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別開生麵
[釋義]生麵:新麵貌。比喻另外開辟新的局麵或創造新的形式。
[出處]唐·杜甫《丹青引》
[例句]韓寒的小說,構思新穎,別開生麵,中小學生乃至於大學生都喜歡看。
[故事]早在唐朝時期,有個叫曹霸的著名畫家,最擅長於畫人物和馬。他的名聲非常大,就連深居宮廷的皇帝唐玄宗也知道了。玄宗皇帝經常把他召進宮中,命他當場作畫,並時常給予他豐厚的賞賜。
由於曹霸深受皇帝的寵幸,長安城裏的王公貴族和官宦人家都大力收藏他的畫,並以此為榮耀,甚至很多人不惜以很高的價錢,來收購他的墨跡。
長安城裏的太極宮中,有一座著名的淩煙閣。劣內四壁上繪有唐朝二十四位開國功臣的肖像。這些肖像,是七十多年前著名畫家閻立市畫的。但是由於年代久了,原先栩栩如生的功臣像,現在大部分已經剝落,不僅失去了當年的風采,有的甚至難以辨認。於是,唐玄宗便召見曹霸,要他重新畫。
要重畫功臣肖像談何容易。曹霸閱讀了大量史料,對照已經暗淡模糊的功臣肖像,仔細研究琢磨,精心構思,然後揮筆繪製。經過一番苦心創作,終於使二十四位功臣的肖像重放光彩,並且以嶄新的風格展現在人們麵前。
當時的大詩人杜甫曾經寫詩贈給曹霸,其中詩中有兩句是這樣寫的, “淩煙功臣少顏色,將軍下筆開生麵。”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淩煙閣中的功臣肖像已失去了往日鮮豔奪目的色彩,但幸虧有了將軍您,是您下筆使他們重放光彩。
)5.兵貴神速
[釋義]兵:用兵:貴:可貴。用兵打仗以行動迅速最為重要。後也泛指辦事利落。
[出處]晉·陳壽《三國誌·魏書·郭嘉傳》
[例句]兵貴神速,我軍今晚一定要趕到孫莊,從敵人背後打他個措手不及。
[故事]郭嘉,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縣)人。他足智多謀,受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
曹操打敗了據有冀、青、幽、並四州的袁紹,殺了袁紹長子袁潭。袁紹的另外兩個兒子袁尚、袁熙逃走,投奔遼河流域的烏丸族首領蹋頓單於。蹋頓乘機侵擾漢朝邊境,破壞人民的正常生產和生活。曹操有心去征討他們,但有官員反對,擔心遠征之後,劉表派劉備襲擊曹操後方。
這時郭嘉對曹操說:
“烏丸仗著地處邊區,必然不會防備。我們進行突然襲擊,一定能消滅他們。若是延誤了時機,讓袁尚、袁熙喘過氣來,重新收集殘部,烏丸響應的話,隻怕冀州、青州又要不屬於我們了。而劉表他是個空談家,明知自己不及劉備,所以不會重用劉備。劉備也深知這一點,自然也不肯多為劉表出力。所以你隻管放心遠征烏丸,不要有後顧之憂。”
於是,曹操便親率大軍出征。
由於曹軍人馬、輜重太多,走了一個多月才到達河間的易城(今河北雄縣西北)。
到達了易城後,郭嘉又對曹操說: “用兵貴在神速。現在到千裏之外作戰,軍用物資多,行軍速度慢,若對方知道此情,定會有所準備。不如我們輕裝上陣,加速前進,打個敵人措手不及方能大勝。”
於是曹操又依郭嘉之計行事,親率數千精兵輕裝北進。他們翻山越嶺,直奔蹋頓所在地柳城。果然,烏丸人匆忙應戰,一敗塗地,最後,蹋頓被殺,袁尚、袁熙逃往遼東,後也被殺。
就這樣曹操消除了北方邊患。
)6.不恥下問
[釋義]不以向比自己水平或職位低下的人請教為恥辱。形容虛心求教。
[出處]春秋·孔丘弟子《論語·公冶長》
[同義]虛懷若穀
[例句]他現在已經是一個小有名氣的作家了,但他仍然不恥下問,虛心向人求教。
[故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代魯國人,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後人稱為“聖人”。
孔子為後人留下許多光輝的理論、警句,他學識淵博但卻十分謙虛,他認為:無論什麼人,包括他自己在內,都不是生下來便什麼都知道的,所以需要後天的努力學習。
一次,孔子在魯國,參加一次祭祖的典禮。在典禮上,他不時虛心地向旁邊的人詢問關於典禮的細節、禮儀、注意事項。於是就有人在嘲笑他,說他不懂禮儀,什麼都要問。孔子聽到後微笑著說: “對於不懂的事情,仔細地詢問明白,這難道不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嗎?”
又有_次,孔子的弟子問孔子: “孔文子的諡號為什麼是‘文’字呢?”原來孔文子名字叫作孔圉,是衛國的大夫,為人正直,特別聰明好學,有不懂的地方,不論旁人是何等地位都會虛心地向旁人請教,得到了當時很多人的尊敬和愛戴。他死後,就得到了一個“文”的諡號,用來說明人們對他在文化、道德、修養方麵的肯定,也是對他為人方麵的虛心態度的讚美。
孔子的弟子對這一點不甚明了,於是向孔子詢問這個問題。孔子聽後回答: “孔文子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矣。”意思是孔圉聰明又好學,而且虛心向別人請教,這個“文”字是當之無愧的,這也表現了孔子對“不恥下問”的肯定。這也被載入儒家的經典《論語》之中,世代流傳,成為了我國從古至今儒家的優秀品德之一。
)7.不合時宜
[釋義]時宜:當時的需要和風尚。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世俗風情。
[出處]宋·蘇軾《東披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