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滄海桑田

[釋義]滄海:大海。大海變成農田,農田變為大海。比喻事物起了極大的變化。

[出處]晉·葛洪《神仙傳·王遠》

[同義]白雲蒼狗,滄桑之變

[例句]幾位離開祖國五十多年的台胞,看到祖國發生的巨大變化,不禁發出滄海桑田的感歎。

[故事]傳說,從前有兩個仙人,一個叫王遠,一個叫麻姑。一次,他們相約一起去蔡經家飲酒。

等到了約定的那天,王遠在一批乘坐麒麟的吹鼓手和侍從的簇擁下,坐在五條龍拉的車上,前往蔡經家。隻見他戴著遠遊的帽子,掛著彩色的綬帶,佩著虎頭形的箭袋,真可謂是威風凜凜。

王遠一行降落在蔡經家的庭院中後,簇擁他而親的那些人便全部隱沒了。接著,王遠和蔡家的成員互相致意後,便獨自坐著等麻姑的到來。

王遠等了好久也不見麻姑的身影,便向空中招了招手,吩咐使者去請她。

過了一會兒,使者在空中向王遠稟報說: “麻姑命我向您致意,她說,此刻她正奉命巡視蓬萊仙島,要稍待片刻才能來。”

王遠微微點著頭,便耐心地等著。沒過多大一會兒,麻姑便來了。她看上去似人間十八、九歲的漂亮姑娘,留著一頭長到腰間的秀發,衣服上麵繡著美麗的花紋,光彩耀目。

麻姑和王遠相互行禮之後,王遠便吩咐開宴。席間,麻姑對王遠說: “自從接受天命以來,我已經親眼見到東海三次變成桑田。剛才到蓬萊,又看到海水比前一時期淺了一半,難道它又要變成陸地了嗎?”

王遠歎息道: “是啊,聖人們都說,大海的水在下降。不久,那裏又將揚起塵土了。”

宴飲完畢,王遠、麻姑各自召來車駕,升天而去。

)2.差強人意

[釋義]差:稍微地,比較地;強:振奮。原指還算能振奮人心。現形容幕人或幕事還不錯,還能使人滿意。

[出處]南朝·宋·範曄《後漢書·吳漢傳》

[例句]王明這次考試成績不算很好,但和以前比起來,還算差強人意。

[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東漢時期。那時候,在南陽有個叫吳漢的年輕人。為人極其忠厚樸實,平時很少說話,但他卻喜歡和天下的豪俠義士們打交道。

那時,正好趕上王莽篡權,戰爭頻繁不斷,百姓生活顛沛流離。吳漢也不得不逃亡他鄉。後來,他來到了漁陽這個地方,並以販馬為生。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投奔了劉秀。開始之時他並不引人注意,隻是後來在戰鬥中別的將領見他十分英勇,又有智謀,便常在劉秀麵前誇獎他。於是劉秀開始有意識和他交往,漸漸了解到吳漢的為人,並開始重用他。

得到劉秀的賞識之後,吳漢可以說是更加赤膽忠心了。在他的大力幫助下,劉秀輕而易舉地消滅了王郎的割據勢力,並且鎮壓了許多次的農民起義,這些都為東漢政權的最終建立奠定了堅

由於在戰鬥中吳漢屢建奇功,戰績卓越,在劉秀稱帝之後,他被任命為大司馬,並且被劉秀封為“廣平侯”。

有一次,劉秀打了敗仗,心裏麵十分生氣。就連朝中的大臣們各個也都是愁容滿麵。

這時,吳漢卻在軍營中帶領將士們檢查刀槍,準備進攻的武器。劉秀聽說此事之後,立刻愁容消逝,不禁由衷地讚歎道:“吳將軍真可謂是差強人意,所作所為,一舉一動都真是振奮人心啊!”

)3.乘人之危

[釋義]乘:趁著。趁別人有危難的時候,去要挾、侵害人家。

[出處]南朝·宋·範曄《後漢書·蓋勳傳》

[同義]落井下石

[反義]雪中送炭

[例句]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乘人之危,趁市幾大肆侵略中國,掠走了大批財物。

[故事]東漢時期,有一個叫蓋勳的人,智慧超群,為人正派,剛正不阿。因此,被舉為孝廉,當上了郡太守的主要屬官——長史。當時,蓋勳所在的郡屬涼州刺史梁鵠管轄,而梁鵠又是蓋勳的好朋友。梁鵠在政務上有什麼疑難,常向蓋勳請教。

當時,受涼州刺史管轄的武威太守橫行霸道,幹盡了壞事。他倚仗著朝廷中有後台,貪贓枉法,魚肉百姓,弄得老百姓怨聲載道,對他是恨之入骨,但卻又敢怒不敢言。

然而,梁鵠手下有個從事叫蘇正和,他不畏強霸,敢於碰硬,依法查辦武威太守的罪行。而且,他不看情麵,不徇私情,狠挫了那些貪官汙吏的氣焰。

不料,梁鵠生怕追查武威太守的罪行會涉及到高層權貴,牽連自己。於是,他感到焦慮不安,甚至想殺了蘇正和滅口,但又吃不準這樣做是否妥當,於是打算去找好友蓋勳商量究竟該怎麼辦。

也正巧,蓋勳與蘇正和是冤家。有人向他透露刺史將要和他商量如何處置蘇正和,並且建議他乘此機會,勸刺史殺了蘇正和,來個公報私仇。可蓋勳昕後卻拒絕說: “為個人事而殺害忠臣,是不忠的表現:趁別人危難之時去害人家,是不仁的行為。”

此後,梁鵠和他商量處置蘇正和之事時,他說: “喂養鷹鳶,要使它凶猛,這樣才能為您捕獲獵物。如今它已經凶猛了,你卻想把它殺掉。既然如此養它又有什麼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