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已經進入21世紀,回顧世紀之交的幾場高技術局部戰爭,特別是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以及伊拉克戰爭,人們不難得出結論:科學技術是最重要的軍事戰鬥力。20世紀70年代後一大批高新技術的迅速湧現及其在軍事領域的廣泛運用,一方麵直接催生出各類高技術武器裝備,另一方麵又間接從理論報道實踐對軍事領域產生了全方位的深刻影響。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努力完成機械化和信息化建設的雙重曆史任務,實現我軍現代化的跨越式發展。當然,在軍事高技術中,人始終是決定性因素,先進的武裝、裝備是重要因素。
一、基本概念
1.高技術
高技術是建立在現代科學技術前沿的,對發展生產力、促進社會文明、增強國防實力起先導作用的新技術群。
2.軍事高技術的定義
軍事高技術是建立在現代科學技術成就的基礎上,處於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對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起巨大推動作用的那部分高技術的總稱。軍事高技術的三層含義:建立在現代科學技術成就的基礎上,有前沿性,主要目的是推進武器裝備的發展。
二、軍事高技術的分類
1.軍事基礎高技術
軍事基礎高技術是指武器係統和國防科技裝備的研製所需要的各種基礎理論和技術,主要包括軍用微電子技術、軍用計算機和人工智能技術、軍用信息技術、軍用光電子技術、軍用核技術、軍用航天技術、軍用海洋開發技術、軍用生物技術、軍用新材料技術等。
2.軍事應用高技術
軍事應用高技術是指利用各種科技成果研製和生產武器裝備的技術,以及軍隊充分發揮武器裝備效能的綜合應用技術。軍事應用技術的內容非常廣泛,分類方法也多種多樣。按其研製的武器裝備的種類可分為偵察監視技術、隱身偽裝技術、夜視技術、激光技術、電子對抗技術、製導技術、作戰平台技術及常規武器技術、軍事航天技術、軍用計算機技術、軍隊指揮自動化技術、核生化武器技術、新概念武器技術等。
三、軍事高技術的主要特征
軍事高技術除具有高技術的一般特征外,還具有以下特征。
1.目的性
軍事高技術是根據戰爭需要發展起來的,而戰爭是政治的繼續,這就決定了軍事高技術有鮮明的政治目的性,受國家政治目標、國防和軍事戰略思想指導,受政治、經濟、軍事、科學、道德等社會因素的製約。
2.雙重性
軍事高技術是一種特殊的方法和手段,它的直接作用是毀傷敵方的武器裝備和有生力量,它既有推動社會進步的作用,也有巨大的破壞作用。
3.對抗性
由於軍事鬥爭的需要,各國都力圖在發展軍事高技術的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不斷對攻防手段及有關軍事技術裝備提出新的要求,“矛”和“盾”的競爭比任何領域都激烈、複雜。各國為了自身戰略需要,紛紛投入大量資金,以競爭領先地位。奪取軍事高技術這一戰略“製高點”。
4.保密性
由於軍事高技術受到國家軍事思想和戰略思想的指導,它反映了國家的軍事戰略,直接關係到國家安全利益,所以各國之間彼此嚴格保密,且其密級高,降密、解密的周期長。
四、高技術對現代作戰的影響
1.對戰爭樣式和作戰方式的影響
高技術武器用於戰爭,使戰爭的樣式和作戰方式有了很大發展。除了已經出現的用高技術手段進行的軍事衝突和小型局部戰爭之外,還將有可能出現如外層空間的軍事衝突和小型戰爭,以及星球大戰和世界性高技術戰爭等等新的戰爭樣式。這些新的戰爭樣式,反映了現代複雜的國際關係,影響著戰爭的規模和結局。對於核武器,美蘇等國正在從高技術中尋找防禦的積極手段。現在已有不少人相信,運用高技術武器就可以有效地抗擊核武器。因而,風靡一時的核威脅戰略將受到挑戰。高技術戰爭發動的方式和進行的方式與以往也有很大不同。遠戰可能多於近戰,導彈戰可能多於槍炮戰,電子戰可能充斥整個戰場。作戰雙方利用智能武器和借助現代指揮工具進行的鬥爭將日益突出出來。
2.對軍隊編製裝備的影響
高技術戰爭將影響軍隊的組成、編製和裝備。如將增加新的軍種和兵種——天軍、深海部隊、機器人部隊、飛行器分隊等。軍兵種的比例也將發生變化,天軍、空軍的比例將逐漸增大,陸軍的比例將縮減。海軍中深海潛艇的比例也將加大。軍隊人員的知識結構,必須要與高技術的裝備水平相適應。軍隊的文化水平將大大提高,工程科技人員的比例將增大。軍隊人員要有高度的政治覺悟,高度的組織紀律性,堅強的體魄,嫻熟的軍事技能,能吃苦耐勞,克服困難,堅韌不拔,具有獻身精神。軍隊有良好的訓練水平和科學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