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化戰爭的發展趨勢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及在軍事領域的廣泛應用,為軍隊大量利用信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前提條件,並將引發一場涉及整個軍事領域的變革,信息化戰爭將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1.信息化條件下新的軍種、兵種將會出現
軍種是根據軍隊的作戰活動空間及領域、所擔負的作戰任務和所使用的武器裝備,從總體上對軍隊種類進行的劃分。科學技術水平不同,軍隊的作戰活動空間及領域、所擔負的作戰任務和使用武器不盡相同。兵種是各軍種內部,按照各部隊所使用的主要武器裝備和所擔負的主要作戰任務不同,對軍隊的類別所進行的進一步劃分。軍種是對軍隊基本類別的總體劃分,兵種則是對軍隊類別的具體區分。新的信息化武器裝備不斷湧現,太空武器、電子信息武器相繼在戰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從而必定導致新的軍兵種出現。
傳統的軍種區分為陸軍、海軍、空軍等獨立軍種,在以往的戰爭中,都能夠運用各具特色的武器裝備在各自的領域完成相應的任務,獨立存在。信息化戰爭作為一種新的戰爭形態出現,軍隊的作戰活動空間領域不斷向多維化發展,呈現出許多新特點,戰爭所使用的力量、采取的作戰方式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信息化戰場陸、海、空、天、電、網多維空間領域互相依存,各種作戰力量在編製上互相滲透,在行動上互相融合,但為了便於平時管理、訓練、保障及武器裝備研製開發,信息化軍隊仍將由多個軍種組成,軍種的相互獨立性依然存在,各軍種仍有其特定的作用對象、作用環境和作用時機,不可互相取代、兼並。但是,隨著信息化武器裝備的廣泛運用,戰爭中能量釋放形式發生了變化,促使信息化軍隊的結構也隨之發生變化,這是武器裝備發展和戰爭形態演變的必然結果。各個國家根據軍事戰略、國際國內形勢的需要、經濟實力和武器裝備水平,合理調整軍種的結構比例,達到最大限度發揮信息化武器的效能,提高信息化軍隊的整體作戰能力。
信息化武器裝備的改進,作戰理論的變革,導致了信息化軍隊兵種的獨立性相對降低,兵種數目趨於減少,兵種的作戰效能趨於綜合化,將會出現電子對抗兵、計算機網絡兵、智能機器兵等新的兵種。
2.信息化作戰平台將成為戰場支撐
所為信息平台,就是信息的數字化、網絡化存在方式。在軍事領域,信息平台主要是基於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等高新技術群發展起來的C4I、C4ISR、C4KEISR等指揮控製係統,它是當代世界軍事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作為新軍事革命的重要成果,信息平台是對信息存在和運動方式的一次革命,使信息的內容和指向發生了重大變化,指向敵我雙方戰鬥力要素、戰場態勢、打擊目標等特征信息中更細微的、具體的、可表達的部分,如建築物的GPS地理坐標(經緯度),飛行物的高度、速度、大小,敵方軍隊移動規模、方向等。信息平台使軍隊戰鬥力要素得到係統整合,包括作戰力量、作戰信息、作戰秩序的整合,大大提升了機械化武器裝備的作戰效能,使戰鬥力呈幾何級數的增長,成為信息化戰爭的主導作戰平台,成為人類戰爭的新的作戰工具。信息平台的創立極大地提高了作戰雙方對戰場信息的感知、處理能力,可以看見“山那邊的情況”,實現超視距獲取信息的可能,並使一切戰鬥力要素和戰場目標都以文字、圖像、指令等信息呈現在信息平台上,而擁有信息優勢的一方能更有效、更快捷的確認目標性質、位置等,從而更有效地進行進攻、防禦、控製,是使戰場呈現“單向透明”的態勢。這樣就延伸、外化和擴張了人的耳目功能,並為大腦的延伸創造了必要條件。例如,美軍把使用武器裝備過程中形成的操作程序、經驗技巧、動作技能編製成計算機軟件,把對武器裝備的直接操作轉化為對信息平台等控製係統的間接控製,大大提高了效率和精確性,使人力和智力得到大幅度析出。
總之,信息作為獨立的平台出現,改變軍隊戰力要素的性質與結構,導致人類的作戰方式、戰爭形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3.作戰方式和戰爭形態將不斷變化
新的戰爭形態出現,必然伴隨著戰場上軍隊作戰方式的根本變革。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新軍事變革的深入和政治戰略需求的變化,信息化戰爭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催生新的作戰方法。戰略心理戰、網絡係統戰、全元總體戰、太空絞殺戰、掏心戰、癱瘓戰、隱形戰、至盲戰、點穴戰、無人戰、精微戰、間隙戰等作戰方式接踵而至。同時,新作戰模式相繼登場,信息化戰爭頻繁“變臉”,也使其整體戰爭形態不斷調整和演變。戰爭的規模將趨小,以天、小時和分計算時間的戰爭可能一再發生;物資、能源的消耗戰將逐步讓位給物質、能源的控製戰;戰爭狀態與和平狀態的轉化,以及軍事人員和非軍事人員的轉換將有新的表現;圍繞信息資源展開的爭奪戰將日趨激烈。信息化戰爭形態的演變將是迅速和明顯的。
4.人類的戰爭能力將持續提升
信息化戰爭的發展使戰爭體係的效能不斷提高,人類的戰爭能力呈現持續提升的趨勢。
隨著信息化戰爭發展,先進電子偵察監視技術的進一步提高,戰場感知力還會持續提升。一個從聲頻、電頻到光頻,從水下、地麵到太空的全頻譜、全方位、全時空的偵察監視體係,將出現在戰場上,各種目標的性狀和變化都可能處在嚴密的監控之中。對於處於信息優勢的一方,戰場將更加透明。
現代偵察監視技術和指揮控製技術使戰場的反應速度明顯提高,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從發現目標到實施攻擊的過程已縮短到幾分鍾時間。遠距離快速投送技術使戰場能量快速流動,戰略轟炸機的航程和戰略導彈射程均達10000千米以上,許多兵器都可以在24小時內到達地球的另一麵作戰。未來可能出現的網絡中心戰將進一步提高戰爭的反應速度。高超音速的飛行器繞地球一圈隻需兩個多小時;密布於太空的無數個微型衛星將對地球上的任何一點實施即時打擊;高速巡航導彈、多國聯合艦隊、激光武器的運用將促進戰場的反應靈敏度速度。在未來,C4ISR係統必將有更大的飛躍,戰爭係統的整體反應速度會不斷提升。
信息技術的應用已使突擊兵器的命中概率達到80%以上,基本實現了“指哪打哪”。導彈和精確製導彈藥成為戰場攻擊武器的主角。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化戰爭中的精確打擊能力將不斷增強,目標的識別、選定和摧毀將更加精準,打擊誤差可能縮小到厘米,甚至更小。
目前人類的戰場已經擴展到陸、海、空、天以及電磁的空間,作戰時間也得到延伸。而在未來的信息化戰爭中,信息化軍隊的作戰能力將達到更大的空間和時間。隨著信息技術全麵滲透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信息化戰爭的戰場將在敵對雙方甚至第三方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信息、能源、網絡等領域全麵展開。虛擬戰場與真實戰場結合,軍事戰場與經濟戰場結合,軍事專職人員與普通民眾的軍事行動結合,戰場的起始和終結的時間也可能趨於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