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事業管理局是廣電總局負責電影管理工作的內設機構,設7個內設處(室):辦公室、藝術處、製片處、市場管理處、國際交流處、規劃統計處、技術處。
主要職責:
1)擬定電影事業、產業發展規劃和政策。
2)指導、監管電影製片、發行和放映工作。
3)承辦電影製片單位和跨地區發行、放映單位建立與撤銷的審批工作。
4)組織審查影片和電影頻道播出的相關節目,發放和吊銷影片攝製、公映許可證。
5)指導和組織實施農村電影放映工程。
6)指導電影檔案管理和技術研發工作。
7)承辦對外合作製片、輸入輸出影片的國際合作與交流事項。
8)指導電影專項資金的管理。
9)指導、協調全國性重大電影活動。
10)完成總局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2.影視製作經營機構管製
影視製作經營機構,是指從事電視劇、電影綜藝及電影專題節目和動畫故事節目的製作、複製、發行等活動的單位。
我國嚴禁外商投資影視製作和發行業,但可以引進節目。國內影視製作機構的經營要受到嚴格的行政管製,影視製作機構經營之前首先要拿到《影視製作經營許可證》。對播放未持有《影視製作經營許可證》的單位製作的電影的電視台,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可給予警告、沒收其非法所得,並處以節目收入兩倍的罰款。
3.組織打擊盜版
在文化部、國家版權局、公安部、海關、工商局等部門的打擊下,電影音像製品的盜版近年來有了較大的遏製,為電影市場創造越來越好的版權運營環境。
2009年在國家版權局、民政部的支持下,由中國製片人協會牽頭、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中國城市影院發展協會和中國音像協會共同發起組建的中國電影版權保護協會,即將成立。成立這樣一個社團組織,主要的目的是著作權權利人的版權保護意識的覺醒,希望權利人能夠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利益。
4.抓住政策性法規的市場機會點
電影業的繁榮,除了電影工作者的努力外,還有政策的推動。韓國在其前總統金泳三當政時,發現Disney的年度總產值竟然與IBM年度總產值相近,一部《Jurassic Park》(《侏羅紀公園》)的總產值竟約等於韓國汽車產業一年的總產值,於是便下達政策大力發展韓國的電影產業,將其視作大有發展潛力的內容產業、創意產業。當年韓國政府實施的政策如抓盜錄、逃稅、銀幕配額製度、鼓勵大財團大企業投資電影為其減稅等,都有效的影響了該國電影產業的發展與文化規劃。
國家不斷完善電影產業政策,出台了一係列促進製片、發行、放映發展,加強市場監管的法規。如國務院通過了《電影管理條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文化部發布了《關於改革電影發行放映機製的實施細則》,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頒布了《電影製片、發行、放映經營資格準入暫行規定》。每一次新政策的實施,都掀起一個電影市場熱潮。電影營銷者要學習政策,善用法規,抓住每一個影視法規給予電影人的經營機會點,創新經營,整合資源,從製片、營銷等方麵,賺取最大的利潤。
同時,要避免違法違規事件發生,保障電影娛樂營銷工作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