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國家高層召開會議,主要領導人幾乎清一色南方人,鮮有東北人的身影。據說,大慶奉獻了133位副省級以上幹部,沈陽,哈爾濱,長春向中央又貢獻了許多高級幹部。那時候憑什麼?憑東北精神!一顆火熱的東北心!大連前市長薄熙來,雖然不是東北出生的幹部,為大連人辦事實,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打造出了一顆璀璨的北方明珠。確實不僅是東北出貪官,其他地方貪官也不少。但是別的地方有貪官不等於東北的貪官可以放棄不理。從嶽歧峰雙歸、慕馬案,到田鳳山,東北被冠以屈辱的“中國貪官的倉庫”的稱號。
悲哀的是,對於這些貪官,許多老百姓並不特別恨他,也就是說,沒有太大的民憤。認為他們雖然犯了罪,卻也幹了一些事情,說明一些人對幹部的要求已經放得很寬,對腐敗有了很大的承受力,再不像以前那樣,幹部吃頓高檔宴席也義憤填膺。他們有自己的一套邏輯,一點不貪很難做到,既然如此,那就在貪的時候,多為老百姓辦些事情。
日本侵占東北時候曾經組建過臭名昭著的“滿鐵”,即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作為經濟掠奪的急先鋒,共在東北修建了55條鐵路線,平均每天修建一公裏長度。值得深思的是,當年為了長期侵占東北、奴役中國勞工修建的一些工程還在使用,比如豐滿水電站和一些鐵路線,足可以看出質量優異並且堅固耐用。日本在某些地區遺留的下水道十幾米深,當地人說疏通功能比我們後來建的還好。
2011年10月,中國鐵道又有戲看了,《“這趟火車通了,我可不敢坐”》一文,報道了東北靖宇至鬆江河線工程這一總投資23億元的重要鐵路項目,違規分包給一家“冒牌”公司和幾個“完全不懂建橋”的包工頭,本應澆築混凝土的橋墩,竟在工程監理的眼皮底下,被偷工減料投入大量石塊,形成巨大的安全隱患。目前靖宇至鬆江河線工程現已停工。一位已退休的鐵道部門高級專家說的一句話“中國的高鐵建設速度太快了,我是不敢坐的”。對當地的經濟發展顯然造成嚴重阻礙和損害,也更傷害了當地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
德惠曾叫窯門。幾年前,有一部網絡章回體紀實小說《窯門驚夢》反映官場的腐敗黑幕,在德惠流傳很廣,引起很大反響,作者“渺小青牛”。
這部小說預計四十回,二十萬字。第一回是“史河尋得窯門跡東北平原一小城”。小說描述,剛剛上任才八個月的市長呂端恒,被紀檢部門以受賄罪“雙規”。窯門人獲知:呂市長涉嫌受賄達一百三十餘萬。給呂市長行賄的窯門政、商兩界有六十一人,其中鄉局級以上領導四十九人,他們少則兩萬,多則十數萬,行賄數額之大,時間之緊湊,動作之迅速讓窯門人觸目。呂市長不但受賄也行賄,他一次就給某市市委副書記申中新送去人民幣四十萬!大案發生後,以窯門市市委書記賈連征為首的窯門諸多官員皆為驚弓之鳥,在失魂落魄之餘他們利用各種手段,積極展開“抗震自救”,以圖自保,上演了一出具有時代氣息的鬧劇。
據說,作者“渺小青牛”原來是德惠的一名末位淘汰的幹部,出於某些原因就寫出這部小說。不過,這部小說最後在網上消失了,據說由於作者接受了封口費,不再繼續寫下去。小說或許未必是真,但是在2011年,德惠某機關上層領導班子由於腐敗問題也幾乎被全部拿下。
70多年前,我們最險惡的敵人是日本侵略者;今天,我們最可怕的敵人是貪官。希望我們的東北官場,能重現天池水般的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