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常寧宮記(1 / 1)

從西安鍾樓端往南,走上十六公裏,有個大大有名的地方叫常寧宮。這地方因為三件事而出名。第一件,李世民他媽當年在這裏居住。卻說當年李世民他媽,住長安城裏住煩了,於是在終南山腳下,神禾塬頂上,選擇這麼個地方隱居。說是隱居,少不得建些樓閣台榭之類,於是這地方便成為唐王朝的一處宮殿。殿名叫“常寧宮”,據說也是李世民他媽給起的名字。常寧宮確實是個好地方,李世民他媽活著沒有住夠,死了後就叫人把她埋到這裏,古人有“皇天後土”一說,這地方該是貨真價實的“後土”了。

第二件事發生在現代。因為驪山腳下五間廳的幾聲槍響,將蔣介石嚇得失魂落魄,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發誓再不到西安來了。可是胡宗南還是想請蔣來。於是乎胡宗南一番踏勘,找到了這個已經敗落的常寧宮,覺得這地方遠眺終南山,背靠漓河水,既僻修,又離西安不遠,確係風水寶地。胡宗南親自督造,將常寧宮修繕一新,然後請蔣介石駕幸西安。這地方遂成為蔣氏的一處行宮。

有好事者考證說,蔣介石曾經在常寧宮住過三次,蔣介石的二公子蔣緯國,亦是在常寧宮舉行的婚禮,度的蜜月。

蔣二公子娶的是西安一家紗廠的老板石鳳翔的女兒石靜宜。據說蔣二公子在火車上遇見石小姐,一見傾心,從四〇年開始,一直追到四四年,石小姐方才許婚。石靜宜到台灣後,死於難產。據說石的死因有三種說法:一種是難產而死,一種是心髒病不治而死,一種是石的父親石風翔到台灣後,依仗親家的勢力損公肥私,惹怒了蔣介石,蔣介石令兒媳石靜宜自裁。三種說法,第一種是官方公告,第二種是蔣緯國回憶錄所述,第三種是民間野史記載。不過世人普遍認為第三種似乎更接近真實。

第三件事是說建國後這裏成為西北局高幹療養院,出沒的仍是顯赫人物。不過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常寧宮旁邊有個黃埔村,作家柳青曾長期地在這裏體驗生活。眼前的這蛤蟆灘、滴水河,都成為他的皇皇巨著《創業史》中的背景。

九九年的初冬,一個早晨,我被人從被窩裏喚起來,說是要去一個地方。這要去的地方就是常寧宮。西安飲食集團公司所屬西安飯莊出資三千萬元,日瓶裝新酒,將這常寧宮改造成了一個現代化的休閑山莊。

我在這玉宇瓊閣中穿梭一回。我在蔣二公子與石小姐那張顛龍倒鳳的婚床上滾過一回,我在宋美齡曾經用過的那架鋼琴上裝模作樣地彈撥過一回,我在蔣介石憑欄遠望的那個刻有“江天一覽”字樣的亭子前流連過一回。我對陪同我們的西飲集團公司的王一萌副總經理說,你們辦了一件好事,昔日達官貴人出沒的皇家園林、蔣氏行宮、高幹療所,而今成了普通老百姓休閑度假的好去處,這叫平民意識、商業頭腦。我還說,這地方有文化根基,它會火起來的。

末了,我為常寧宮題楹聯如下:婚床一張,湄情幾許,蔣氏父子今安在,歎綺糸羅過眼成舊夢;常寧永駐,滴水西流,蕭條異代不同時,看新天新地新人類。璜批我仍想用“舊瓶新酒”一句,不過同行的徐作家說這話韻味不夠,於昆,我也就放棄了,是為常寧宮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