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商海上的執著:財富是這樣煉成的(3 / 3)

摩洛非常喜歡需要創意的設計工作,而他也的確做得有聲有色。

二十歲時,摩洛放棄了在廣告公司內頗有發展前途的工作和旁人夢寐以求的職位,決心自己創業。這便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拚搏。他完全投身於未知的世界,從事創意的開發。結果,成績令人滿意。

他的創意主要是說服各大百貨公司、CBS電視公司成為紐約交響樂節目的共同讚助人。摩洛本人認為此法十分可行:一方麵,當時的百貨公司業績都不好,都希望能借助廣告媒體提高自身的形象與銷售成績;另一方麵,在紐約,交響樂節目的聽眾多達一百萬人,十分值得投資。於是,摩洛便立於其間幫兩邊拉線。

這種性質的工作對當時人來說相當陌生,所以做起來困難重重,而且,同時說服許多家獨立的百貨公司,分別采納各公司的意見而加以整合,這種事過去從未有人完成過,更別說要他們拿出幾百萬的資金來。所以,一般人預測摩洛不可能成功。

盡管如此,摩洛仍然十分賣力地進行說服工作,他做得相當成功:一方麵,他的創意普受認同,使他與許多家百貨公司簽成合約;另一方麵,他向CBS電台提出的企劃案也順利被接受。此後的十個星期,他幹勁十足地與電台經理一同展開一連串的廣告活動。更值得注意的是,這段期間內他沒有任何收入。

計劃眼看著就要步入最後成功的階段,但由於合約內某些細節未能達成而終告流產,他的夢想也隨之破滅。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此事結束之後,CBS公司馬上來進行挖角,雇用他為紐約辦事處新設銷售業務部門的負責人,並支付給他三倍於以往的薪水。於是,摩洛又再度活躍,他的潛力得以繼續發揮。此時的他年方二十。

如果你肯為自己的事業奮力拚搏,則機會隨時都會在你身邊,而摩洛的幸運也同樣能在你身上發生。

在CBS服務幾年之後,摩洛再度回到廣告業界工作,但這次不是從基層做起,而是直躍龍門——擔任華納影片公司業務的“湯普生智囊公司”的副總經理。他與該公司負責人愛德·沙瑞本是在一次慈善活動中結識的。

那個時代,電視尚處於搖籃期。但摩洛和愛德皆看好它的遠景,認為電視必將飛快發展,大有可為,故二人便專心致力於這種傳播媒體的推廣。由他們公司所提供的多樣化綜藝節目,為CBS公司帶來了空前的大成功。

這便是摩洛人生中的第二次拚搏。為了它,他再次放棄原來可以平步青雲的機會,走入另一個未知的世界。但這次冒險並不完全是孤注一擲,他是看準後才押上了自己的賭注。最初兩年,他僅是純義務性地在“街上幹杯”的節目中幫忙,沒想到該節目大受歡迎,時至今日仍是最受歡迎的綜藝節目之一。除了節目成功之外,他在1951年被CBS公司任命為所有喜劇和綜藝節目的製作主任。

就這樣,摩洛的兩次冒險、兩次遊向激流中央最後皆獲得了成功,希望人們都能以他為榜樣,積極掌握自己的人生。摩洛的成功告訴我們,在商海中隻有時時把握機會,不放過萬分之一的可能,才能最後走向成功。

6.以恥為鑒,創造反敗為勝的“神話”

失敗,對商業經營者來說,是一個恥辱。但以恥為鑒、不懈奮進又是商場反敗為勝的秘訣。

20世紀80年代初,艾柯卡勵精圖治,把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從頹勢中解救出來,創造了“反敗為勝”的“神話”。分析家認為其中關鍵的一點,就是整個管理層痛定思痛,及時調整發展戰略,堅韌不拔,共同努力所致。兩年前,麵臨公司不景氣的狀況,艾柯卡發起了一場“反思周”活動。公司500多名上層管理人員彙聚郊外的療養所,那裏清幽的環境可以讓每個人都靜下心來,徹底反省一下自己。一位管理人員後來回憶說:“我們每個人都感到強烈的不安,大家把公司的生意看得很重,希望自己能為它的振興效力,並為它自豪。”

“反思周”歸來,公司又派25名年輕的管理人員外出“取經”,學習人家如何增強企業凝聚力,提高職員素質的經驗。同時,艾柯卡堅決解雇了一些不懂行、不稱職的管理人員。這樣做,不僅意味著公司機構精簡,還避免了派係之間,特別是設計和工程兩個體係之間長期以來的不協調。就連艾柯卡本人也主動下放了特權,不再對下屬發指令性命令。以恥為鑒,知恥而勇,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終於在艾柯卡的帶領下度過了危機,反敗為勝打贏了第一仗。

在逆境和困局下,商業經營者如何以恥為鑒呢?

要真正地知道自己的恥,要有非凡的勇氣承認自己的恥。

恥,不僅僅是包袱,給人以負重感,也是一種成功的動力,關鍵看當事者能否變壓力為動力。

善於矯恥。能否雪恥成功,主要看行動。“恥”,是指創業後的過失;矯恥,則是去改正錯誤和過失,並以此為鑒,避免再出失誤。

7.挺下去,走過黑暗便是黎明

在創業的過程中能堅持下來,就一定能走出低穀。

有幾個年輕商人一起討論創業之道。大家的共同經驗之一,是創業之初,通常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入不敷出,捱得很苦。當然,能坐下來泰然自若地討論這段經曆的人,都已脫離了這個危險時期。隻不過身在其中時,曾經麵對過一個重要決策——繼續撐下去,還是放棄呢?

有人認為可以半機械地定一個目標,按時檢查,如不能達到目標的話,就忍痛放棄,不然的話,泥足深陷,不能自拔,則更麻煩。

但話雖是這麼說,在實際的環境中,黎明之前最黑暗,這時候放棄便前功盡棄。

要想成功,一開始做生意就要做長期規劃,但規劃隻不過是紙上功夫,短期決戰才是硬碰硬的實際行動。

商海老板怎樣才能渡過難關呢?很簡單,學會“挺”!

(1)擺脫做生意的低潮

剛開始做生意時,雄心勃勃,幹勁十足,做了一段時間後生意不見起色,信心就動搖了,認為做生意原來如此艱難,後悔不該選擇這一行。這意味著你進入“低潮”期了。

其實無論什麼人,做哪一行工作,都會發生一兩次低潮,出現眼睛看不見的障礙。這種使人無奈的低潮不僅在工作上會有,在遊戲、運動中也會出現。

一旦出現低潮,若僅僅隻是在短時期內表現得缺乏幹勁與熱忱,那還不難東山再起,卷土重來。最可怕的是對事物產生極度的厭倦。一般人都會想盡辦法力圖從低潮中掙紮出來,結果往往枉費了心血,更使心裏變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苦不堪言。有些人就此打退堂鼓,金盆洗手不幹了。

運動員進入低潮,有高明的教練可以幫助,而做生意進入低潮時,有誰能助一臂之力呢?公司以外的知心朋友,公司裏關心部下的上司,要好的同事,理解並支持我們的家人,都可助一臂之力。完全憑自己的毅力堅持站起來的人也不在少數。總之,時間是最主要的因素。既然如此,我們當然希望這個“時間”越短越好。有鑒於此,以下方法可以參考采用。

客觀分析自己的現狀。

從現狀中找出症結之所在。

用身邊的成功人士來激勵自己,對自己說:“他能,為什麼我不能?”

把自己的目標分解為若幹個階段,先盯住第一個階段去努力完成。

(2)隻要營業額理想,就應支撐下去,不可斷然放棄

經商者特別是資本少的私營公司,如不能堅守,失敗就要放棄,以保持元氣,以圖再舉。但每一個成功的公司,差不多在開始時都會出現困難,度過了難關後,前麵就是康莊大道。若在這黎明前一刻的緊要關頭就放棄了,或許就再沒有第二次機會了。

究竟什麼時候放棄,什麼時候支撐?一個最重要的指標是營業額。如果營業額理想,或超乎理想,就應支撐下去。如果營業額不理想,多半是因為你的營業觀念錯了,或者你做錯了。此時未必要放棄營業,但一定要放棄錯誤的營業觀念和做法。

(3)遇到難以預料的行業危機時,隻好盡人事,聽天命了

世界上有許多事情,就是絞盡腦汁,搜集了許多情報,也無法掌握事態的變化。有時是“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有時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商海上也是一樣,有時算定某種行業好,一做下來,不巧碰到經濟蕭條,涉及這個行業,不得不關門大吉;有時某行業或其他商品原以為沒落了,不料突然來個什麼事故而複興起來。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商人很難完全掌握住消費者的心理,他們是善變的。但消費者的消費傾向無論轉向東或轉向西,都可能使你興或衰。

在這種情況下,商人如何自處呢?關鍵是不要患得患失,應“盡人事,聽天命”。

但是,所謂“聽天命”並不是吊兒郎當,玩世不恭,最要緊的是在“盡人事”這一點上。

消費者的心理雖然是多變的,但無論怎麼變總不會一下子變得太離譜,一定有蛛絲馬跡可尋。宇宙間的萬事萬物,都是息息相關的,任何變化都可窮究出它的原因來,晴天霹靂那樣的事簡直是不可能的。

因此,誰能見微知著,在大禍來臨之前及早警覺,逃之夭夭,在大利來臨之前,製敵機先,一舉成功,那麼,一定就可以穩賺不賠。

當然,所謂穩賺不賠是就長期的結算而言,絕不是單指局部的或暫時的勝負。局部戰場上暫時失利,在任何商場中都可能發生,那是不可避免的,隻好“聽天命”了。現在要特別叮囑門外漢的兩點,一定要“盡人事”。

第一是注視時事,見微知著。世上大事到街坊小事,都可能對你的生意發生影響,一定要密切注意。

第二是長期規劃,短期決戰。做生意當然要選擇有發展前途的行業,如果誤選了沒落行業投下巨資,結果必將弄得血本無歸。但無論怎樣有前途的行業,總不會一帆風順的,總有些波折。因此,雖然覺得某宗生意做下去一定賺錢,也不能把一輩子血汗所攢的資金全部投下。否則,一旦看走了眼,局部突然逆轉,那豈不是難以收拾嗎?

做生意一開始就要做長期規劃,但也要注重短期決戰。因為隻要在每次小戰役中都能取勝,那麼,最終結算時當然是“穩賺不賠”了。

生活的道路上並不總是灑滿陽光、充滿詩意的,常常會遇到險象環生的沼澤與險灘。沒有人能給生活貼上永久順利的標簽。同樣,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更會是困難重重,險境多多,懦弱者會盡嚐煩惱、度日如年,逃之夭夭;有誌者會自強不息,坦然麵對,毫不放棄自己的追求,在困難與逆境的荒野上開墾孕育有價值的沃土,最終培育出甘甜的成功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