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騰接到詔書後猶豫不決,連夜與長子馬超、侄兒馬岱等商議對策。馬岱極力勸阻他不要應詔入京。馬岱說: “叔叔,千萬去不得,曹操假借皇帝的名義,下詔書給你,完全是心懷叵測,叔叔此次若應詔前往,恐怕會中他的奸計,屆時必定凶多吉少。”
馬超聽後,氣憤地說: “曹操太狡猾了,他打著皇帝的名義召您去,不去恐怕會招致違抗君命的罪名。不如將計就計,趁此時機進軍許昌,尋機殺死曹操。”
馬騰市又衡再三,決定讓馬超留守西涼,自己帶領次子馬休和侄兒馬岱,率五千兵馬趕赴京城。
馬騰到達京城許昌後,派人暗中與曹操的侍郎黃奎聯絡,密謀殺掉曹操。不料,機密被黃奎的妻弟苗澤得到,密告了曹操。曹操正愁找不到除掉馬騰的理由,便搶在馬騰動手之前,調兵遣將,將馬騰及黃奎等人一起抓獲斬首。
)3.懸梁刺股
[釋義]懸梁:把頭發拴在房梁上:刺股:用錐子紮大腿。比喻學習、讀書刻苦。
[出處]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宋·李昉等《太平禦覽》
[例句]他在學術上的成就不是偶然的,在他年輕的時候,就有一種懸梁刺股的頑強學習精神。
[故事]“懸梁”說的是漢朝人孫敬的故事。孫敬從小就十分好學,但因家境貧寒不能入學讀書,便隻好在家自學。
孫敬勤奮好學,非常喜歡讀書,從早到晚,很少怖息,經常讀到深夜,即使已經十分疲倦,也不休息。
但是,夜間讀書時間太久,難免會打盹,影響學習。為了避免打瞌睡,他想出了一個很特別的辦法。他找來一根繩子,一頭係在房梁上,一頭綁在自己的頭發上。這樣,當他讀書疲勞打盹的時候,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拉疼頭發,使他清醒過來,然後繼續讀書學習。
由於孫敬學習刻苦,成績很大,後來成為一個很有學問的人,是漢代著名的政治家。
“刺股”講的是戰國人蘇秦的故事。早年,蘇秦在齊國拜極有才學的鬼穀子為師。蘇秦學成後下山,外出闖蕩,決心謀取一官半職,但是走了
許多國家都末被任用。兩年後,狼狽不堪的蘇秦隻好回到家中。家裏人見他如此落魄,都不理他,認為他不務實,是個遊手好閑的人。
但是,蘇素並末灰心,而是暗暗發誓,將來一定要出人頭地。從此蘇秦用功讀書,常常徹夜不眠。有時讀到半夜實太困了,眼睛也睜不開了。這時,他就拿起一把大錐子,朝自己的大腿上猛刺,隨著一陣陣鑽心的疼痛,他立刻就睡意全無,又捧起書讀下去。經過一番苦讀,蘇秦掌握了豐富的知識,天文、地理、醫藥、軍事、古今法令、各國概況均熟記於胸。後來,蘇秦憑借自己出色的口才與智慧,使燕、趙、韓、魏、齊、楚六國的國君歃為盟,聯台起來抗秦,蘇秦被封為“縱約長”掛六國相印,掌握聯盟之事。
蘇秦掛六國相印榮歸故裏,所到之處均受到盛情款待,鄉親及家裏人更是誠惶誠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