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專注是金,聚焦光點能將岩石融化(1 / 3)

將分散的熱量“聚集”到一個地方,就能產生巨大的能量。專注就是一種能產生巨大能量的精神與境界。把自己的能力進行“聚焦”,專於一,精於一,你就會擁有一股神奇的力量,這股力量會“推動”你不斷向前,直到成功。

1.古人為什麼強調十年磨一劍

有道是“十年磨一劍”,專注能使工作效率最大限度的發揮。

中國古代的鑄劍師為了鑄成一把好劍,必須在深山中潛心打造十幾年。同樣的道理,為了專心做好一件事,必須遠離那些使你分散注意力的事情,集中精力選準主攻目標,專心致誌地從事你的事業,這樣才可能取得成功。

在治學方麵,黑格爾認為:“一個誌在大有成就的人,他必須如歌德所說‘知道限製自己’,反之,那些什麼事情都想做的人,其實什麼事情都做不好,而最終歸於失敗。他必須專注於一件事,而不可分散到多方麵。”靠著這一思想的指導,黑格爾既博覽群書,又學有所專,終於成為一位偉大的哲學家。

在文藝創作方麵,馬克·吐溫則指出:“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隻要專注於某一項事業,那就一定會做出使自己感到吃驚的成績來。”馬克·吐溫一生筆耕不輟,他的小說成為世界小說史上不可逾越的一章。

這說明,想成大事,不能把精力同時分散到幾件事情上,隻能專注其中之一。凡事隻要你專注,一切期待的都會隨之而來。隻要你堅持做一件事,今天你所放棄的,明天就會以另外一種形式得到補償。

專注是一種不可小視的力量,它會在你實現成功的過程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2.一箭中矢,專注是一種神力

專注的力量在於:它能使你把精力集中起來,聚焦於一點上,並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愛迪生說過:高效工作的第一要素就是專注。他說:“能夠將你的身體和心智的能量鍥而不舍地運用在同一個問題上而不感到厭倦的能力就是專注。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每天都要做許多事,而我隻做一件事。如果一個人將他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上,他就會成功。”

古時候,有個射箭能手名叫飛衛。他射箭的本領十分高強,能夠百發百中,是遠近聞名的神箭手。

有個叫紀昌的青年很想學得射箭的本領,就來到飛衛家拜他為師。飛衛說:“練射箭不能怕困難,首先要練好眼力,能夠盯著一個目標後,眼睛一眨也不眨才行。你回去練吧,練好了再來見我。”

紀昌回到家裏,認真地練起了眼力。他躺在妻子的織布機下麵,用眼睛盯著穿來穿去的梭子,一練就是一天。就這樣日複一日地練了兩年,就是有人用針紮向他的眼睛,他也能一眨不眨了。

紀昌高高興興地去見飛衛,告訴他自己的眼力已經練得差不多了,可以學習射箭的技術了。飛衛卻說:“這還不夠,你還要繼續練眼力,直到能把小的東西看大了,再來見我。”

紀昌又回到家裏,用一根頭發拴住一隻螞蟻,把它掛在窗口,每天站在窗前,緊緊地盯著那隻螞蟻看。這樣日複一日地看了三年,那隻螞蟻在紀昌的眼睛裏簡直就像車輪那麼大了。

紀昌又去找飛衛。飛衛點點頭說:“現在可以教你射箭的本領了。”

從此,飛衛開始教紀昌怎樣拉弓,怎樣放箭。紀昌又苦苦地練了好幾年,終於有一天,他張開弓,輕而易舉地一箭便將螞蟻射穿,成了一位百發百中的好射手。

在運動場上,運動員是否進入狀態,直接影響到競賽成績;在舞台上,演員是否進入角色,直接影響到戲的成功與否。這是眾所周知的簡單道理。

遍布全美的“都市服務公司”創始人亨利·杜赫曾提到:人有兩種能力是千金難求的,其一是思考能力;其二是集中力量在重要的事情上,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的能力。告訴自己,當前的頭等大事就是盡快並出色地完成手中的任務。每天早晨,當你走進辦公室或者進入你的工作區間時,無論是否麵臨一項新的任務,你都要清楚地、堅定地告訴自己:全力以赴地投入這項工作,摒除一切幹擾,在工作完成之前決不三心二意。

有一個青年苦惱地對昆蟲學家法布爾說:“我不知疲倦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花在我愛好的事業上,結果卻收效甚微。”法布爾讚許地說:“看來你是一位獻身科學的有誌青年。”這位青年說:“是啊!我愛科學,可我也愛文學,同時對音樂和美術也感興趣。我把時間全都用上了。”法布爾從口袋裏掏出一個放大鏡說:“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個焦點上試試。”一個人的精力和時間本來是很有限的,在這種情況下,就該像學打靶一樣,迅速瞄準目標;像激光一樣,把精力聚於一束。

我們強調專注,就是要在工作或解決問題時,每一次隻做好一件事,把精力集中於正在做的那一件事情上。但是,如果一天之中還有空餘時間,也是可以多做好幾件事情的。我們隻是強調,盡可能不要同時做兩件或兩件以上的事情,否則,你花的時間再多,也很容易使自己一事無成。

在工作中,你是否進入工作狀態,決定了你的工作效率。有專家研究證明,隻有集中了注意力,使另外一部分腦神經的能力調動起來,才能使相關的神經活躍起來,從而進入一個人的最佳狀態。

在完成工作與解決問題時,學會集中精力、一次僅做好一件事情是很重要的。不僅如此,在遊玩享樂時,我們也一定要集中精神。無論我們做什麼,除了正在做的這件事情之外,別的什麼事情都不要去想。

法國文豪大仲馬一生創作的作品高達1200部之多。這個數字幾乎是蕭伯納、史蒂芬等世界知名作家的10倍。對於有些作家來說,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如果你認為這是大仲馬與生俱來的寫作天賦造就的傑出成就,那麼你就錯了。正如哲學家亞當斯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再大的學問,也不如聚精會神來得有用。”這句話,正是大仲馬的最佳寫照。他總是聚精會神地專注於寫作。隻要一提起筆,他就會忘記吃飯,就連朋友找他,他也不願放下手中的筆,總是將左手抬起來,打個手勢以表示招呼之意,右手卻仍然繼續寫著。

3.人生的成功在於全神貫注於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