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官威(1 / 2)

來坪襄鎮時是兩個人,回去的時候卻變成六個人了,多了沈先生和他的侍衛、侍女以及一個福祥居的夥計。沈先生字清和,是宣化三年的探花,如今是宣化三十一年,他已經是個過了不惑之年的老頭子了。不過,即使是個老頭子,沈先生也是個帥氣的老頭子,在他身上依稀可見當年探花郎的俊逸瀟灑。

沈先生的侍衛叫沈陌,看上去三十歲上下,長相普通,話也不多,給人一種非常可靠的感覺。程遙和程文喻叫他一聲沈大哥,沈陌先看了沈先生一眼,才應下了這個稱呼。沈先生的侍女叫秋意,看上去和楊三姑姑差不多大,長相清秀而顯大氣,也就二十來歲。在這個時代,二十多歲的姑娘都應該已經嫁人了,不過看秋意的發飾,她似乎仍是一個姑娘。程遙和成文藝便喚了她一聲秋意姐姐。

沈先生是望山沈家的人,即使沈家少有人會入官場,可是一個傳承了五個王朝家族是自有其風流氣派的。再說,沈先生又做過關昱卿的先生,關昱卿對沈先生也很是尊重。因此,沈先生雖然是打算去鄉□□驗生活的,可是東西卻帶了不少。大到被褥琴架,小到茶盞棋子,幾大箱子東西把一輛馬車給裝滿了。

關昱卿猶不放心,還特意派了一個名叫六石的夥計跟著。待六石曉得了芸山腳和坪襄鎮之間的往來路線,他會每隔三天往返一次,好給沈先生把吃穿用度給補給齊備了。

沈先生雖然有馬車,但是程遙和程文喻坐的是牛車。牛車慢吞吞的,自然比不上馬車輕便,偏偏能指路的卻是程遙和程文喻兩人。程文喻便叫程遙坐到馬車上去,這樣一來,程遙也能指路,可以先帶著沈先生一行人回去。而他可以駕著牛車在後頭慢慢跟。程遙一個人是駕不穩牛車的。

程遙雖有些不樂意,可他也知道沈先生這種人物是不好得罪的,正想依了程文喻的意思。沈先生卻搶先說道:“無妨,我隨著你們坐牛車便是了,叫沈陌駕著馬車慢慢跟。這也是體驗生活了不是?我以前還沒坐過牛車呢。”馬車是有車廂的,牛車隻有一個平板,想要感受鄉間美景,自然還是做牛車好。

沈先生是個很會聊天的人,首先他知識很淵博——別說那些經書史典了,就連稈稼之事,他懂的也比程遙這個穿越的人多好些,雖然他自稱以前從未感受過鄉野閑趣——其次他態度很良善,和他聊天的人會覺得自己是被平等對待的。通過從鎮上回到村子裏這一路的相處,程文喻對著沈先生就全無戒心了。

程遙看得出來,程文喻是一個在人際關係處理上有著那種如野獸般敏銳的人,他似乎總能輕易分辨出,誰是真心對他好的,誰又是存心利用他的,而誰又是心懷惡意的。若不是這樣,程遙剛穿越來時,程文喻哪裏能那麼迅速地接受一個陌生人。隻因為那個時候程文喻能感受到程遙是無害的。而現在,沈先生能這麼迅速地贏得程文喻的好感,至少能證明沈先生不是心懷歹意的了。

到了芸山腳的村頭,程文喻有些為難地說:“我們這村子分了外村和內村,我家在內村。從外村到內村要過一座石橋,我這輛牛車勉強能過去……但是馬車太大了,定然是過不去的。”

沈先生便叫沈陌把馬車上的東西全卸下來,然後叫福祥居的夥計六石把馬車給趕回去了。六石是個機靈的,聽了吩咐,也應了,卻還說:“沈大哥一次也搬不完這麼多東西,小的便在這裏再等一會兒吧,也好替眾位先看著些。”牛車上已經裝滿了程家兩兄弟今日買的東西,馬車上卸下來的就隻能靠沈陌搬了。

程文喻立刻說道:“我先把這一車東西放回家裏,再把牛車趕出來,把先生的東西運回去,也省的累著沈大哥。”

如此甚好,程文喻和程遙先回了家。他們匆匆卸了牛車上的東西,又去了村頭接沈先生等人。

才這一會兒功夫,村頭已經圍了一群人了。

村子裏很少有新鮮事,沈先生一行人是生麵孔,本就容易被人圍觀。再加上他們穿的好,東西多,還有一輛大馬車——村子裏的人見過的世麵都的有限,看不出沈先生身上的衣服料子值多少銀錢,他們隻知道能養得起馬的都是富貴人——因此有不少人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著他們。隻是,卻沒有人敢上前搭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