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濫竽充數

[釋義]濫:與真實不符:竽:一種簧管樂器。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人群裏冒充有本領的人。有時也用於自謙。

[出處]戰國·韓非《韓非子·內儲說上》

[同義]魚目混珠

[反義]名副其實 貨真價實

[例句]在這些所謂的精英人才中,有不少是濫竽充數的。

[故事]戰國時期,齊宣王喜歡聽人吹竽,尤其喜歡聽許多人在一起合奏,所以他派人四處尋找善於吹竽的人,組成了一支三百人的樂隊。齊宣王給這些人很高的俸祿,還賞賜給他們一些東西。

當時,有一個姓南郭的人,人稱南郭先生,他整日遊手好鬧,不務正業,聽說齊宣王給吹竽樂師的待遇很好,就一心想混進那個吹竽的隊伍。他四處求人向齊宣王推薦自己,還親自麵見宣王,向他吹噓自己是一名了不起的樂師,又把齊宣王捧了個不亦樂乎,於是就被編入了吹竽的隊伍。

但可笑的是,南郭先生對吹竽根本是一竅不通,他也懶得花心思現學。每當樂隊給齊宣王吹奏的時候,他就混在其中,學著別的樂工的樣子,搖頭晃腦,東搖西擺地“吹奏”而且還顯得格外認真:雙手緊緊捧著竽,雙目微閉,嘴唇微微抖動,一副陶醉其中的樣子。其實,他一點聲音也沒吹出來,隻不過誰也沒有發現。就這祥,南郭先生在樂隊中混了好多年,不但沒有露出絲毫破綻,還和別的樂工一樣受到優厚的賞賜。有時,齊宣王見他如此賣力,還特別地賞賜他,他就更得意了,以為自己永遠可以不費力氣過著舒適的生活。

後來,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王即位,齊湣王也喜歡聽人吹竽。不同的是,他不喜歡昕合奏,而喜歡聽獨奏,他吩咐三百個樂師一個一個單獨吹給他聽。

南郭先生一聽到這個消息就嚇得六神無主,心想,這回混不下去了,丟飯碗是小事,要是齊湣王知道他連聲都吹不出來,還不要了他的小命。所以,趁著還沒輪到他,南郭先生丟下那枝混飯吃的竽,逃之夭夭了。

)2.勞苦功高

[釋義]勞苦:勞累辛苦。指出了很大的力氣,立下了大功。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反義]勞而無功 徒勞無益

[例句]刑警們為了抓獲這個大毒販,曆盡了千辛萬苦,可謂是勞苦功高。

[故事]秦末,劉邦與項羽分兵兩路向秦都城攻去,劉邦率先占了秦朝都城成陽,派兵去駐守函穀關。不久之後,項羽率軍也到了函穀關。他聽說劉邦攻下成陽,非常生氣,於是他的謀士範曾為他出了一條計策,讓他在鴻門舉行宴會招待劉邦,乘機把他殺死。

項羽的軍力遠遠超過劉邦的軍力,如果他們起了衝突,劉邦很可能就會失敗。項羽的叔父項伯,是劉邦手下謀士張良的朋友,張良曾經救過他的命,他怕張良同劉邦一起送死,就乘夜趕去報信,張良把項伯介紹給劉邦,經過劉邦熱情接待和請求,項伯答應暗中幫助劉邦。

第二天,劉邦帶著張良、樊噲及一百多隨從來拜會項羽,又對項羽表現得十分順從,項羽殺劉邦的心便淡了下來。範曾看見很著急,暗中讓項羽的堂弟項莊以舞劍助興為名刺殺劉邦。項莊的劍屢次在劉邦麵前刺過,項伯見了很擔心,便也借助興之名,拔劍起舞,用身體掩護劉邦。

張良看到這種情況,便借機到門外找到了樊噲,並把席上情景告訴了他。樊噲聽後怒發衝冠,一手握劍,一手拿著盾牌,衝進了營門。

項羽見到了樊噲,立刻把手按到劍上,挺起上身問道: “你是什麼人。”樊噲答道: “我是沛公的參乘樊噲。”項羽這才放下劍把,說: “真是一個壯士啊!賞他一杯酒。”隨從聽後,連忙端上一大杯酒,樊噲也不客氣,拿過來一飲而盡。項羽又賞了他一隻豬肘。樊噲先把盾牌放在地上,然後把豬肘放在盾牌上,拔出劍,一塊一塊切著吃。項羽對此十分欣賞,又問他還能不能喝酒。樊噲道: “我連死都不怕,還在乎區區一杯酒嗎?我還有幾句話奉勸大王:從前殘暴的秦王像猛獸一般,殺人惟恐不多,處罰人惟恐不重,所以天下的人都反對他。楚懷王跟起義的將領們約定說: ‘誰先攻破秦都成陽,就立誰為王’。而今沛公先攻破秦軍,進入成陽後,城裏一絲一毫的東西都不敢動,而是等待大王的到來,他又派兵函穀關,用以防備其他隊伍入侵。沛公這樣勞苦功高,不但得不到賞識,大王反而聽信小人的話,要殺有功之人,這是在走秦滅亡的老路啊!”項羽聽後無言以對,打消了殺劉邦之心。

在席間,範曾多飲用眼睛暗示項羽動手,項羽都裝作沒看見。後來劉邦就借著酒醉返回了漢營。

)3.老牛舐犢

[釋義]舐犢:舔小牛。老牛愛小牛犢,常舔小牛。比喻父母對子女的愛。

[出處]南朝·宋·範曄《後漢書·楊彪傳》

[同義]舐犢情深

[例句]王大爺老牛舐犢似的撫摸著剛剛大病初愈的小孫子。

[故事]楊修,三國時曹操手下的主簿。他才思敏捷、聰明至極,很會猜曹操的心思。有一次曹操家中修花園,竣工後家人請曹操來看,曹操看過,也沒表什麼態,隻是在門上寫了一個“活”字,然後就走了。家人十分不解,楊修便告訴他們: “很明顯嗎!你們看, ‘門’內加‘活’不是‘闊’嗎?曹丞相是嫌園門太大了!”家人把園門改小了,曹操很滿意。可是後來曹操知道是暢修猜透了他的心思,便覺得很不高興。又有一次曹操想測驗曹丕與曹植的才幹誰高誰低,於是派他倆走出鄴城,暗中卻吩咐守城的官吏不準放他們出城。曹丕被擋了回來。曹植聽了楊修的主意,對守城官吏說: “我奉丞相之命出城,誰敢攔我我就殺了他!”於是官吏便放他出城了。曹操開始很高興,但後來聽說是暢修的主意,不禁大怒。加上楊修屢次猜中他的心思,就決定找機會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