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王得到消息後,很著急。正巧秦國的使者陳軫出訪到齊國,齊王就請他去見昭陽,說服他放棄攻打齊國的念頭。

陳軫見到昭陽,並沒有立即說明來意,而是給他講了下麵一則故事:

戰國時,楚國有個貴族在祭祀了祖先之後,把祭祀用的一壺灑賞給為他做事的幾個人喝。可是人多酒少,大家都喝是不夠的,如果給一個人喝,邡就能喝個痛快。於是其中一個人提議:

“我門每個人都在地上畫一條蛇,誰第一個畫完,這壺酒就歸誰。”大家認為這個主意不錯,便一致讚同。

於是大家趕忙畫起來,其中一個比較擅長畫畫的人幾筆就勾畫出一條很生動的蛇,他拿過酒壺準備喝酒,但他看其他幾個人仍手忙腳亂地畫著,便想趁機顯示一下自己的本事。於是他一手提著酒壺,一手拿著筆又在地上畫起來,嘴裏還得意揚揚地嚷道: “我還要給蛇畫上幾隻腳呢!”可就在他畫蛇足的時候,另一個人已經把蛇畫好了,並奪去了酒壺,還衝他喊道: “蛇本來就沒有腳,你怎麼能硬給它畫上腳呢?這酒歸我了。”說著,就把酒喝了。這個畫蛇添足的人不但沒有喝到酒,還受到了大家的嘲笑。

陳軫講完故事後又說: “將軍打敗了魏軍,得了八座城池,立下了赫赫戰功,楚國人人都知道將軍打了勝仗。現在將軍又要討伐齊國。我認為,即使將軍打敗了齊國,官也不會升得更高了。而萬一打了敗仗,反而是前功盡棄,這不就等於是‘畫蛇添足,嗎?”昭陽昕了陳軫的話,覺得很有道理,便沒有貿然進攻齊國,而是領兵回國了。

)6.諱莫如深

[釋義]諱:隱瞞;深:重大。原指事情嚴重,因而隱瞞不說。現指事情隱諱得很嚴密,怕別人知道。

[出處]戰國·榖梁赤《榖梁傳·莊公三十二年》

[同義]守口如瓶

[反義]和盤托出 直言不諱

[例句]王探長對這個案件的細節諱莫如深,拒絕回答記者的任何提問。

[故事]春秋時,魯莊公有好幾個妻妾。他的妻子哀薑沒有生育,於是她的妹妹叔薑跟著嫁給莊公,並生了一個兒子叫啟。哀薑與莊公感情不好,而與莊公的庶兄慶父私通。

莊公最寵愛的是孟任。孟任生了一個兒子叫般,莊公一心想使公子般繼承君位。莊公的小妾成鳳,也生了一個兒子叫申。成鳳希望申能繼承君位,就請魯莊公的弟弟季友幫忙。但是季友認為,公子般的年齡比公子申要大,按理應由公子般繼位,就沒有答應成鳳的請求。

不僅是莊公的妻妾想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君位,就是莊公的庶兄慶父也想繼位,並且得到了莊公的庶弟叔牙的支持。庠公病重時就問過叔牙,他死後由誰繼位最合適,叔牙就向他推薦慶父這當然不合莊公的心意,接著他問季友,季友表示,願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扶植公子般繼位。

莊公死後,季友設計毒死了叔牙,準備立般為國君。正巧這時公子般的外祖父也病逝,他前去吊喪。慶父認為這是奪君位的好時機,就派養馬人把公子般殺了。季友得此消息後,知道慶父也不會放過自己,便逃到陳國去了。

莊公的妻子哀薑見般已死,就慫恿慶父繼位。可是慶父考慮到還有公子申和啟,自己繼位還不是時候。由於申年長,難以控製,啟才八歲,又是哀薑女末妹生的,便立啟為國君,這就是曆史上的魯閔公。

過了兩年,慶父把閔公殺了,準備自己做國君。可是人們見他太殘暴,便紛紛反對。慶父最終隻好逃往齊國。

孔子在《春秋》中有對這段曆史的記載。他隻是輕描淡寫地說,莊公死的那年,公子般死去,後來慶父到齊國去了,但孔子沒說慶父是殺國君逃到齊國去的。孔子認為,這件事情重大,如實記載會傷臣子之心,所以便隱瞞起來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