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開門揖盜
[釋義]揖盜:向盜賊作揖行禮。打開大門,把強盜請進來。比喻引來壞人,招來禍患。
[出處]晉·陳壽《三國誌·吳書·孫市又傳》
[同義]引狼入室
[反義]拒敵於外
[例句]把市場上虛虛實實的內情都告訴了他,這不是成了開門揖盜麼!
[故事]東漢末年,孫策占據江東~帶,自成一家,勢力越來越大。
吳郡太守許貢看出了孫策的打算,便暗中寫了一道奏表,派人過江送給漢獻帝。奏表的內容主要是說孫策重兵在握,應盡早調回京城。若繼續讓他留在外鎮,必成禍患。不料,送信的人被孫策部署的江防將士捉住,奏表也被搜出交給了孫策。孫策打開奏表~看,頓時大怒,令人把許貢抓來,立即處以絞刑。
許貢死後,他的三個門客流落民間,決心尋找機會為許貢報饑。一天,他們聽說孫策到丹徒的西山打獵,便跟蹤而來。孫策乘馬追逐一頭小鹿,興致很高,不覺把隨從都拋在了後邊。冷不防,暗中埋仗三個門客突然躍出,舞馬張弓向他襲擊。孫策毫無防備,臉上中一箭,鮮血不斷地流淌出來。他稍一愣神的時候,手中的寶劍又被擊落到地上。孫策隻好一手捂著流血的臉,一手拿弓抵抗,忍痛且戰且走。正在危急的關頭,孫策的隨從們趕來了,將許貢的三個門客殺死。
回到府中,孫策的箭傷竟一日重似一日。臨死前,他把長史張昭等人叫到席邊,囑咐他們好好輔助孫權爭天下。最後,孫策把印綬交給弟弟說: “如景說帶領江東的人馬,決策於兩陣之間,與天下抗衡,弟不如我;而任用賢能使其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弟。”孫市又故聲痛哭,跪地接過了印綬。
孫策死後,孫權十分悲痛,多日閉門謝客。張昭見了,十分懇切地勸孫權說: “現今奸邪作亂的人互相爭奪,豺狼當道,您如果隻顧哀悼兄長,講究禮節,而不去考慮大事,這豈不是‘猶開門而揖盜’?”就是說,這樣做就好像打開門請強盜進來一樣,豈不是自招禍患?
張昭的話使孫權從極度的哀傷中警醒過來,他換上了衣服,騎馬與張昭一起去巡視軍營,謀劃爭奪天下的宏圖大業。
)2.刻舟求劍
[釋義]舟:船;求:尋找。在劍落水的船身上刻上記號,再去找劍。比喻方法不當,不知情況已經變化。
[出處]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察今》
[同義]契船求劍 按圖索驥 膠柱鼓瑟
[例句]我們要牢記刻舟求劍的故事,從中吸取教訓,使我們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
[故事]戰國時,有個楚國人得到一棲寶劍,劍刀鋒利,裝飾華貴。他十分喜歡這柄劍,每次出門都帶在身上。
一天,這個楚國人出門辦事,乘船渡過一條大江。這條江的江麵很寬,水流也很急。當船行至江心時,一個大浪湧來,船身劇烈晃動,他一不小心,隨身攜帶的那柄寶劍便順著船舷滑落下去。他連忙伸手去抓,但是已經來不及了。他隻好眼睜睜地看著心愛的寶劍滑入江中,一轉眼,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這可怎麼辦?楚國人舍不得寶劍,又不敢跳到江水中打撈,急得他搓手頓足,不知如何是好。同船的其他人也都感到很遺憾,說了許多安慰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