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回 探友伏苗王(3 / 3)

回到洞前,李苗王領回苗鳳,楊延朗領回英姑、金童,雙方施禮道別,各自回去。

回到任家,劉氏早已安排好酒宴。大家邊用飯,邊說事情經過,最後段明道:“這次李光浦是心誠悅服,完全遵從我們的意見,具體條件任大嫂先思忖一下再定。另有一事須楊老將軍拿主意。”楊延朗道:“請講!”段明看了楊宗英一眼笑道:“小將軍不知苗家風俗習慣,當眾動手把人家大姑娘提下馬,這對苗鳳、苗王來說是終身恥辱!李光浦把我叫到一邊,就是說這事,意思是說,求我做大媒把李苗鳳嫁與楊宗英,這樣就能‘一俊遮百醜’。不知二位意下如何?”楊延朗想了想道:“要說這妞相貌、武藝皆佳,宗英,你小子意下如何?”楊宗英想了想,道:“一切聽四伯父的!”楊延朗哈哈一笑道:“那還不謝謝大媒!”楊宗英隻好紅著臉給段明端了一杯酒道:“愚侄謝過段叔!”段明接過酒道:“好!我就托大喝小將軍一杯喜酒!”眾人皆表示祝賀。

楊延朗想了想道:“恩嫂在上,弟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劉氏道:“堂惠與延昭乃生死之交,恩嫂這句話再休提起,沒的讓人笑話!金童年幼不懂事,嫂子是個沒腳蟹,他四叔有主意但講不妨?”楊延朗道:“前幾年,楊家忙於王事,身不由己,無暇及時探望嫂子,失禮的很!這次是來專程接嫂子與金童賢侄到中原,與家母朝夕相處的。沒想到發生這事,弟的意思是,李光浦父子尚算的上體麵人,雖然搶親失禮在先,亦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意,並非欺男霸女**淫行之舉。劉祥年老在扯扯拉拉中失足跌死、說起來亦屬誤傷,英姑如許給李家,也稱得上門當戶對!如此化幹戈為玉帛,似乎是上策!弟意妥否?請嫂子明斷”。劉氏尚未開口任金童氣呼呼道:“李妙隆那小子打了我,還送姐姐與他做老婆,我們不太吃虧了嗎?”眾人皆笑,楊宗英道:“成了親你就是他小舅子,他那敢對你不敬!放心!到中原後我教你幾手絕活,回來保證能打的他滿地找牙!跪地求饒!”劉氏瞧大夥皆是此意,就道:“那就麻煩他段叔說合啦!不過,李妙隆必須先披麻戴孝,葬過劉祥,方能議親!”段明道:“這是必然的事!就算不和親,他們也得這樣做!我們是勝家嘛!”

次日段明去苗洞報喜,李家父子自是熱情招待。李家爭親戰戰敗,黃花大小姐被對方大小夥子當眾提下馬,這件事不僅是李苗鳳的奇恥大辱,且嚴重削弱了苗王在當地的威望,如此尷尬的局麵,竟演變勝家同意和親,女兒嫁與當朝名門望族的雙喜臨門結果,豈能不重謝斡旋此事的大媒!

第二天,李家隆重為劉祥辦了殤事。當地不忌諱熱喪不嫁女的事,接著就為李妙隆娶妻,為楊宗英文定李苗風。整整忙了一個月。劉氏在大夥勸說下,也同意去中原住些日子。選定吉期,李苗王派兒子與小媳婦,帶二十名男女苗兵,送女兒去中原成婚。三輛棚車分坐劉氏、英姑、李苗鳳,兩輛貨車裝滿嫁妝禮品。其餘人騎馬護車一路北上。這日行至三元縣,楊延朗將諸人安置在‘元隆客棧’休息,隻帶楊金豆上了雲霧山。毒姑爺楊延順聞報四哥到,喜出望外,來不及更衣就大開中門迎出,入廳獻茶畢問道:“四哥何以有閑輕造荒山?難道老、、、、、、”。老娘無恙!八弟不必心驚,哥乃奉母之命,來雲南探望任堂惠的妻、子。”楊延朗隨將經過講了一遍,問道:“令嶽、弟妹、蘭侄都好吧!”楊延順道:“承四哥掛念,家嶽已過世年餘,孔雀亦無恙,隻是宗蘭這小畜生,哎!不提也罷!”楊延朗狐疑道:“向年你帶他去中原,我看他年方六歲就聰明過人,今年已十六七了吧!怎麼?難道說好苗長歪了不成?”“長歪倒不至於,隻是太任性!前日,三元黃縣令過府,宗蘭在側隨吾陪客。原來,黃縣令是來奉告朝廷塘報消息。說道六哥西歸、宗保征西、我家辭朝許多事情。【注,宋時,禮部每三個月向各府縣發一份文告,上登朝廷發生的重大事件,叫塘報。三元縣地處邊荒,遙遠難行,禮部往往隔半年或一年派人送達一次,消息傳的很慢】知縣走後,楊宗蘭就吵著要回河東看奶奶。兄弟也想回去一次。隻是五毒門有一條祖規:老門主不過三年忌日,新門主不得遠離總舵百裏以外,違則以叛師罪處置。所以,弟猶豫不決。那知宗蘭昨日竟留書下山私自去河東。這小子固然有藝在身,隻是未出過遠門,令吾擔心爾!”楊延朗道:“既是如此,叫孔雀出來見一麵,哥馬上就走!此去中原一條路,哥趕上他帶著同行就是。”楊延順大喜,急招蘭孔雀出來,招待楊延朗用過酒飯禮送下山。

楊延朗心急侄兒安危,帶著八弟送太君的一車禮物,催著諸人快馬加鞭一路急趕。那知竟沒有追上。

楊宗蘭去那啦?為什麼就趕不上呢?欲知後事,請看下回:“楊宗蘭下山”

求月票、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求評論、求打賞、求禮物,各種求,有什麼要什麼,都砸過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