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海的事業發展過程中,即使犯幾百次錯誤,遭受幾千次失敗,這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遭遇錯誤和失敗後沒有頑強的意誌去承受挫折和失敗,被失敗擊倒而不能再奮起。
在厄運麵前,頑強的意誌力就是最終勝利的資本,世界名企業家中有不少人就是在逆境中意誌頑強敢於拚搏而反敗為勝的。他們從厄運中脫穎而出,使他們的企業更具有旺盛的活力,這應了中國的一句古話:“百煉成鋼”。
日本索尼(SONY)公司的彩色電視機是譽滿全球的高檔商品。但是,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當它最初出現在美國市場上時,還是一種受人歧視的“雜牌貨”。當卯木肇擔任索尼公司國外部部長,風塵仆仆來到美國芝加哥市的時候,索尼彩電竟在當地寄賣商店裏睡大覺,蒙塵垢麵,無人賞識。
經過研究,卯木肇選定當地最大的電器銷售商馬歇爾公司作為主攻對象。第二天上班時,他興衝衝地趕到馬歇爾公司求見公司經理。名片經傳達人員遞進去很久才退回,回答是“經理不在”。以後,他一連三次去見馬歇爾公司經理都被拒之門外。
但是,卯木肇沒有因三次碰壁而灰心喪氣,他下定決心,不見經理,誓不罷休!
第四次去撞門,經理終於同意接見。卯木肇高高興興地走進經理辦公室。“我們不賣SONY的產品!”沒等卯木肇開口,經理劈頭就是這樣一句。卯木肇還沒來得及轉過神,這位經理又劈裏啪啦大發一通議論,大意是“你們的產品降價拍賣,像一隻癟了氣的足球,踢來踢去無人要”。
卯木肇麵對眼前的困難忍氣吞聲,賠著笑臉唯唯諾諾,表示一定接受意見,不再搞削價銷售,立即著手改變商品形象。盡管又一次碰壁了,然而,總算有了“一麵之緣”,卯木肇認為這已經進了一步。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決定采用“韌”的方法,繼續“纏”住這位經理。他立即從寄賣商店取回索尼彩電,取消削價銷售,並在當地的報刊上重新刊登廣告,再造商品形象。然後,卯木肇帶著刊登新廣告的報紙,再次去見馬歇爾公司經理,他滿懷信心。
哪知見麵後,經理又提出:“SONY售後服務太差,我們不願銷售。”卯木肇沒有爭辯,回駐地後立即設置索尼彩電特約維修服務部,負責產品的售後服務工作。隨即又刊登廣告,公布特約維修服務部的地址和電話號碼,保證顧客隨叫隨到。
但是,馬歇爾公司的這位經理在第三次見麵時繼續刁難,再度以“SONY在當地的形象不佳,知名度不夠,不受消費者歡迎”為理由拒絕銷售。雖然仍舊遭到拒絕,但卯木肇覺得這位經理挑剔的由頭越來越少,這是成交的先兆,值得他繼續努力。回駐地後,卯木肇立即召集公司30位工作人員,規定每人每天撥5次電話,向馬歇爾公司詢購索尼彩電。接連不斷的求購電話搞得馬歇爾公司職員暈頭轉向,誤將索尼彩電列入“特交貨名單”。
事後,卯木肇再一次見到經理時,經理大為惱火:“你搞的什麼鬼?!製造輿論,幹擾我公司正常工作,太不像話了。”卯木肇不慌不忙,等經理火氣消了一點時,大談索尼彩電的優點,說它是日本國內最暢銷的商品之一。卯木肇態度十分誠懇地說:“我三番五次求見您,一方麵是為我公司的利益,但同時也考慮了貴公司的利益。在日本國內最暢銷的索尼彩電,一定會成為馬歇爾公司的搖錢樹!”馬歇爾公司經理聽了這番話以後,又找了一條理由:SONY產品利潤少,比其他彩電的折扣少2%。這時,卯木肇不是急於提高折扣,而是巧妙地說:“折扣高2%的商品,擺在櫃台上賣不出去,貴公司獲利不會增多;索尼折扣雖少一點,但商品俏銷,銷得快,資金周轉快,貴公司不是會獲得更大的利益嗎?”
卯木肇每一次發言,都站在經理的立場上,處處為馬歇爾公司的利益著想,合情合理,態度誠懇,終於使這位經理動了心,同意代銷兩台彩電試試,但條件十分苛刻,如一周之內賣不出去,請搬回去。對此,卯木肇滿懷信心,回駐地後立即派兩名年輕英俊的能幹的推銷員送兩台彩電去馬歇爾公司。當天下午4點鍾,兩位年輕人回來,報告兩台彩電已銷出,馬歇爾公司又訂了兩台。卯木肇大喜。至此,索尼彩電終於擠進了芝加哥“帶頭牛”商店。當時正值12月初,經過聖誕節促銷,一個月之內竟賣出700餘台。
馬歇爾公司大獲利市。經理刮目相看,親自登門拜訪卯木肇,當即決定SONY彩電為該公司下年度主銷產品,並聯袂在芝加哥市各大報刊刊登巨幅廣告,提高商品知名度。有了馬歇爾公司這頭“帶頭牛”開路,芝加哥地區100多家商店跟在後麵紛紛要求經銷索尼彩電。不到3年,索尼彩電在芝加哥地區的市場占有率達到30%,並在美國其他城市也打開了局麵。
卯木肇敲開馬歇爾公司之門的故事說明,頑強意誌對企業發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在商海事業做強做大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挫折和失敗。尤其在現代經濟舞台上,形勢瞬息萬變,一點小小的失誤,都可能會造成嚴重的損失,在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商場經營者可以說是常常處於厄運的魔影之下,前途難卜,命運不測。
在陷入困境或失敗的情形下,商場經營者如果心理素質較弱,經受不住外來的壓力就會自暴自棄,以致使事業陷入絕境而難以自拔,不免會飲恨終身。
在逆境麵前,商業經營者如何才能有反敗為勝的頑強意誌呢?
從戰略上藐視挫折和困難,增強克服困難和挫折的信心和勇氣。
在挫折麵前做個強者。在失敗的時候,不低頭,不退縮,不悲觀,不消極,知難而進、百折不撓地在市場經濟中拚搏。
善於從失敗和困難中總結經驗教訓,把過去的經驗教訓,變為克服當前以至今後前進道路上困難的寶貴財富。
對困難和敗局持科學態度。把困難和問題分解為具體的方麵,然後一個一個地加以解決,在戰術上重視困難和挫折,采取科學的、謹慎的態度,而不草率從事,掉以輕心。
4.在前景暗淡中堅持不懈
通過經受失敗和挫折,還有克服障礙,我們就會在困境中看到堅持帶來的回報。
意大利著名的哲學家優吉·貝裏亞曾經說過:“沒到完了的時候都不算完。”我們經常會在取得最終勝利或完成目標之前經曆很多次失敗,一夜成名通常需要好幾年專注的辛勤勞作。IBM公司的創始人,老托馬斯·J·華生曾經被問到為什麼他能這麼快取得成功,他馬上回答道:“加倍地失敗。”你失敗並從中汲取經驗教訓的次數越多,你的進步就越快。當工作輕而易舉的時候,誰都會有毅力和勇氣。而隻有當前景變得暗淡的時候,才真正需要這種品格的力量。堅持,就是能夠處理並應付大量的拒絕,大量的失望和大量的挫折。
南非著名職業高爾夫球手加裏·佩萊爾,曾獲得當時最多的國際錦標賽冠軍,當他明顯失去當初鋒芒時,一個觀眾說:“如果我能夠像你一樣擊中一個高爾夫球,我願意付出任何代價。”佩萊爾失去了尋常的禮貌,他厲聲說道:“不,你不會的。如果像我這樣擊球很簡單的話你當然願意付出任何代價。可是你知道你要付出多少工夫才能像我這樣嗎?你必須每天5點起床,擊1000次球,洗掉血跡,給手匆匆上繃帶,出去,再擊1000次球。這就是像我一樣擊球的代價。”
每一個曾經嚐試去做一些值得做的事情的人,在他們達到目標之前,都遭遇過多次失敗。當60年代甲殼蟲樂隊第一次在紐約上演他們的艾德·沙利文秀的時候,引起反響之巨以至於出現了一個新的名詞“甲殼蟲癲狂”來描述當時的情形。當樂隊第一次抵達美國紐約的時候,他們為機場裏龐大的人群而感到驚訝。他們說:“也許是有什麼名人也在同一時間到了吧,也許是美國總統。”他們沒有想到,專輯剛於幾周前在美國發行,就有成千上萬熱情的歌迷來歡迎他們的流行英雄抵達美國。
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支年輕的英國樂隊是一夜成名。可是後來人們是這麼說的:是的,甲殼蟲是一夜成名,不過這一夜用了8年來準備。
雷·克羅克過去曾經是個紙帽銷售員,開始創業時他已經50多歲了,他花了22年的光陰來締造麥當勞的億萬神話。要知道,要創造你的命運,毅力甚至超越才華而成為一種更有價值的資源。
這些事例說明,我們要學會在前景暗淡中堅持不懈,隻有這樣才能贏得最後的勝利。我們中有些人把“永遠不放棄”這樣的座右銘記得很牢,以至於當有需要變換策略或者選擇一個全新的目的地時,他們依然不知變通,死纏爛打。記住,隻有當你所做的事與你的最高價值觀以及人生目標完全一致的時候,你才應永不放棄。無法成功的例子裏充斥著這樣的故事,故事裏的人物,其前進一再受到阻礙,但是每一次遭到挫敗之後,他們都重拾信心,卷土重來。他們知道,偉大的嚐試雖敗猶榮。托馬斯·愛迪生曾經寫道:“生活中很多的失敗都是因為人們沒有意識到他們有多麼接近成功而放棄了。”當一項事業失敗了,真正的贏家會以同樣堅韌、達觀、堅定的態度投入到另一項事業中去。
在商場中,你必須要能夠忍受大量的拒絕,大量的失望和大量的挫折。
5.哪怕是萬分之一的可能也絕不放棄
如果你肯為自己的生意奮力拚搏,則機會隨時都會在你身邊。
無論你聽過的成功故事屬於哪一種,你一定會發現故事的主人公都是懂得把握機會的人,他們的人生充滿著冒險並帶有濃厚的傳奇性色彩,但絕不放棄萬分之一的可能。
摩洛·路易士的非凡成就來自兩次成功的拚搏,一次在二十歲,另一次在三十二歲。
摩洛在十九歲時隨家人一起搬到紐約。在此之前,他的生活已是多彩多姿,比一般人豐富得多。由於家人都愛好音樂、戲劇,在這種環境的熏陶之下,幾乎所有樂器摩洛都能演奏。他是一般人眼裏的天才兒童——不到十歲,他便指揮過交響樂團;十二歲時,他從事雞蛋買賣,做得有聲有色,雇有十六名少年為他工作;到了十四歲,他獨立組織了一支舞蹈團;高中畢業之後,他又投身新聞界擔任一名記者,與許多新聞界的老前輩如班·希特、查爾斯、馬爾沙等人一起工作;十九歲時,他曾獲音樂獎學金。
在紐約,他在Veiw廣告公司找到了一份一周十四美元的差事。針對當時的情景,摩洛曾回憶道:“那時候我經常跑外勤,工作非常忙碌,成天像發瘋似的,日子也過得特別快。六點下班後,我還到哥倫比亞大學上夜班,主修廣告。有時候,由於工作尚未做完,所以下課後,我還會從學校趕回辦公室繼續做未完成的工作,從十一點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淩晨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