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布拉克斯登的故事說明:一個人有了正確的思考方法,最終會走向成功之道。
3.思考成什麼樣,就會真的成什麼樣
當你處於消極狀態的時候,用思考轉換感覺,調整方向,這是自我慰藉的唯一方法。
一個人如果能靠積極的思考征服消極心態,那對他的個人成長將是大有益處的。成大事者的習慣是:寧肯在思考上費盡力氣,也不能隨意行事。
一個普通人,由平庸變成偉大一點也不出人意料。他隻不過是在別人尚不覺察和思考時,及時調整了自己的思考角度,改變了自己的思考和行為方式,而且實事求是地及時采取了行動而已。
因此,積極思考指的是:在看待事物時,應考慮生活中既有好的一麵,也有壞的一麵,但強調好的方麵,就會產生良好的願望與結果。當你朝好的方麵想時,好運便會來到。積極思考是一種對任何人、任何情況或環境所把持的正確、誠懇而且具有建設性的人生態度,同時也符合積極進取的思想、行為或反應。積極思考允許你擴展你的希望,並克服所有消極思考。它給你實現你欲望的精神力量、感情和信心。
也許有人會反駁:“事實果真如此嗎?我一生中就碰到過許多困難與挫折,我也讀過不少具有積極思考的力量的書,可是仍解決不了成大事的具體問題。”也許還有人會說:“是的,我也認為那一套沒用。我的事業正陷入低潮,我也試過積極思考這一招,但我的生意依舊毫無起色。積極思考無法改變事實,要不然我怎麼還會遇到失敗呢?如果你不承認這一點,那你就像鴕鳥一樣,隻顧把頭埋在沙堆裏,不肯麵對現實。”如果你也如此認為,如果你也對積極思考的力量持一種否定與排斥的想法,那說明你並不完全真正了解積極思考力量的本質。一個積極思考的人並不會否認消極因素的存在,他隻是學會不讓自己沉溺於自我的弱勢中。積極思考要求你在生活中學會積極進取。
對一個想成大事的人來說,如果你保持積極的思考,並引導它為你明確的成大事的目標服務的話,你就能享受到良好的結果。
一位名叫威廉·丹佛斯的人,他曾是一家名為布瑞納公司的老總。威廉·丹佛斯小時候身體很瘦弱,他告訴朋友,他的誌向也不遠大。他對自己的感覺很差,加上瘦弱的身體,這種不安全感加深了。
但是,後來一切都改變了。他在學校裏遇到一位好老師。有一天,這位老師私下把他叫到一旁說:“威廉,你的思想錯了!你認為你很軟弱,你就真會變成這樣一個人。但是,事實並非一定會這樣,我敢保證你是一個堅強的孩子。”
“你是什麼意思?”這個小男孩問,“你能使我強壯嗎?”
“當然可以!你站到我麵前來。”
小丹佛斯站到老師的麵前去。
“現在,就以你的姿勢為例。它說明你正想著自己弱的一麵。我希望你考慮自己強的一麵,收腹挺胸。現在,照我所說的做,想象自己很強壯,相信自己會做得到。然後,真正去做,敢於去做,靠自己的雙腿站在世上,活得像個真正的男子漢。”
小丹佛斯照著老師的話去做了。人們最後一次見到他時,他已經85歲,仍然精力充沛、健康、有活力。他對人們講的最後一句話是:“記住,要站得直挺挺的,像個大丈夫!”
人的本性中有一種傾向:我們把自己思考成什麼樣,就會真的成為什麼樣。
在心中為自己勾畫出一幅清晰的藍圖十分重要,因為預定藍圖的好壞、強弱及你自己預想的成大事或失敗都將會變成現實。
如果沒有思考者到美洲西部去開辟領地,那麼美國人至今還徘徊在大西洋的沿岸。
對世界最有貢獻、最有價值的人,就是那些目光遠大、有先見之明的思考者。他們能運用智力和知識來為人類造福,把那些目光短淺、深受束縛和陷於迷信中的人解救出來。有先見之明的思考者,還能把常人看來做不到的事情一一變為現實。有人說,思考力這東西對於藝術家、音樂家和詩人大有用處,但在實際生活中,它的位置並沒有那麼顯赫。但事實告訴我們:人類各個行業的領袖都做過想象者。不論是工業界的巨頭,還是商業界的領袖人物,都是具有偉大的想象並持以堅定的信心、努力奮鬥的人。
成大事者所具有的種種力量中,最神奇的莫過於有思考的能力。如果我們相信明天會更美好,就不必計較今天所受的痛苦。具有偉大思考的成大事者,即使銅牆鐵壁也不能擋住其前進的腳步。
一個人如果有能力從煩惱、痛苦、困難的環境,挪移到愉快、舒適、甜蜜的境地,那麼,這種能力就是真正的無價之寶。如果我們在生命中失去了思考的能力,那麼,誰還能以堅定的信念、十足的勇氣去繼續為成大事而奮鬥呢?
人生的成功者尤其善於思考,無論他們曾經多麼苦難不幸、窮困潦倒,他們都不屈從命運,始終相信好的日子就在後麵。商店裏的學徒,可以幻想著自己開店鋪;工廠裏的女工,可以幻想著建立一個美好的家庭;一個立誌想成大事卻出身卑微的人,可以幻想著統領千軍萬馬。
人隻有具有了夢想,才可能有遠大的希望,才會激發內在的智能,加快努力的步伐,以求得光明的前途。
但是我們必須告訴那些試圖成大事的人:僅有思考還是不夠的,有了思考,同時還必須有實現思考的堅強毅力和決心。如果徒有思考,而不能拿出力量來實現願望,這也是不足取的。隻有那種實際的思考——思考的同時輔之以艱苦的勞作、不斷的努力,那思考才具有巨大的價值。
像其他能力一樣,思考的能力也可以被濫用或誤用。如果一個人整天除了思考以外不做別的事情,把全部的生命力花費在建造他那無法實現的空中樓閣上,那就會弊害無窮。那樣的思考不僅勞人心思,而且耗費思考者固有的天賦與才能。
要把思考變成事實,全靠我們自己的努力。有了思考以後,隻有付出不懈的努力,才可使思考變為現實。
4.思維的高度決定著人生的高度
有頭腦的人是會用激情和欲望向眼前的障礙發起挑戰的人,他們不會畫地為牢,在思想上把自己限定在某一範圍,而是敢於期望,勇於實踐,從而不斷獲得新的成功。
成功人士與失敗人士之間的差別是:成功人士始終用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和最輝煌的經驗支配和控製自己的人生。失敗者剛好相反,他們的人生受過去種種失敗與疑慮的引導和支配。一些人總喜歡說,自己的境況由別人造成,是環境決定了自己的人生位置。他們常常認為情況無法改變。但事實是我們每個人的境況根本不是由周圍環境造成的,如何看待人生,完全由我們自己決定,這就體現了人生思維的不同態度。
我們的態度很大程度上製約了我們的成敗,比如我們怎樣對待生活,生活就怎樣對待我們;我們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怎樣對待我們;我們對待一件事最初的態度決定了最後有多大的成功,這比任何其他因素都重要;人們在任何組織中地位越高,就越能找到最佳的態度。我們的環境,心理的、感情的、精神的,完全由我們的態度來創造,雖然有了積極的思維並不能保證事事成功,但積極思維肯定會改善一個人的日常生活。
很多時候,人們總是覺得自己的頭腦中沒有思想的火花,根本想不出什麼好的發展思路,感覺日子總是那麼平庸無聊。而實際上,這往往是由於給自己的思想帶上了緊箍咒的緣故。認為自己能力不行,條件太差,缺乏知識,沒有學曆,年紀太大,精力不夠,如此等等,都是自己限製了自己的大腦激情和思維活力。
有一位牛津大學的畢業生,他所從事的工作無論誰都可能不會相信,他竟然當了十幾年的搬運工人!他說:“我雖有學曆,但這麼多年來,我已經把它忘得差不多了,而且沒有什麼經驗,誰還會要我呢?當搬運工人雖然辛苦,但還能維持生計。”因此,他一直在當搬運工人。但天不遂人意,當公司由於經營方麵的原因裁員時,這位牛津大學畢業生首當其衝,連搬運工都做不成了。當有人問總經理為什麼辭退他時,總經理說:“像這種有吃有喝就滿足了的人,創造不了更大的價值,他的存在與否,對公司無足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