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傾聽
在人際交往中,傾聽是對別人的尊重和關注。一心一意地聽別人講話,是你所能給予別人的最有效的,也是最好的恭維。一個善於傾聽的女人無論走到哪裏都會受到歡迎,一個不善於傾聽的女人則可能到處碰壁。雖然,這一道理我們人人都懂,可是現實中,卻並不是人人都能成為受歡迎的人。原因何在呢?
這是因為,在內心裏,人們總是認為自己的聲音才是最重要的、最動聽的,並且人人都有迫不及待地自我表現的願望。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好的傾聽者自然會成為最受歡迎的人。上帝給了我們兩隻耳朵,卻隻給了一張嘴巴,就是希望我們能多聽少說。可是通常情況下,並不是人人都能理解這一點,能理解這一點也不一定能做到這一點。
美惠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某旅遊景區上班。在學校時美惠讀的是文秘專業,所以對旅遊業感到十分陌生。
剛去景區報到時,縣旅遊局局長語重心長地對美惠說:“你剛畢業,在學校發表了不少文章,到景區後可以發揮你的專長,多為景區發展及管理出出點子,多寫些旅遊宣傳方麵的文章。同時要虛心學習,不懂的地方要多請教領導、同事。做到多聽,多學,多思考,多做事,隻有這樣才能有所進步。”
當時,旅遊開發在那個山區縣城還剛剛起步。縣旅遊局成立接待站對景區進行管理,接待站站長姓廖。為了使美惠能盡快適應景區管理,她被廖站長安排到票務部工作。那時,景區管理範圍不大,前來參觀的遊客也不多。每天早晨,美惠的任務是打掃衛生,然後開始上班。廖站長每天會到票務部檢查工作。他是個熱情的人,也是個善談的人。每當別人遇到困難時,他總是及時幫忙解決。但是他也有缺點。有時交辦一件事情,本來三言兩語就可以說完的,他卻要仔細地交代,生怕別人不清楚。對待下屬也是比較嚴厲的。這個廖站長最大的缺點就是固執。對於一件事情的看法,如果有人的意見和他相左,即使他的觀點是錯誤的,他也要和人爭個高低,死不認輸。所以在單位裏,能夠和站長處得來的人很少。
但是美惠和廖站長卻能相處得很好,站長對美惠也很信任。原因很簡單,美惠尊重他,多聽多做少評論。每當站長談論時,美惠總是認真地聽他講話,從不插話。在他談論過程中,了解他的觀點意圖,然後按照他的意圖,努力把事情做好。如果他安排的任務確實無法落實,美惠也不急於表態,等他冷靜後才單獨和他交談,使他改變自己的觀點。尤其在有他人在場時,更不和他爭執,提出反對意見。美惠非常清楚一個道理,那就是每個領導都有自尊,當你讓領導下不了台時,你做得再好,領導也會對你有看法的。
在後來的工作中,美惠接觸了幾任景區領導,也深得他們的信任,重要原因之一在於她認真傾聽。同時她在傾聽中也學到了很多知識和做人的道理。由於美惠一貫工作出色,加上深得上級的喜愛和信賴,不多久,她就被調到了省旅遊局做接待處處長了。
美惠作為一個年輕貌美的女性,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她卻沒有一般年輕女孩所有的自負和任性,而是懂得放低姿態,虛心學習,冷靜處事,更多的時候是做一個好的傾聽者。這樣的交際方式,使她贏得了比別人更多的鍛煉和升遷機會。
可見,認真傾聽是增進領導對你的信任的加速劑。而最重要的是當一個人學會傾聽時,她的心胸也會變得寬廣起來,腳下的路也會越走越寬。
當然,傾聽的好處遠遠不止這些。
(1)傾聽可以解除他人的壓力
當一個人有了心理負擔和心理疾病的時候,他總是願意把自己心中的煩惱向一個好的傾聽者去訴說,以尋求解脫的辦法。而在這時傾聽者對傾訴方表示出體諒的心情,比如說適當地插入“我理解你的心情,要是我,我也會這樣”之類的話語,這樣一來,對方會感到你對他的心情是理解的,你們的交談就能夠融洽地進行,你的勸告也容易生效。
(2)注意傾聽別人講話會給人留下非常良好的印象
在小說《傲慢與偏見》中,伊麗莎白在一次茶會上專注地聽著一位剛剛從非洲旅行回來的男士講非洲的所見所聞,幾乎沒有說什麼話,但分手時那位紳士卻對別人說,伊麗莎白是個多麼善言談的姑娘。
(3)傾聽可以讓我們收獲更多
傾聽是一個信息收集的過程,它可以讓我們學到更多的東西,更好地了解人和事,豐富的知識可以使自己變得更聰明。
善於傾聽是人際交往中的一種手段,看似是一種靜止的狀態,實際上卻蘊涵著豐富的信息,它就像樂譜上的休止符,運用得當,則含義無窮,真正可以達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懂得傾聽的人,不僅容易交到朋友,也有助於了解真相,充實自己。當然,傾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是因為不僅要控製自己想表達的欲望,還要表現得對別人的述說感興趣。
女人要想成為一個傾聽高手,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