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有助於將內心的渴望變成具體的可以追求的目標,並促使人向著這個目標努力。思考是幫助你走向未來、走近成功的第一步。
處於消極心態時,思考會幫助你轉換角度、調整方向、改變行為方式,從而使事情向良好的方向發展。
1.思考能發掘每個人內心的寶藏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些渴望,要把這些渴望都變成現實則需要事先思考。隻有運用思考才能發掘內心的寶藏。
思考有助於將渴望轉變成為實際可以追求的事物。渴望有時是比較模糊不清的想法,但當你把渴望轉變成明確的思想時,渴望就變得比較清楚。而當你把它們轉成目標或計劃時,它們就更明確了。這是因為當你將焦點集中在自己的渴望時,你會用你的思想把它變成具體的計劃,並努力去完成它們。因此,思考是幫助你走向未來的第一步。
當你思考時,你應該問自己的最主要的問題是:我想要的人生是何種麵貌?然後盡可能完整地把那樣的人生想象出來。當你如此做時,你不必用眼睛去看,最好把眼睛閉起來思考。在你想象尚未存在但相信將會實現的事物時,稍微的視而不見對你是有幫助的。
該是你解去一直捆綁著你靈魂束縛的時候了。消除所有“但我從未……”的念頭;擦去所有“但它從來不曾發生過……”的念頭。不要讓腦中浮現任何“不可能”的想法。
另一方麵,不要把“如何”和“什麼”混淆在一起。
舉例來說,假設你想要過簡單的生活。也許是悠遊於空氣清靜、景色優美的曠野中;或是你想要寫本書、拍些照片和旅遊。這些都是渴望,而這些渴望也許出自於你對生命、周圍環境和對成為作家或攝影家的基本信念的影響。
現在你如何想象這樣的生活?你看見自己住在哪裏了嗎?你如何安排你的日子?你想象自己住在一座山裏的某一處,想象你招待朋友與賓客瀏覽山中美麗的景致、玩一趟滑雪之旅,或借由旅遊空檔寫些小說。
你真的能看到自己在那種情境中的樣子嗎?你穿著什麼衣服?你的房子看起來怎麼樣?你有車子嗎?你開什麼樣的車?你有什麼樣或你需要什麼樣的汽車排擋?你如何和這個世界溝通?
我們有能力去思考自己真的實現了心中的渴望,並把渴望轉變成每一個計劃。
然而在我們思考時,必須非常的實際,並且將自己所想的清晰地描繪出來。對著渴望成功的追求,我們的思想將像圖畫一樣,畫出我們向目標邁進的每一個步伐,甚至,我們的思想還會找出一條通向目標的捷徑。這就是思考的力量。當然,通過思考,我們還會發現一些我們自身的潛力,發揮這些潛力,我們也許會取得更大的人生成功。
不過,通過思考,對所規劃的理想,還要提出以下問題,那就是:我願意承擔多少風險來實現它?為了實現目標,我願意放棄什麼?我願意長期的付出嗎?
當人們開始對自己的人生做這些積極的、自我實現的、追求命運的改變時,他們必須放棄某些事物,或承擔某些風險。這些事物或風險指的可能是睡覺的時間、看電視的時間、個人的休閑時間,或賬戶裏的存款。
在實際生活中,勤於思考的人,總會比那些不善於思考的人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少擔風險,少付出艱辛,也就是說,勤於思考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或在實踐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他們發掘了自己內心的寶藏。
2.用正確的思考清除你思想上的蛛網
思考的正確與否直接關係到成敗。思考錯誤,會使人誤入歧途;思考正確,會引導人走向成功。
一隻昆蟲可能被蛛網粘住。昆蟲一旦陷入困境,它就不能解放自己。然而,每個人都可以絕對天生地控製一樣東西,那就是你的心態。我們能夠避免自己的心理結上蛛網,也能夠清除這種蛛網。當我們一旦陷入網中時,我們仍然能從中解脫,獲得自由。
公元前31年,一位住在愛琴海濱一個城市裏的哲學家,想要到伽太基去。他是一位邏輯學教師。因此他就凝思苦想讚成和反對這次航海的各種不同的理由,結果他發現他不應當去的理由比應當去的理由更多:他可能暈船,船很小,風暴可能危及他的生命;海盜乘著快艇正在海上等待著捕獲商船,如果他的船被他們捕捉住了,他們就會拿走他的東西,並把他當作奴隸賣掉。這些判斷表明他不可作這次旅行。
但他還是作了這次旅行。為什麼?因為他想,事情往往是這樣的:在每個人的生活中,情緒和推理都應該是平衡的,其中任何一種都不能總是處於控製地位。你所想要做的事,盡管在推理上是有些恐懼的事,但有時也是好的。最終,這位哲學家作了一次最愉快的旅行,安全歸來。
蘇格拉底是雅典偉大的哲學家、人類曆史上卓越的思想家之一,但他的思想上也有蛛網。
蘇格拉底年輕時愛上了讚西佩。她很美麗,而他長得其貌不揚。但蘇格拉底有說服力,有說服力的人似乎有能力獲得他所想要獲得的東西。蘇格拉底成功地說服讚西佩嫁給了他。
然而,度過蜜月之後,蘇格拉底感覺並非過得很好。他的妻子開始看他的缺點,他也看她的缺點。他為自我主義所激勵,據稱,蘇格拉底曾說:“我的生活目的是和人們融洽相處。我選擇讚西佩,因為我知道如果我能和她融洽相處,我就能和任何人融洽相處。”
那就是他所說的話。但是他的行為卻不是那樣的。問題在於,他力圖和許多人而不是少數人融洽相處。當你像蘇格拉底那樣,總是試圖證明你所遇到的人都是錯的,你就是在排斥而不是吸引人們。
然而蘇格拉底說他忍受讚西佩的嘮叨責罵是為了他的自我控製。但他如果要發展真正的自我控製,可取的道路是努力去了解他的妻子,並用他當年說服她嫁給他的同樣的體諒、關心以及愛的表現去影響她。他沒有看見自己眼中的“橫梁”,卻看到了讚西佩眼中的微塵。
當然,讚西佩也不是無可指責的。蘇格拉底和她正像今天許多丈夫和妻子一樣生活著。過去他們使用令人愉快的個性和心態,以致他們的求愛時期成了十分幸福的經曆。後來他們卻忽略了繼續使用這種個性和心態來思考。忽略也是一種心理蛛網。
有時,我們對同一問題可先後得出兩個完全不同的結論。每一個結論都基於不同的前提。當你從一個錯誤的前提出發時,心理蛛網就會幹擾你的正確思想,使你得出一個錯誤的結論。
某一個詞,當人們用正確的思考去應對它時,就能激勵人取得成就。當人們用錯誤的思考去應對它時,它就會變成說謊、欺騙和欺詐的借口。
裏·布拉克斯登是美國北卡羅利納州懷特維爾城人。他的父親是一位勤奮的鐵匠,有12個孩子,他是第10個孩子。
“……所以你可以說,”裏·布拉克斯登先生說,“我在很小的時候就熟悉了貧窮。憑著艱辛的工作,我好不容易才得以讀完小學六年級。我曾經給人擦皮鞋,送貨、賣報,在針織廠勞動,擦洗汽車,充當技工的助手。”
當裏·布拉克斯登成了一名技工的時候,他結婚了,和妻子一起過著節衣縮食的生活。後來他失業了,完成了一幅失敗的人生圖景。他的房子將被人奪走,因為他無力償付抵押金。這似乎是一個絕望的境況。
但是,布拉克斯登是一個有能力的人。他從朋友那裏借到一本書,名叫《思考致富》。這位朋友在經濟蕭條期間,失去了工作和家庭,就是在受了《思考致富》的激勵之後,彌補了他曾經失去的財富。
現在裏·布拉克斯登也準備好了。
他把《思考致富》讀了又讀。他在尋求經濟上的成功。他對自己說:“我似乎有一件什麼事必須去做。我必須增加些什麼東西。我所必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運用我的積極的心態,以便能利用我的能力和機會。我必定要選擇一個明確的目標。當我確定目標時,我必須提出比過去更高的要求。但我必須盡快地開始。我要從我所能找到的第一件工作開始。”
他就去尋找工作,他找到了一件工作。這件工作開始時報酬不多。但是在裏·布拉克斯登讀了《思考致富》之後沒有多少年,他就組織了懷特維爾市第一國民銀行,並成為該行總經理,後來他又被選為懷特維爾市市長,並且開辦了許多成功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