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洞外,段明打著官腔對苗兵道:“速告你家苗王,梁王府王官段明有事請見!”苗王李光浦聞報、段王官領四位客家人來訪,就知來意不善。也不請段明入洞拜茶,帶領一群舞刀弄槍的苗兵,氣勢洶洶來到洞前。沉著臉道:“段王官大駕光臨荒洞,有何指教?”段明道:“忠義侯任府到梁王駕前告你,藐視朝廷、持勇強搶侯府千金、打傷人命事。求王爺發兵掃蕩苗洞,擒拿李妙隆治罪!王爺問明小苗王尚未婚配,任府千金也未許人,就把此事斷成‘搶親案’。允許雙方按江湖規矩了斷,不知苗王意下如何?”李光浦一聽高興地道:“謝王駕千歲明斷!稍後請段王官喝喜酒道乏!”
李苗王何以前倨後恭呢?原來雲貴一帶,某些地方素有搶親之風俗。男方隻要尚未婚配,恰相中的女子亦未許人,就可以侍機將該女搶走。女方家裏若不及時派人回搶,就意為同意是舉。反之就邀人去男方家裏爭鬥,若得勝,男方家就得乖乖地交出所搶女子,且答應女方家裏的財務賠償要求。若女方家鬥敗,就得同意婚姻,且不準再索要彩禮。械鬥的規矩是一對一車輪戰,那方敗得無人上場,就算輸家。械鬥中出現傷亡,各自處理,官方一般不予幹涉。當然,如果官方認為哪一方是有意欺男霸女、橫行鄉裏,就可依法處理。按說任家是受過皇封的侯爺府,出現此事,官方完全可以按苗王欺男霸女處理。梁王判為搶親案,實際上是把大事化小,意在照顧苗王。所以李光浦十分樂意執行。事實上這是段明在假傳聖旨,因為任家根本沒去告狀,梁王爺亦根本不知此事,隻不過李苗王不知內情罷了。
段明道:“既然苗王同意是判,這四人就是任家邀來的助拳人。本官就是公證人。按規矩,理應由客家提出爭鬥方式,主家提供所需器械。李光浦爽快地道:“一切照江湖規矩辦事!”楊延朗道:“請苗王為我們提供,點鋼槍兩支、日月雙刀一付、竹節鋼鞭一對。鬥戰的方式是:我們四人輪流與苗洞所有能出戰的人,一對一定勝負!”李光浦不知四人皆是久經沙場的宿將,還以為己方必操勝券,就大方地送上兵刃,拉開了搶親戰的序幕。
苗洞總管紮西爾首先出戰,他是苗山的獵戶出身,長的五大三粗、身高一丈出頭,雙臂有五七百斤力氣,手中的獵叉重六十二斤,與人交手主要靠力大取勝。楊延朗欲親戰此人,楊金瓜道:“他不過是傻大個一個,我對付他勝任愉快!”道罷拍馬掄刀衝上,不由分說與紮西爾鬥在一起。紮西爾每發出一叉,都是全力施為,掛動風聲,呼呼作響,楊金豆隻是左躲右閃,不讓兵刃相碰。紮西爾連發十餘叉勞而無功,心中有點急躁,這時楊金豆突然雙刀一齊砍下,紮西爾橫叉杆奮力上架,欲將對方的兵刃震脫手。哪知對方的刀著叉杆後,不是用力下砍,而是順杆斜削,逼得他撒手丟叉保雙手,叉脫手的同時,楊金豆的雙刀已放到紮西爾的脖子上。為了保住吃飯的家夥,紮西爾隻好認輸。
第二場李妙隆揮截頭長刀接戰,楊金瓜舞動雙鞭替下楊金豆,交手僅十合,楊金瓜左手鞭將大刀擋在門外,右手鞭在李妙隆背上輕輕一按,道了聲“承讓!”,勒馬退回。羞的李妙隆打馬跑回洞中。苗王李光浦一邊大罵紮西爾是笨蛋,兒子是飯桶!一邊舉起赤銅刀,氣呼呼上陣。楊延朗挺槍迎戰,李光浦不愧是雄霸一方的苗洞之長,二十合內赤銅刀舞的風雨不透,不露一點破綻。楊延朗也不急於求勝,穩紮穩打,不出險招。到二十九合上,得便處把苗王的巨大耳環挑掉。李光浦是個要麵子的人,主動停戰認輸。段明做為官方證人,開始高聲倒報數,從十報到一,如果苗方再沒人出戰,就宣布客家得勝。這時從洞中噠!噠!噠!衝出一匹桃花馬,馬上一位頭插雙雞翎、脖纏狐狸尾、身穿軟甲、腳蹬小蠻靴,粉臉含春、手提一杆單刃畫戟的女將,她正是李光浦的女兒李苗鳳。年方十八歲,剛從洱海老尼處學藝回來不久,在洞中正勸說劉英姑。聽說兄長敗陣,怒衝衝提戟衝出,當段明數到三時,嬌斥一聲:“且莫得意,姑娘來也!”
提槍警戒的楊宗英見苗洞又有人出戰,打馬迎上,見麵也不打話挺槍就刺。兩位皆是少年將,負氣相爭,各不相讓。較前幾場打得尤為激烈、風趣。瞧吧,楊宗英槍刺如毒龍出洞,李苗風戟挑似怪蟒翻身,應對各有絕招;初交手戟戟狠辣勢如拚命,數合後隻守不攻似有所思,楊宗英對她這種打法甚覺不解。原來,李苗鳳突然有了心事。她久在苗疆,見慣了粗獷彪悍的各族男子、沒見過儒雅風流的中原美少年將軍。這位既有乃父楊七郎的英武、又有其母杜金娥的俊俏的楊宗英,使她臉紅心跳、芳心大亂,在生死搏鬥的關頭竟心猿意馬起來。苗家的女子大都性格潑辣、愛憎分明,毫無漢家女子的矜持態,想到就做。李苗鳳突然架住槍道:“哎!你聽我說,我倆是最後一場,得換個比法!以活捉對方定勝負如何?”楊宗英想起段明的交待,這次械鬥意在平息事件,交戰中既要戰勝對方,又不能出現傷亡、、、、、、所以雖覺女將的提議有點匪夷所思還是應道:“就依你的!看槍吧!”二人又鬥數合,楊宗英故意露出防守上的破綻,誘李苗鳳挺戟直刺,當戟尖近身時,才扭腰躲過,趁對方身體前傾、兩馬錯蹬之機,伸手一把抓住李苗鳳的威武帶,同時腳踹對方馬肚,將她提離馬鞍,放在自己的鐵過梁上,回馬把她輕輕放下地,交與楊金豆看住。
段明看到楊宗英走馬活捉李苗鳳,心中特喜,悄聲對楊延朗道:“這下子好啦!李光浦不聽我們也不行啦!看我的吧!”道罷提馬過陣對苗王道:“請問貴方,還有人出戰否?”苗王看女兒當眾出醜,又羞、又急、又無奈,道:“我們認輸!有什麼條件說吧!”段明道:“按規矩,苗方應立即送出被搶女子,放了人質,拿出賠償費用,給死者治殤、給傷者養病!”李光浦道:“既已鬥敗,夫複何言!來呀!放人!”轉身又尷尬地道:請、、、、、、請段王官借一步說話!”段明跟著苗王來到無人之處,苗王嘿嘿一笑道:“段王官可否將客家人的真實身份相告?”段明道:“事已至此,告訴你也不妨,那個年紀大的叫楊延朗,是京都天波府楊延昭的四哥職任泰州節度使;年輕的叫楊宗英是七郎楊延嗣的公子,破遼有功職封皇家禦林軍總管,是世襲的侯爺;使雙刀的叫楊金豆,使雙鞭的叫楊金瓜都是楊府的小管家。也是受過皇封有官誥的朝廷大將,是專程來看望劉氏及任金童的,恰好遇上這事,楊家與任家的淵源你是知道的,比親兄弟還親!。其實,楊將軍隻要往梁王府一站,王爺就得親自帶官兵來找苗王的麻煩!但楊家不願意仗勢動用官府,願意按江湖規矩辦事才答應比鬥。如果真要玩命仇殺,嘿嘿!就你那點人馬,楊宗英一杆槍就能殺個屍橫遍地!你信不信?”李光浦客氣地道:“當然相信!苗洞的土兵那裏比得上遼國的正規軍呢!既是如此,老夫有事相求,如果楊小將軍沒有妻室,那就拜托王官玉成其事,不然小女、、、、、、你是知道咱苗家規矩的,哈哈!至於犬子搶親的事你怎麼辦都成!事後老夫重謝你!”段明道:“苗王的美意段某自然明白,也會極力斡旋!隻是此事非段某一人說了算!須與任、楊兩家商定才能答複你,明天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