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了掩蓋別人不喜歡的事實,掩蓋真實的感情和動機,可以做到令人吃驚的地步。不分等級,所有的人都是這樣。最普通的苦力和高級官員知識分子一樣精通恪守禮節規範。如果他們不得不宣布不受歡迎的消息,他們一定用一種完全不把它當回事的語調和方式來說。我知道一個中國人笑著提到他唯一兒子的死,似乎沒什麼重要。但是實際上,這是降臨到他身上的最大的不幸。隻有獨自一人,或者和好朋友在一起時,他才可以放下尊嚴和禮儀規範,顯露出自己的心和真實的悲痛。
這種壓抑和偽裝感情的習慣使外界覺得中國人是遲鈍的,冷漠的,缺少勇氣的。但是事實不是這樣。他們極為敏感,自大,充滿熱情。當激動難以抑製的時候,無論是悲傷或是生氣,他們任由感情左右,從我們的觀點看,極端失去理智,就像他們平常荒謬沒有必要地壓抑感情一樣。因為他們的標準完全不同於我們,所以這樣評價他們是苦難的也是不公平的。他們給自己塗了一層又厚又光滑的漆,下麵隱藏的真正性格很少為人所知。半個世界都相信這層漆之下沒有任何有價值的東西,不包含任何人類的美好品質。有一些瑣事引發的激情的爆發,隻是加強了這種錯誤的觀念。一個中國人受到侮辱以後,他會大笑。過了一會兒,有人不小心冒犯了他,他會立刻無法控製地聽任自己的憤怒爆發出來,發泄在那個不小心的人身上。他的憤怒是孩子氣的表現,忍辱負重應該是人們普遍具有的品質。這兩個形容詞應該用在特殊的場合。隻有當我們知道他自我克製的法則,已經控製了他許多年的禮儀的規則,隻有當我們用那些法則來評價他時,我們才能給他一個正確的評價。
漫畫:1793年,乾隆皇帝接見英國特使馬戛爾尼
最困擾中國人的是西方人,尤其是美國人和英國人,表達意見時為了達到目的的生硬坦率的方式。他們緊緊地謙虛地掩蓋住自己的意圖,就像我們掩蓋自己的身體。我們袒露自己的意圖和他們交往時,如果我們對於他們仔細包裹和隱藏的真實意圖很困惑,不知道他們到底有何目的;他們那一方常常被我們的坦率所誤導,而不給我們想要的東西。他們會錯誤地認為那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明顯的意圖隻是掩蓋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意圖的外衣。
下麵的例子說明了中國禮節複雜係統的另一個方麵。在1881年1月,為我服務了10年的廚師告訴我,他必須要走。我詢問了原因,他說在前一天晚上,他吃了飯出去,沒想,就把他和夥夫合住的房間的門鎖上了,並且把鑰匙帶走了。夥夫之前也在外麵,大約11點才回到公使館,就進不去屋了。
夥夫本來可以去另一間屋裏和其他的仆人住在一起,但是他拒絕那樣做。因為非常生氣,他就走到廚師家附近,越來越氣,在那條街上來回來去地咆哮,以各種髒話辱罵廚師的妻子和母親,把所有的鄰居都吵醒了。
這樣鬧了大約一小時,他回到公使館,和其他仆人擠在一起睡覺了,就像他一開始就應該做的那樣。廚師補充道,這個過錯太嚴重,眾所周知,他決定控告那個夥夫。兩個人都為主人工作時,這樣做不太得體,所以他必須請求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