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節 電影政治和政府管製(1 / 2)

一、把握政治標準

電影經營不但是個經濟問題,也是個政治問題。在政治上,中國電影是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影承擔著宣傳教育的功能,發揮著輿論導向的作用。以“一中”、“二為”、“雙百”、“三民主義”、“三個麵向”、“三個代表”、“三講”、“三個有利於”作為電影娛樂營銷的政治標準,以求把握得好。

1.“一中”: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唯一合法的中國政府,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我們還要反對藏獨、疆獨等分裂中國的行為。“一中”是電影人的根本政治標準。

2.“二為”: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章第二十二條規定:“國家發展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的文學藝術事業、新聞廣播事業、出版發行事業。”

不是為貴族服務,要體現平民本色、生活真意。不是為資本主義服務,要體現社會主義的文化品質。鄭洞天教授指出,“馮小剛15年來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拍電影策略是絕對正確的。因為內地的院線發展還處於原始積累期,影院必然是將電影放映的空間給予那些能夠多賣一張票的電影。馮小剛的聰明在於,他是內地導演中最早意識到GDP效益是電影管理真正的命根,而GDP效益是由觀眾決定的。其實早年馮小剛也拍過小資情調的藝術片,但他很快調整了方向。而看他的《非誠勿擾》,你會發現,他‘為人民服務’的道行越來越高。他的電影既可以服務最草根的老百姓,也能夠被那些大學畢業的老百姓所接受。”

3.“雙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不要壟斷,要多樣化、專業化,公開、公平地競爭,才能做大、做好。

4.三民主義:民族主義、民生主義、民權主義。

這是國父孫中山先生的政治主張,在100年後照樣有現實意義。

電影項目既要具有娛樂性,也可以有人文關懷元素等。

5.“三個麵向”: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

當年鄧小平同誌希望教育傳播事業如此,推而廣之,所有媒介,特別是電影業更當如此。一些中國電影在世界各大電影節獲獎,在歐美市場獲得較好的票房。

6.“三個代表”: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

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精辟地概括了“我們是誰,我們要幹什麼,幹到什麼程度”的問題要點。好好把握精髓,對電影產業發展大有裨益。

7.“三講”:講政治,講學習,講正氣A。

2009年澳大利亞主辦的墨爾本電影節執意要在電影節播放介紹“東突”民族分裂分子的紀錄片,並將邀請熱比婭出席8月8日舉行的該片首映式。這一做法遭到中國導演的抵製,中國香港導演唐曉白執導的電影《完美生活》,賈樟柯執導的《河上的愛情》以及中國大陸導演趙亮執導的《上訪》3部影片全部退出。賈樟柯說:“我覺得我們不應該跟她同台出現,就決定退出影展,來表達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中國導演,個人的一種感受和感情。”

8.“三個有利於”:有利於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利於綜合國力增強,有利於生產力發展。

二、政府管製和政策商機

1.電影主管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