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亞細亞腹心地帶,有一種奇異的雅丹地貌。茫茫的戈壁灘上,突然出現一座城堡,一座高塔,一溜行進的駱駝隊,一地臥獅,等等。這出現帶給你一種大驚喜。然而等到經過一陣漫長的跋涉,走到跟前以後,你才發現這隻是用粘土層和沙粒堆砌而起的天然土包而已。
地質學叫這種地貌日“雅丹”地貌,將這些奇形怪狀,仿佛海市蜃樓的土包叫“雅丹雅丹這個同兒出自維語,是雅爾丹”一詞的縮寫。在維語中,它是“陡壁的小山”的意思。
我在新疆羅布泊的時候,就在這樣的一個雅丹下麵住了13天。地質三大隊的車載著我們,越過三百公裏的黑戈壁無人區之後,進入羅布泊占湖盆,繼而,又沿著古湖盆的北沿往東走,最後,選定一個目標明顯的雅丹,作為營盤。在這無名雅丹下搭起帳篷,支起電台。
按照中亞探險第一人,即發現樓蘭故城、重新確定羅布泊位置的斯文赫定的說法,雅丹是這樣形成的一一在千年萬年的滄桑變化中,別的地表上的土層沙粒,都被狂風卷走了,這一處,當年也許是一片胡楊林或紅柳灘,所以沒有被風卷走,後來竟高出地麵兒十米,形成這種奇怪的平地高山。
這話似乎也言之有理。但是在這沒有一滴水,沒有一棵草,沒有任何生命的,仿佛月球表麵一樣荒涼和恐怖的地方,當年曾有過胡楊或紅泖嗎?我很懷疑。在羅布泊我記了三本筆記。而在寫作之餘,我曾許多次登上這個雅丹的山頂,細細搜尋。眼前唯有冰冷的粘土層,流動的沙礫,堅硬的鹽殼,被鹽堿軟化了的層層岩石,其他的什麼也沒有。
距我們這個雅丹28公裏處,是著名的白龍堆雅丹。白龍堆雅丹在羅布泊深處。我們曾經想去看一一看,但是,盆底滿是半人多高的鹽場,像擁擁擠擠的墳堆,汽車走到離它8公裏,隻社放棄。這時候天已接近黃昏,於是我們以白龍堆雅丹群為背景,拍了幾張照片。我在筆記中寫道,從我們拍照片的那個位置看白龍堆,它像一個用哈薩克氈房組成的古絲綢之路必經的白龍堆雅丹。轡玄奘、馬可波羅部曾在此馱息,並留下文字記事村落。
白龍堆雅丹是個有名的地方。當年絲綢之路興盛時,它是駝隊商賈的必經之地。後來樓蘭毀滅,羅布地區淪為荒漠之後,它還曾被人顯赫地提起。提它的人就是那個大名鼎鼎的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馬可,波羅橫穿羅布泊時,曾經在白龍堆雅丹紮下營盤,歇息一夜。他的珍貴的手筆記下了自己的這次經曆。
白龍堆雅丹在我們的東南東。而在西南西方向,還有一個大雅丹群,這就是同樣有名的龍城雅丹。北魏時的地理學家酈道元,曾經在《水經注》中提到過龍城雅丹,由於不知道雅丹形成的原因,酈認為這龍城曾經是一個胡之大國的都城,後來羅布泊波浪滔天,將它淹沒,待它重出水麵後,便形成這樣的城市廢墟。
新疆的雅丹地貌我曾經從羅布泊深處眺望過龍城雅丹群。從那裏看,它確實像一座森嚴的中世紀城堡。城的垛牆,高高低低的樓房,臥在城門口的兩個巨型獅子。等等。它占地的規模簡直像現在中亞地區的一個縣級市。
那麼我們居住的雅丹像什麼呢?我曾經站在羅布泊深處,向我們居住的雅丹望去。從那個方向看,它像金庸小說裏寫的那個《龍門客棧》,有筆直的白色牆壁,有屋頂,有門樓。如夢如幻,仿佛是橫亙在羅布泊與大陸板塊交界處的一座海市蜃樓。
它們為什麼從遠處看是白色的,雪白雪白。我猜想這與它們表麵蒙上一層亡色鹽堿有關,與太陽的照射有關,與四周灰蒙蒙的參照物有關。
關於雅丹,就說這些吧。13天之後,我們離開這一處雅丹。攝製組成員和地質隊羅布泊分隊全體成員,背靠雅丹,攝下一張照片。拍照片的時間是1998年10月1日早晨9點3驚鴻一黯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