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勤於思考,能為人生增添力量(3 / 3)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種巨大的力量,可以讓人超越自我。但現實情況卻恰恰相反,太多的人總是庸人自擾,生活中稍有一點點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便作繭自縛,陷入苦惱,無法自拔,失去了繼續前進的信心。

關於舉重項目之一的挺舉,以前有“500磅(約227公斤)瓶頸”這一說法。也就是說,以人體的體力極限而言,500磅是很難超越的瓶頸。但結果呢?巴雷裏曾是499磅舉重紀錄的保持者,在一次比賽時,由於工作人員的失誤,使其實際舉起的杠鈴超過了500磅。這個消息發布之後,世界上有六位舉重運動員很快就在瞬間舉起了一直未能突破的500磅杠鈴。

還有一位撐竿跳高手,一直苦練都無法超過某一個高度。他失望地對教練說:“我實在是跳不過去。”教練問:“你心裏在想什麼?”他回答道:“我一衝到起跳線前,看到那個高度,就覺得我跳不過去。”於是教練告訴他:“你一定可以跳過去。把你的心從竿上躍過去,你的身子也一定會跟著過去。”

他撐起竿又跳了一次,果然一躍而過。

世事的道理也是如此,所有的成功者無不擁有一顆想飛的心,因為這樣的心可以帶來超常的思維,能幫助自己超越困難、突破阻撓、粉碎障礙,最終達成心中的夢想。因為,人生的高度決定於思維的態度。

5.積極的思維方式是成功的基礎

坐享其成、不思進取會扼殺人的激情和思維,最終讓人變得平庸無能。

無論什麼情況下,都要盡量嚐試著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突破自己僵化的思維框架,重新打開一片新的思維空間。

三國時,劉備投靠了劉表,正巧碰上了曹操虛國遠征的大好機會,於是他建議劉表趁機發兵攻打曹操,但劉表卻說:“我現在穩坐荊襄九郡,不想有其他所圖。”結果眼見曹操吞並了袁氏勢力,日漸強大,無人可製,劉表不由後悔起來。他對劉備說:“不采納你的建議,所以失去了這樣一個大好機會。”劉備安慰他說:“現在天下分裂,戰亂不休,機會難道會沒有嗎?如果能把握以後的機會,那麼現在還不算遺憾。”可是曹操沒有等到“以後”便大舉進攻荊州,劉表也沒有等到“以後”就病死了。他屬下的文武官員和兒子劉琮都投降了曹操。而劉備則不同,觀其一生,始終處於積極的圖謀、進取當中,最終三分天下。

選擇積極進取而非守成也是現代企業家普遍追求的精神。達美樂比薩連鎖店係統是美國人蒙納翰建立的,他也因此成為了富翁。有一天,他前去拜訪全球最大餐飲連鎖店麥當勞的發起者柯羅克。柯羅克在蒙納翰眼中不僅是經營奇才,也是他效法的對象。坐在柯羅克的辦公室裏,柯羅克對蒙納翰說:“你現在已經功成名就了,不妨保險點,每年再多開幾間店,但別為了生意讓自己惹上麻煩。”蒙納翰大為震驚,不敢相信自己如此崇拜的企業家,竟會說出這樣的話,這和他心目中的柯羅克的信念是背道而馳的。控製不住自己的蒙納翰脫口喊出:“但這樣就沒有意思了!”

在一段長長的寂靜之後,柯羅克的臉上綻放了開心的笑顏,站起身來,從桌後走出,握住蒙納翰的手:“這正是我希望你說的話。”

積極追求總會給人帶來源源不斷的活力和思路。可是,相反的態度則必敗無疑,遇事消極思考,被動接受的人必不能成功,從來沒見過抱消極態度的人能取得持續的成功的。

20世紀初,有個愛爾蘭家庭要移民美洲,他們非常窮困,於是辛苦工作,終於存錢買了去美洲的船票。但全家人在整個旅程中都得呆在甲板底下,僅以自己帶上船的少量麵包和餅幹充饑。

一天又一天,他們以充滿嫉妒的眼光看著頭等艙的旅客在甲板上吃著奢華的大餐。最後,當船快要停靠愛麗絲島的時候,這家的一個小孩子生病了。做父親的找到服務人員說:“先生,求求你,能不能賞我一些剩菜剩飯,好給我的小孩子吃?”服務人員回答說:“為什麼這麼問,這些餐點你們也可以吃啊。”“是嗎?”這人問,“你的意思是說,整個航程裏我們都可以吃得很好?”“當然!”服務人員以驚訝的口吻說,“在整個航程裏,這些餐點也供應給你和你的家人,你的船票隻決定你睡覺的地方但並沒有決定你的用餐地點。”

遺憾的是,當這家人知道這些後,他們已經到站,需要下船了。

這家人因為一直很窮,所以在別人麵前產生了嚴重的自卑感,以為不可能與別人處於同樣的待遇水準上。這說明,改變命運要先改變思維,不要自我設限,在我們沒有作出任何努力之前不要自我封閉,不要憑想當然辦事。你頭腦中的不可能隻是你自己想出來的不可能。

我們要堅信一點,不是因為貧富差別,而產生了思維方式的差別,而是因為思維方式的差別,才產生了貧富的差別。

桌子上麵有很多食物,無論你品嚐的是什麼滋味,都是你自己選擇的結果。過去的屬於過去,過去不等於現在。你現在正在走向一個最新的明天,不要用過去的習慣來束縛現在的思維,你現在的選擇是要為明天打好基礎。

6.有好的思路,就會有好的出路

不同的思路會帶來不同的行為,而不同的行為又會帶來不同的結果。所以,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思路是前進路上的一盞明燈,給你往前走的希望和努力的勇氣;思路是行動的先導,給你指明前進的方向。如果選擇的思路不對,即使比別人多付出了百倍的努力,也不會有什麼收獲。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英雄輩出,劉備也是其中一個懷有大誌的英雄。但是,數年拚搏下來,結果卻是曹操穩居北方,孫權割據江東,而劉備仍然是四處漂泊,雖有文士武將,卻始終沒有自己的地盤,勢單力薄。後來,劉備在新野時,徐庶向他推薦諸葛亮,並勸劉備親啟屈駕迎請。在第三次光顧茅廬得與諸葛亮相見後,諸葛亮給他提出了一個清晰的發展戰略,使劉備茅塞頓開,明白了成就一番大業應該走的發展思路。後來,按照諸葛亮的思路,加上其超人的政治、軍事頭腦,劉備最終三分天下。劉備對關羽、張飛說,自己的所作所為,完全是諸葛亮的方針大計指導的結果。

思路是行動的指南,思路的正確與否,往往決定了人們行動的方法與速度。在成功學上有一個著名的命題:人想改變命運首先應改變性格,要改變性格首先應改變習慣,要改變習慣首先應改變行為,要改變行為首先應改變思想,要改變思想首先應改變心態。這個命題所包含的道理也是這樣。一個人想要成功,就必須樹立正確的心態,改變陳舊的思想,確立正確的發展思路,然後才能讓行動慢慢開花結果。

對於企業管理和市場競爭來說,好思路同樣是企業發展和壯大的先導條件。思路決定行動,行動源於思路,有好思路才能在不斷變化的競爭形勢中形成正確的思考和決策。市場的競爭在某種意義上是企業領導者和企業智囊團在文化上的競爭,而他們的背後則是思想方法和思維層次的競爭。

著名的企業家、海爾集團的CEO張瑞敏曾提出了“思路決定出路”的論點。從海爾的發展過程中可以看到,海爾的發展壯大與其清晰的發展思路緊密相連,即先是追求質量,後來走國際化道路。最初海爾隻是家小廠,現在則是一家國際知名企業。張瑞敏曾說,海爾發展的思路就在於國際化,如果不走這條路,海爾就不能從中國家電企業裏脫穎而出;如果不能用美國市場來烘托中國市場,海爾在中國就沒有前途;如果不用中國市場來烘托海爾在美國和其他國家的業務,海爾就沒有生存空間。盡管冒了很大的風險,但海爾還是在這樣的思路下走向了國際市場。

思路是經過縝密思維的結果,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結果,而行動是按照既定的思路,為實現思路中的意圖而進行的具體活動。所以,可以說,思路是行動的先導,思路決定出路。

人的一切行動是由其傳統經驗的積澱,在大腦資料庫歸檔後進行心力釋放而采取的,行動的結果直接表現為人生的出路或命運。或者說,人的最小差別是在脖子之上,即一念之差,最大差別卻是成功與失敗。所以,隻有樹立良好的心態,培養自己好的思維習慣,用好思路指導自己的行動,才可以取得成功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