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友情(1 / 2)

冬天的黃昏,天空陰沉沉的,夜色早早地下來了。老石收了攤子,回到家裏,不住偷偷地笑。他把打鞋掌用的箱子、皮子、拐釘安放在一個角落裏,又把屋裏打掃得幹幹淨淨,然後吩咐老伴做幾樣新鮮可口的小菜。

石大媽正做晚飯,看他喜氣洋洋的樣子,說:“不年不節,做菜幹什麼?”

“他要做官了,我想給他賀賀。”

“誰?”

“老倪。”

“真的?”

“真的。”

石大媽哎喲叫了一聲,臉上也布滿喜氣。老倪是當年的縣長,給這一方百姓做過不少好事。那年世道一亂,稀裏糊塗被打倒了;打倒以後,稀裏糊塗被掛起來了,一掛掛了這許多年。老倪被掛著的時候,整天沒有事做,常到大街散心。老頭子就在大街上擺攤,兩人慢慢成了朋友。老頭子半輩子結交的朋友不少,有剃頭的,有修腳的,有磨剪子搶菜刀的,唯獨沒有做官的。如今落實政策,真要落實到老倪身上了,也真該賀賀!

“上級有了公文啦?”

“咱不曉得。”

“你聽誰說的?”

“我看出來了。”

“又吹哩,又吹哩!”石大媽撇撇嘴,做起飯來。

老石見她不相信自己的眼力,惋惜地笑了一下,慢慢地說:“我打了半輩子鞋掌啦,天天在大街上擺攤,新社會舊社會,什麼社會我沒經過?南來的北往的,騎馬的坐轎的,推車的擔擔的,什麼樣的人我沒見過?咱不敢說料事如神,凡事也能看個八九。信不信由你,做菜吧!”

老石說完,戴上狗皮帽子,要上大街買一些牛肉包子,那是老倪最愛吃的東西。一開屋門,一股冷風卷著幾片雪花飛進屋來,涼颼颼的。石大媽朝外一看,滿院裏一片淺白。

“哎呀,下雪了,他能來嗎?”

“下刀子他也來,我們約好了的。”

石大媽聽這口氣,才確信無疑了;端下做飯的鍋,歡歡喜喜地做起菜來。

老石雖然麵目呆愚,卻是個有心人。老倪要做官了,的確是他看出來的。今天下午,老倪理了發、刮了臉,剛剛走到他的攤子跟著,忽然過來幾個人,笑哈哈地要請老倪看電影去。老石兩眼從老花鏡的框子上向外一瞅,一個是財稅局的孫局長,一個是城關公社的白書記,另外兩位他不認識。孫局長扶著老倪的左胳膊,白書記扶著老倪的右胳膊,另外兩位挓挲著手,好像希望老倪再生兩隻胳膊似的。從前是這樣子麼?不是的……

老石回憶著下午的情景,不覺來到大街上。天上雖然飄著雪花,大街上依然燈火通明。飯館裏還沒關門,各街居民委員會新設的飯棚也在營業。有賣燒餅的,有賣餛飩的,有賣炸果子的,到處是新鮮的招牌、蒸騰的熱氣。絕跡十年的原籠包子、南煎丸子,又出現在飯館裏;別具風味的雞丁崩肝、腹肋肘花兒,又擺在肉攤上。這裏吆喝:“豆腐菜,開鍋的豆腐菜……”那裏叫賣:“牛肝牛肉還有牛蹄筋兒咧……”顯示著古鎮的富足和繁榮。老石看在眼裏,喜在心裏。他想,如今的世道真好,不但老倪那樣的好人有了出頭之日,大街上也不像從前那樣黑咕隆咚、冷冷清清的了,這才像個世界,世界原該如此。

老石買了牛肉包子,用荷葉裹了,托在手裏;走出包子館,聽見街上有個耳熟的聲音:

“白書記,嚐嚐我們的燒雞?”

“看個朋友,要肥的……”

老石定眼一看,原來是下午請老倪看電影那一班人。他們圍著圍巾,戴著口罩,每人露著兩隻笑嘻嘻的眼睛……

老石沒有理會,自己走自己的路。不一會兒,他們超過他了,翩翩向前走去。老石走到自己家門口時,一抬頭,隻見他們走入老倪居住的那條巷子裏了。他打了個沉,心裏生疑,蹣蹣跚跚地跟了過去。

老石走到老倪門口,兩扇黑漆街門已經關得嚴嚴的。他想,他和老倪有約在先,他們不會待很久的。於是,蹲在一個背風的地方,等一等吧。

西北風越刮越大了,黑洞洞的巷子裏,沒有一點聲息,隻有空中的電線哼哼地響。雪花在暗夜裏飛舞著,打在他的臉上,落在他的狗皮帽子上,灌到他的脖領裏去。等了好大工夫,那兩扇黑漆街門仍然關得嚴嚴的。

他站起來了,盯著兩扇黑漆街門,眼裏放出古怪的光。但是過了一刻,他又蹲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