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發展是怎樣取得的呢?艾斯納領隊的迪斯尼做了哪些事?
(1)“讓動畫片複活”,有《小美人魚》、《阿拉丁》、《獅子王》、《玩具總動員》、《花木蘭》和《昆蟲的一生》等。
(2)“更新和擴展主題公園”,如巴黎迪斯尼樂園,開始時困難重重,現在已非常成功,美國本土的兩個迪斯尼也有了大的發展,如佛羅裏達迪斯尼前幾年新建“動物王國”、洛杉磯迪斯尼“加州冒險”開張。
(3)“增加配套產品”,為主題公園配套的飯店增加了數千個房間和數百家專賣迪斯尼產品的商店。
(4)“增設迪斯尼頻道”,這一有線電視頻道不但播放迪斯尼自己製作的動畫片,而且發揮“交叉促銷”效用,異常成功地促銷迪斯尼的各種商品。
(5)“兼並美國廣播公司(ABC)”,耗資190億美元。隨後,ABC又衍生出擁有眾多觀眾的ESPN電視頻道。
(6)“進入遊船業”,迪斯尼遊船公司以獨特的市場定位——家庭旅遊——在擁擠的遊船業市場奪得了自己的顧客。
(7)“成立迪斯尼網上公司、ESPN網上公司”等。
迪斯尼是一個“品牌乘數型企業”,即用迪斯尼的品牌做乘數,在後麵乘上各種經營手段以獲得最大的利潤。這種經營思想的定型,讓迪斯尼開始把大部分利潤徹底轉向影視產品製作之外。迪斯尼在快樂文化背後附加上了完整的商業文化,將藝術徹頭徹尾地商業化,迪斯尼不斷推出一部部製作精美的卡通片,每一部影片推出後都要大力宣傳去打票房,通過發行拷貝和錄像帶,賺進第一輪。然後是後續產品的開發,主題公園是其一,每放一部卡通片就在主題公園中增加一個新的人物,在電影和公園共同營造出的氛圍中,讓遊客高高興興地去參觀主題公園,迪斯尼由此賺進第二輪。接著是品牌產品,迪斯尼在美國本土和全球各地建立了大量的迪斯尼商店,通過銷售品牌產品,迪斯尼賺進第三輪。這還不夠,迪斯尼還在不斷地收購電視頻道,已經有了卡通電影頻道、家庭娛樂頻道,甚至還買了新聞頻道。借助電視的觸角,迪斯尼布下它的天羅地網。去迪斯尼樂園,買迪斯尼卡通,這是美國人的生活習慣之一。
從迪斯尼集團公司的運營方式看,公司的四個主要業務領域的運營如下:
第一,影視娛樂。負責生產各種影片、動畫片、電視節目、錄製和上演舞台劇。迪斯尼公司在這個產業裏屬於龍頭老大,擁有若幹子公司和一批著名品牌,下屬的電影製片廠和各種影視機構是美國四大電視網的主要節目供應商,每年共生產50多部故事片,還創作大批含有角色形象的電視節目。除自己創作的作品外,公司還購買其他廠商的影視片向影院、電視台和家庭錄影帶市場銷售。集團名下的各個發行、錄像、國際公司代理迪斯尼擁有或授予使用權的電影、電視、音像節目在美國和世界各地發行的業務。
第二,媒體網絡。公司通常自己出資生產製作節目,或者從其他節目廠商購買節目播放權,並且為播放這些節目的附屬台站支付數額不等的補償金。公司的收入則來自出售節目中的商業廣告時間。
第三,主題樂園和遊樂場。公司通過各種國內的、國際的廣告與促銷活動對整個迪斯尼世界的各種遊樂項目進行市場營銷,以吸引來自各地的遊客。每個主題樂園還通過長期協議形式與迪斯尼的其他各公司建立起業務關係。
第四,相關消費產品。公司在世界範圍內進行公司創造的各種形象的知識產權交易,並出版圖書和雜誌。許可發放的品種包括與迪斯尼有關的玩具、禮品、家具、文具體育用品等。出版類的許可證包括連環畫、藝術與畫書和雜誌等。許可證經營活動的利潤主要依靠從批發和零售產品的銷售定價中提取固定比例的使用費。除提取使用費外,公司還積極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商品,不斷尋求可以用於許可證產品的新角色形象,並參與具有許可證意義的出版物的寫作和插圖的創意工作。此外,公司以“迪斯尼專賣店”向市場直接推出與迪斯尼有關產品。截至1999年9月30日,專賣店的總數已達728家。公司擁有出版社為兒童和家長提供各種圖書,出版《趣味家庭》、《迪斯尼曆險》和科普雜誌《發現》等期刊。公司下屬的軟件商迪斯尼互動公司,則主要從事開發和營銷家庭和學校使用的計算機教育與娛樂園以及遊戲軟件。公司還生產教育用的視聽產品,其中包括錄影帶和電影、招貼畫和其他教具。
運用現代企業的管理手段,迪斯尼編織成了一個龐大的有機網絡,在這個網絡中充分發揮領導者宏觀統攝全局的作用,為整個跨國公司的發展不斷指明方向與目標。利潤、利潤還是利潤,迪斯尼仿佛是一個高速滾動的雪球,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大形勢下,充分體現了跨國壟斷資本的特色。
案例二:中國(懷柔)影視基地
中國(懷柔)影視基地是北京市首批認證的文化創意產業重點集聚區,在中國(北京)第二屆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上被評為“2007年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創意基地”。
1995年,作為懷柔影視產業起步的飛騰影視城落戶懷柔區楊宋鎮。飛騰影視城占地近400畝,分南北兩區,是目前北方頗有影響的仿明清影視外景拍攝基地。飛騰影視城自1997年建成投入使用以來,拍攝了《大宅門》、《鐵齒銅牙紀曉嵐》、《玉碎》、《保鏢》、《京華煙雲》、《江湖奇俠傳》、《少年英雄方世玉》、《像霧像雨又像風》等300多部電影、電視劇、電視電影、MTV、廣告作品等。
2008年,隨著中影基地的投入使用,當年,全區共接待影視旅遊6萬人次,具有了發展影視旅遊產業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旅遊局製定出台了《懷柔區影視文化旅遊發展規劃方案》、《楊宋地區基礎設施規劃》、《懷柔影視旅遊基地景觀設計方案》等,確定了南影北視、優勢互補、融合發展的影視旅遊產業新格局。主要發展思路:
一是打造“一帶一區”。“一帶”即在影視基地核心區,依托中影基地外景地、星美影視城、鳳翔寺等影視旅遊資源,結合影視主題公園和廣播新天地文化園,形成懷河影視旅遊產業帶。
二是在全區範圍內打造各具特色的影視外景拍攝地。
三是增強遊客參與性,注重親身體驗,滿足遊客過把“明星癮”的心理需求。
四是強化影視旅遊宣傳推廣,精心編排影視旅遊線路,力爭把影視遊與鄉村遊有機結合起來,擴大懷柔影視遊知名度,吸引更多遊人,做強做大懷柔旅遊產業。
[1]王鐵瑛:《關於打造我區影視文化品牌活動的思考》,2008—12—09。
王鐵瑛:《關於打造我區影視文化品牌活動的思考》,2008—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