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雞犬升天

[釋義]比喻一個人得了勢,與他有關係的人也都跟著沾光。

[出處]晉·葛洪《神仙傳·劉安》

[例句]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自從他得勢之後,他的那些狐朋狗友也都神氣起來。

[故事]漢高祖劉邦的孫子劉安,被封為淮南王,他無心政事,一心修道,門下養了很多的方士,還編寫了《神仙傳》八卷,專門論述成仙得道及煉丹點金之術。

傳說,有一天劉安家門前來了八個鶴發童顏的老翁,他們要麵見劉安,並說自己精通仙術。劉安得到稟報,就吩咐看門人出點難題,試試他們的本事。於是看門人便對這些老翁說: “我們王爺需要的人才有三等:第一等人要會長生不老的仙術,第二等人要有廣博的學識,第三等人是勇猛的武士,我看你們都這麼老了,沒什麼用啦,還是快回家去吧!”沒想到這些老翁紛紛說道:“嫌我們老,那就變小好了。”話音剛落,看門人麵前出現了八個十幾歲的小孩,看門人大吃一驚,飛快地跑回去報告給劉安,劉安知道是仙人到了,連忙跑出去迎接。

劉安把八位仙人迎入府中,請他們坐在金玉椅上,奉獻上美酒佳肴,然後焚香跪拜。一眨眼,八位仙人由兒童又變成了老翁。他們對劉安說:“你有什麼要求,說管說吧。”劉安連忙答道:“我想學煉製仙丹的法術。”仙人們說:“這有何難,我們傳授你丹經三十六卷,你依法就能煉出仙丹。”經過一段時間的煉製,仙丹煉好了,為了試驗仙丹是否靈驗,劉安與八位仙人一起登上高山,他卷重地禱告了一番,然後把仙丹吃了下去。過了一會兒,他就覺得身體漸漸變輕,一點點升上天空,最後竟與八位仙人一起騰升而去。在他們站立過的山頂上,留下了十八個清晰的腳印。

劉安家的院子裏殘留了一些煉製剩下的仙丹,這些仙丹被劉家的雞狗當食物吃了下去,結果這些雞狗也都飛上了天空,升仙而去。於是,人們就都紛紛傳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句話。

)2.疾風知勁草

[釋義]隻有在猛烈的大風中,才能發現哪些是堅韌不拔的草。比喻在極圃難的時候,才能顯示出一個人的堅強意誌。

[出處]南朝·宋·範曄《後漢書·王霸傳》

[同義]烈火真金

[例句]疾風知勁草,通過這場激烈的戰鬥,看出他是一位意誌堅強的好同誌。

[故事]疾風知勁草指的是猛烈的狂風刮過才知道隻有堅韌的草是無法刮倒的。這句話是東漢光武帝劉秀說出來的。

西漢末年,王莽篡政,大肆捕殺漢室宗親,當時引發了全國性的暴動,漢朝宗室劉秀也乘機起兵。有一次劉秀的部隊經過潁陽,有一個名叫王霸的人前親投軍,劉秀聽說王霸是個很有誌氣很有能力的人,就收留了他。

從此,王霸對劉秀忠心不二,隨著他南征北戰,立下了許多的功勞,在昆陽的戰役中,他一舉擊潰王莽40萬大軍,劉秀對他更加的看重,任命他為功曹令史。

後來,王霸的父親生病了,王霸為了回家照顧父親,就辭別劉秀,回家侍奉父親。有一次劉秀率兵路過王霸家鄉,特地去看望他,這使王霸感激涕零,就再一次離家追隨劉秀。

有一段時間,劉秀在軍事上不很順利,為了躲避已稱帝的同族劉玄的迫害,就請命去河北作戰。在河北,交戰頻繁又不能取勝,他們的處境十分危險,缺少糧草,軍心不振,許多人對劉秀失去了信心,害怕危險,都偷偷跑了,與王霸同時來投軍的人也都走光了,隻有王霸始終如一地跟隨劉秀,劉秀看著王霸又是感動又是感慨,動情地說: “穎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努力!疾風知勁草。”

王霸與劉秀關係愈加緊密。在邯鄲附近,突遭敵兵奇襲,王霸奮勇護衛劉秀,使劉秀脫離了險境。後來劉秀建立了東漢政權,自己做了皇帝,他更加信任王霸,一再升他的官職,而王霸也不負劉秀所望,盡職盡責地鞏固東漢的政權。

)3.家徒四壁

[釋義]徒:隻,僅。家中隻有四麵牆壁。形容極其貧圃,一無所有。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同義]家貧如洗 四壁蕭然

[反義]家給人足

[例句]在舊社會,勞動人民極其貧圃,許多人家徒四壁,一無所有。

[故事]司馬相如,西漢時著名的辭賦家,他的《子虛賦》、《上林賦》都是大賦中的名篇,但他年輕的時候家境卻十分貧困,他曾在梁孝王府上當過小官吏,梁孝王死後,他回成都老家閑居,生活更加困頓。

當時,成都附近的臨邛縣縣令是王吉,他很欽佩司馬相如,就主動和司馬相如交往,一起來談論辭賦文章。在臨邛縣裏有一戶非常有勢力的人家,主人是卓王孫。卓王孫見王吉如此禮遇司馬相如,便也想同他交往。於是他準備了一場盛宴親邀請司馬相如。開始時司馬相如並不想參加,但是後來連王吉也親自來請他,他就隻好去了。 到了卓王孫家,司馬相如的風度舉止立刻令所有賓客傾倒,受到大家的歡迎。席間賓客們邀請司馬相如彈琴,刊馬祖如推辭?不過,一曲天籟般的古琴彈奏,繞梁不絕,讓所有賓客驚歎不已。這悠揚的琴聲也驚動了內宅中卓王孫的女兒卓文君。她循聲見到了風流儒雅的司馬相如,立刻心動不已。司馬相如也早就知道卓文君是當地有名的才女。如今一見更加驚為天人,對她一見傾心。於是便信手彈了一曲《鳳求凰》表明心跡。卓文君聽後,又歡喜又害羞,臉一紅飄然而去了。

雖然,司馬相如與卓文君互相愛慕,但是卓王孫卻不能容忍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貧窮的書生。兩人為此很苦惱,最後卓文君決定拋棄蒂華富貴與司馬桕如一起相守。於是兩人約好時間私奔了。來到了司馬相如的家,卓文君一看真是一貧如洗,家裏除了四麵牆之外,幾乎什麼都沒有,可謂是“家徒四壁”。但卓文君並沒有因此而嫌棄司馬相如,依然一心與其相守。為了生活,卓文君賣掉了自己的首飾,回到臨邛縣開了個小酒館,卓文君當壚賣酒,生意還算興隆,二人日子雖清苦,但很幸福。

卓王孫雖責怪女兒,但他不願看到自己的女兒整日在街上拋頭露麵,於是就開始接濟他們。

)4.價值連城

[釋義]連城:連廄一片的許多城池。價格值許多座城池。形容物品極為珍貴。

[出處]戰國·韓非《韓非子·和氏》

[同義]無價之寶

[反義]一文不值

[例句]由於清政府的無能,八國聯軍攻占北京後,抱走了許多價值連城的文物。

[故事]春幣火的時候,楚國有一個叫做卞和的人。他在荊山發現了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於是,便決定將這塊璞玉獻給楚厲王。

當卞和親自將這塊璞玉貢獻給楚厲王後,楚厲王和大臣們相互傳看。大臣們看來看去,看了半天,認為它不過是一塊普通的石頭罷了。楚厲王對大臣們的說法有所懷疑,便請來專門的玉匠進行評估,可是連玉匠也認為它隻是一塊石頭。這時,楚厲王表現得非常生氣,認為卞和在欺騙自己,於是,便給卞和定下一個欺君的罪名,並)悔其左腳砍掉了,作為懲罰。

後來,楚厲王死了,楚武王繼承了王位。於是卞和又將先前翌那塊璞玉貢獻給了楚武王。卞和心想:武王一定和厲王不一樣,他是一個眼光高明的人,一定會識得這個寶玉人,但事情卻不像卞和想得那樣,武王和大臣們還是把那塊璞玉當做是一塊石頭,於是,卞和又因同樣的罪名而被砍掉了右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