的責任,落實到每一個人。即使是一個負責打包的老太太,也都知道用於打包的繩子原價是多少,明白浪費一根繩會造成多大的損失。這樣一來,公司的營運成本大大降低,即便是在滿足鬆下電子苛刻的條件下,利潤也甚為可觀。
猶太人智慧聖典《塔木德》上說:“辦法總比困難多,凡事都有解決的竅門。”
5.勿耗儲能,有效地使用自己的精力
凡是一切足以消耗你生命儲能和精力的活動,都應當設法排除。有效使用自己的精力,實質上就是有效地把握成功。
煤可以用來發電,但用煤發電時,一噸煤中有99%的能量是不能到達電燈的,都耗費在了機械和電力運輸的損耗上,而真正發出光來的能量不過是總能量的1%。其中存在的巨大耗費,實在驚人,這也正是近代科學家急欲設法補救的一個大問題。
一個年輕人在剛剛跨入社會的時候,以為自己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他相信能利用自己這巨大的精力儲備,做出驚人的事業來。他也希望把一切的精力完全變為促進成功的因素,他為自己年輕感到自豪,以為自己的能量不會有用盡的一天,所以在各個地方、各種方麵不知愛惜自己生命的儲能。花天酒地、飲食無度、不檢點的生活、奢侈的習慣、工作的不認真等等,都可以摧殘、減弱他的生命儲能。直到最後,他才會大吃一驚,他開始反思過去、開始質問自己:“我生命的儲能所發出的光亮到底在哪裏?難道我的能力竟然不能發出什麼光亮來嗎?”
他會驚異地察覺到,他原本有著充分的精力,但竟然連照耀自己的光亮都發不出來,更不用說要照耀他人了。原本可以促成他成功的力量,就像用於發電的煤的能量一樣,已在半路上消耗幹淨了。
我們都知道,金錢損失以後,還有很多補救的方法;但精力一旦消耗就無法收回,而且隨著精力的消耗,往往還附帶著其他千百倍的損失,比如可能敗壞人格,可能會在無形中埋沒一個人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
有的人因為瑣碎的事情而耗費精力,有的人則由於發怒、抱怨、吹毛求疵而消耗了精力。由於憤怒,有的人在這一方麵消耗的精力,竟然要超過職業上所耗費的精力。所以,常常發脾氣,無異於開啟了生命儲能的水閘,使你最寶貴的精力盡數流走,這是多麼的可惜啊!
有相當多的人把大量的精力消耗在無謂的顧慮、煩惱和不安上。他們在未做某件事之前,總會在心中反複思慮那件事,不停地在考慮是好還是壞,而等到真要做那件事時,往往就沒有多少精力了。他們好像一架無法正常工作的救火機,把一切壓力都費在機器上,卻沒有力量把水噴射到火上去。
這種做法對成就事業是極為有害的,必須設法加以改變。如果你發現自己遭遇到了不幸或錯誤,那你就要想辦法及時補救和挽回。而且在你竭盡全力後,你應該將那件事拋在腦後,不要再多加考慮。千萬不要讓過去的不幸與錯誤再來絆住你前進的腳步。永遠不要允許一切過去的不幸,一切應該遺忘的東西,再來攪亂你的心境,更不要讓這些東西來消耗你的“生命資本”。
凡是足以損傷你的精力、減弱你生命儲能的事情,你都不應去做。要常常這樣問自己:“在我所做的這件事情中,對我的事業、我的能力,是否有所裨益?能否使我成為更有效能、精力更充沛的人呢?”
要想在世界上建立功績、出人頭地,就必須先擯棄一切足以浪費你的生命儲能、空耗你的活力的東西。
6.“成功拚圖”是如何完成的
凡成就大事者,都是有周全的準備的人。周全準備能幫助你走向成功。
任何值得追求的過程都是一段漫長而危險的旅程。如果不想糊裏糊塗地展開旅程,便須有所準備。
世上有沒有不需準備就可成功之事?答案很簡單:沒有!
一切的成功,都需要若幹準備。任何人在任何活動中獲得成功,其背後必然都做了鋪路的工作。
好運連連的人,往往正是準備最充分的人。
不妨想想看,拿破侖·希爾的“成功拚圖”是如何完成的?
首先,希爾決定向崇高目標挑戰——讓聲譽卓著的出版商,為他出版某種類型的書。
以希爾當時的年紀,再加上在同行中資曆尚淺,立定這樣的目標實在有點勉強。但是,希爾的學曆、興趣以及先前的一些成就,已使他在許多方麵具備了追求這一目標的資格。但希爾知道,他不需另外擬訂具體的進攻策略,否則,以當時的情形,出版社不太可能會接受他的企劃案。於是,希爾運用策略,使構想得以實現。
出版商希望出暢銷書,假如他能讓他們相信,他的書會有廣大的市場,他們一定會感興趣。
口說無憑,他們憑什麼聽他的呢?何況,即使他們同意在其知名叢書中加入某類主題的書,也未必認為應該由他來主編;他必須一一說服他們相信他是不二人選。
希爾反複思考如何達成願望,突然想到,何不從可能使用這本書的知名教師著手。假如他能打動這些名師的心,他們便可以聯合為他打動出版商的心。所以,希爾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向他們推銷他的構想。為此,希爾立即擬訂一份偉大的企劃案,介紹自己的出書構想。希爾迅即擬妥計劃,連同親筆信函寄給有關的學者專家,結果,他獲得了熱烈回複。
接下來,他把整套企劃案,連同多位教授寫來的支持信,寄到出版社,不出幾周,即獲得預期的回應;他就這樣逐步達到了最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