饊子是回民待客、送禮、過節的傳統食品。早在明代,北京的回民就開始吃油炸饊子了。之後,回民聚居的甘肅、寧夏、雲南等省(區)都有吃饊子的習俗。
回族麵點
2012年,入選首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名錄序號:18
●名錄編號:Ⅶ-4
●項目名稱:回族麵點
饊子古稱“寒具”。寒具經曆代傳承和創新成為饊子和麻花,原料及工藝都有了很大改進。現代饊子已不用米粉而改用麵粉了,而且大多在製作中或加糖或裹蜜成為甜食,也有加鹽成為鹹食的。
饊子是回民待客、送禮、過節的傳統食品。早在明代,北京的回民就開始吃油炸饊子了。之後,回民聚居的甘肅、寧夏、雲南等省(區)都有吃饊子的習俗。當回民給親友拜節時,要拿饊子送禮,家裏來賓客時要端上饊子和蓋碗茶招待。
酸辣土豆絲
2012年,入選首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名錄序號:19
●名錄編號:Ⅶ-5
●項目名稱:酸辣土豆絲
酸辣土豆絲是家常菜,該菜製作簡單、香辣可口,色、香、味俱全。主要原料為土豆、紅尖椒(幹)、青椒、大蔥、花椒、香醋等。
製作方法:選用旱地產的白皮土豆,削皮,切細絲,用水洗去澱粉;將青椒去籽,並切成細絲;炒鍋添加植物油燒熱,放蔥絲爆鍋,加入紅尖椒炒香,再加入青椒絲、土豆絲,炒至八成熟時加入精鹽、味精調味,再淋上香油和香醋,炒熟即可。
麵包羊羔肉
2012年,入選首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名錄序號:20
●名錄編號:Ⅶ-6
●項目名稱:麵包羊羔肉
海原北部鄉鎮地質堿性較大,羊因為經常吃含有堿性的草和水,所以肉質鮮嫩,膻味少,肥而不膩,色澤棕紅,肉嫩味香。
麵包羊羔肉是著名的地方小吃,主要原料有羊羔肉、發酵麵團、澱粉等。
製作方法:把羊羔肉帶骨剁成小塊,用精鹽醃漬入味後,再拌入蔥、薑和適量澱粉,裝入瓷盤(碗);將發酵麵團擀成盤(碗)口大小的圓形薄餅,蓋在羊羔肉上,上籠蒸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