遽伯玉見顏闔不住地點頭,便又舉了一個例子: “一次我乘馬車外出,看見一隻螳螂張開雙臂站在路中間,不顧車輪正朝它滾去,想憑自己的力量阻止車輪前進。它不知道自己的力量根本不能勝此重任,結果當然被車輪輾得粉身碎骨。螳螂之所以被輾死,是因為它自不量力。如果你也自不量力,想去疏導蒯瞆,恐怕也要落得個與螳臂當車一樣的下場。”(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顏闔昕了,便拒絕了衛靈公的聘請,盡快離開了衛國。
後來.蒯瞆因為鬧事而被人殺死了。
)3.同甘共苦
[釋義]甘:甜。一同享受歡樂,一起承擔圃苦。比喻同歡
樂,共患難。
[出處]漢·劉向《戰國策·燕策一》
[同義]患難與共 休戚與其
[反義]鉤心鬥角 分道揚鐮
[例句]在抗洪搶險行動中,軍民同甘共苦,並肩戰鬥,譜寫了軍民魚水情的新篇章。
[故事]戰國時,齊國乘燕國國內混亂,出兵伐燕,把燕國打得大敗。戰後,燕國太子姬平繼承了王位,史稱燕昭王。
麵對這樣一個爛攤子,燕昭王真的感到束手無策,不知怎麼治理才能恢複國力,富民強國,複仇雪恥。
一天,他聽說郭隗善出點子,很有計謀。於是趕緊派人去請來了郭魄,誠懇地對他說: “我們燕國地域狹小,力量單薄,我想攏到賢能的人來幫我治理國家,盡快使國家昌盛起來。你有什麼辦法?”郭隗告訴燕王說: “辦法的確是有的,您誠心地選拔人才,並且親自去登門拜訪,那麼天下的賢士就會聚集到燕國來。”“那我該先找誰才好呢?”郭隗回答: “您就先重用我這個本領平平的人吧。大家見您對我都如此重用,那麼本領比我高的人還怕不來燕國為您效力嗎?”
燕王於是拜郭魄為師,經常向他請教,還特地為他修造了一幢華麗的住宅。
燕昭王真心求賢的消息很快傳開了,一些有學問、有才能的賢士都向燕國奔來。如樂毅、鄒衍、劇辛等都紛紛來到燕國,盡心盡力地為燕昭王謀劃。燕昭王十分高興,都委以重任,並關懷備至。無論誰家有婚喪嫁娶等事,他都親自過問。
就這樣,他與百姓同享安樂,共度苦難二十八年。終於把燕國治理得國富民強,受到舉國上下的一致擁戴。
燕昭王一看報仇的時機已到,就派樂毅為上將軍,會同秦、楚、韓、魏、趙等國,一起攻打齊國。
齊國大敗,齊王也被迫逃離都城。燕軍攻陷齊國的首都臨淄,掠走全部珍寶,燒毀宮室宗廟,終於洗雪了從前被齊國打敗的恥辱。
)4.痛定思痛
[釋義]痛:痛苦;定:安定。痛苦平靜之後,回想當時所受的痛苦。含有吸取教訓、警惕末來的意思。
[出處]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例句]事故已經發生,痛定思痛,該好好分市斤原因,吸取教訓,以免再發生類似的事故。
[故事]元軍把金消滅後,便舉兵攻打南帛。南帛皇帝在主和派的把持下,步步妥協、退讓。公元1275年,元軍兵逼南宋都城臨安城下,朝廷上下亂作一團。
為了緩解這危急的局勢,同時更為了探視元軍的實情,以便找出挽救國家危亡的計謀,文天祥毅然辭去了右丞相的職務,以資政殿學士的身份前往元營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