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節 電信媒體渠道增值業務(1 / 3)

一、電信媒體是電影增值業務平台

電信媒體實現媒體與渠道的合二為一。任何一個增值業務的推廣,都不需要通過報紙、電台或者電視台的宣傳,也不需要新聞發布會或者媒體造勢,而是把收費的通道直接當成宣傳的媒體。

(一)增值電信業務

增值電信業務是利用基本電信網的資源,配置計算機硬件、軟件和其他一些技術設施,並投入必要的勞務,使信息的收集、加工、處理和信息的傳輸、交換結合起來,從而向用戶提供基本電信業務以外的各式各樣的信息服務。由於這些業務是附加在基本電信網上進行的,起增加新服務功能和提高使用價值的作用,因而稱作增值電信業務,簡稱增值業務,英文是“valueaddedservice”。

從大的方麵看,增值電信業務有以下兩種類型:

(1)以增值網的方式提供的業務。這類業務是用戶租用公用電信網的傳輸設備,並使用自備的一些設備(如本部門的交換機、計算機、傳真機等)組成專用網來提供的。例如,企業集團租用高速的信道組成傳真存儲轉發網、會議電視網、專用的分組交換網、虛擬專用網等所提供的附加電信業務,便屬於這種類型。

(2)以增值業務的方式提供的業務。這類業務是在現有電信網基本業務之外開發的業務。例如在公用電信網上開放的數據檢索、數據處理、電子數據互換、電子信箱、互聯網信息服務、網絡遊戲、手機電視等業務。

(二)電信媒體化

傳媒大亨默多克早就認為,世界上有5種最有前途的產業:電腦、通信、娛樂電子產品、娛樂用品和新聞傳播,正在合成“一個有活力的整體”,而他的目標就是要建立融5種產業為一體的傳媒帝國。在技術革命的基礎上,在行業管製的放鬆下,基於業務融合和市場融合的需求,調整產業結構,大規模的兼並收購,越來越多的娛樂業、傳媒業、電信網絡業、終端產品業公司被納入電信媒體集團中。

電信增值業務正在向媒體化發展。電信傳媒從媒體特征、技術應用、客戶數據、媒體經營上進行整合與集成:電信兼容傳統媒體特征如語音、平麵、網絡等,加上與廣電合作的IPTV,以及由3G技術催生的手機等數碼終端多媒體;在技術應用上,電信傳媒充分利用自身的網絡優勢,將工控、視頻、打印、掃描、感應、藍牙、紅外、刷卡等技術充分融合,打造互動一站式服務平台;在客戶數據處理上,電信傳媒對龐大的客戶群進行細分,充分考慮上下遊客戶、買賣雙方的需求,形成一條精準的、一體化的供需價值鏈;在經營方式上,電信傳媒將娛樂、媒體、商務等功能整合為一體,打造全新的綜合型電信巨艦。

(三)電信傳媒的特色經營模式

第一,統一管理,縱向經營。電信傳媒采取“集團、省兩級管理,集團、省、本地三級經營”的模式。“兩級管理”確保了管理流程上的精簡和客戶服務上的快速反應,同時確保了傳媒業務能有效地與電信其他相關的信息服務業務相融合。“三級經營”更是利用了中國電信覆蓋全國的客戶拓展的渠道優勢,即使是在傳統競爭白熱化的一、二線城市電信傳媒也可謀得一席之地,而在三、四線城市,電信傳媒的渠道優勢更加明顯。

第二,技術領先,雙向互動。新媒體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實現了媒體的互動功能,除了網絡、手機外,電信戶外一站式服務終端融合了多種技術,同樣具有體驗互動功能:工控技術實現了終端信息查詢,實現了“戶外百度”;打印技術實現了消費券的現場消費,實現了都市商圈多方共贏;網絡交互實現了電子商務的“戶外化”,通過戶外屏幕來購物將成為現實;掃描技術實現了顧客“放心消費”,實現了商家產品銷售數據庫的完整性;刷卡消費實現了“足不出戶”即可完成水電煤繳費、償還信用卡、購物;遠程攝像頭實現了媒體監控的科學性,為廣告主對媒體投放的效果評測提供了極大的幫助……這一係列的技術應用,不僅賦予了媒體豐富實用的功能,更增強了受眾的現場感受力,放大了廣告主、合作夥伴的合作空間。

第三,媒體、娛樂、銷售一體化。作為有多方資源的電信公司,電子商務不僅能補充電信傳媒的業務,還能充分整合上下遊的客戶關係:為上遊客戶提供更寬的銷售渠道,為下遊客戶提供更實惠、更便利的產品服務,通過線上網上購物、線下屏幕銷售,再配合終端刷卡消費、全方位的物流派送、優質的售後服務,產業鏈順利銜接,服務細節步步到位,一定會給電信商務媒體提供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二、增值業務之一:數字電影發行放映

數字電影簡單來說就是一種製作和放映電影的新方法。其基本原理是舍棄傳統的化學膠片,以數字技術和設備攝製、製作存儲,並通過衛星、光纖、磁盤、光盤等物理媒體傳送,將數字信號還原成符合電影技術標準的影像與聲音,放映在銀幕上。從電影製作工藝、製作方式到發行及傳播方式上均全麵數字化。

(一)數字電影與傳統電影的區別

(1)與傳統電影相比,數字電影最大的區別是不再以膠片為載體,以拷貝為發行方式,而換之以數字文件形式發行或通過網絡、衛星直接傳送到影院、家庭等終端用戶。

(2)數字化電影技術進入到了微觀世界,它將圖像分解為最小的單元——像素,然後再重新組合,以改變或者重建某一部分的影像和情景,創造出一般攝影方法根本達不到的扣人心弦的鏡頭,在創作上幾乎達到隨心所欲的境地。

(3)製作過程大致可分為:製作實物模型——掃描模型得到草圖——電腦建模——還原質感——加入燈光、特效等渲染方麵的後期處理——畫麵合成達到最終效果。

(二)數字電影的優勢

1.技術優勢

數字電影不僅避免出現膠片因光源照射導致的老化、褪色,確保影片永遠光亮如新,還可以憑借充分的像素穩定性確保畫麵沒有任何抖動和閃爍,而且觀眾再也看不到像雨點一樣的劃痕磨損現象。

2.發行優勢

數字電影節目的發行不再需要洗印大量的膠片,既節約發行成本又有利於環境保護。數字化發行是由高亮度、高清晰度、高反差的電子放映機依托寬帶存儲、傳輸技術實現的。

3.放映優勢

數字傳輸技術的保障,使整部電影在傳輸過程中不會出現質量損失,一旦數字電影信號發出,無論多少家數字影院,也不管它位於地球的什麼位置,觀眾可坐在不同的數字影院裏欣賞同一部高質量的數字電影節目。

同時數字放映設備還可以實時播放重大體育比賽、文藝演出、遠程教育等。

4.防盜版優勢

數字拷貝對於內容安全做得比膠片好,它有一個密鑰是國防部等級的,叫非普斯認證,這個認證分貼三段,分成影片、影院、服務器,三段拚起來像拚圖一樣,三樣齊全才能放映。

數字電影有很多技術可以防止盜版。如設定密鑰的時間,想提前試片都試不了。如果拿個DV偷拍,拍出來的東西會有水紋,這個水紋通過技術手段是可以追蹤到是由哪一台服務器放出來的。

三、增值業務之二:影片在線無線運營

(一)在線無線發行渠道的形成

隨著互聯網的日益普及,以及其本身所具有的快捷傳播等特點,使得影視節目等內容資源得以迅速而廣泛地在網絡中傳播開來。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08年年底,中國網民數量為2.98億人,其中網絡視頻的用戶數量已超過2.02億戶,這其中70%多的網民在線觀看或下載電影。如每人每觀看一次影片收費1元,網絡傳播權使用費將高達50億元。據了解,中國網民中28.9%曾使用手機上網,隨著3G手機的發展,通過手機觀看電影的比例必將大大增加。日本每年3G市場下載影視節目創造的經濟效益就超過上百億美元,比我國目前電影市場收益多十幾倍。這不僅預示著新媒體蘊藏有巨大的影視消費潛力,也為傳統影視發行商提供了一條全新的影視發行與增值渠道,使之成為傳統院線票房收入的有利補充。

國家廣電總局新聞發言人表示,新媒體將成為廣電係統繼廣告、收視費、票房之後的第四大創收來源。

(二)電影增值業務產品開發

1.電影視頻

網絡視頻點播將成為重要的電影發行窗口——提供個人需要的頂尖電影和特別電影、資訊,當然價格相當高。讚助商也會因此得到一筆可觀的回報,即使用戶數量少也能有所賺頭。預計到2013年,全球通過網絡視頻用戶較2007年增長3倍,達到至少10億人。預計到2010年,中國的網絡視頻市場將形成以大型門戶矩陣、專業視頻網站和專業化的行業服務提供商為主體的競爭格局。

當電影被作為移動增值業務的內容申報上線之後,它就將呈現為一個可點播的業務,或者是常規的Wap業務(流媒體觀看視頻),或者是手機電視業務。而將這些業務推送給用戶的最常見的方式,並不是像傳統影視發行那樣在媒體上宣傳和廣告;因為在網絡環境中,渠道即媒體。

網尚傳媒作為專業的新媒體影視整合營銷公司,是目前中國領先的數字娛樂內容服務提供商,先後斥資上億元購買正版影視娛樂節目版權,並與國內外著名影視公司及傳媒機構等近百家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係,目前已獲得全球主流娛樂內容供應商提供的影視內容近10萬小時。網尚傳媒先後與全球領先的華語節目生產商香港TVB、香港亞洲電視台及銀都機構結為戰略合作夥伴,獨家享有它們在中國互聯網、IPTV、手機、數字電視及網吧的發行權,通過旗下的“中國網吧院線”、“中國網絡院線”、“中國手機院線”等傳播平台,有效覆蓋了國內近5億網吧、網絡、手機用戶,時時將國內外最新影視、娛樂、資訊動態傳遞給消費者。

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搜狐公司成為國內第一個通過購買影視節目版權進行播出的互聯網公司。2009年以來,搜狐公司購買電視劇的價格已經從每集1000元左右飆升至上萬元。雖然與電視台動輒每集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的出價還無法相比,但張朝陽認為,版權的有效保護將使影視節目的出品方成為最大的受益者。隨著整個互聯網行業版權保護意識的增強,互聯網的購片價格也將水漲船高,從而帶動整個網絡影視產業的發展。

2.無線音樂

自2003年起,音樂在中國移動的增值業務中的位置越來越重要。據介紹,與音樂有關的服務收入已經占移動夢網收入的1、3。為了能得到更多的“彩鈴”市場份額,中國移動是煞費苦心,先後與全球著名的唱片公司合作,包括滾石、EMI、BMG、百代、哥倫比亞唱片和迪斯尼等。他們的合作除了“彩鈴”業務、“移動夢網”音樂頻道和無線音樂俱樂部,還有“新碟首播”,向手機用戶提供新歌專輯試聽、下載、新碟的製作背景、發行唱片公司信息等內容。一係列的合作之後,中國移動已經成為中國市場上最具影響力的無線音樂發行渠道,為數字音樂時代開創了新的營銷方式。

在彩鈴、振鈴衍生的無線音樂產業鏈上,中國移動、SP、唱片公司、歌手、詞曲作者的分成比例,據透露,一首直接接入中國移動中央音樂平台的彩鈴(振鈴),其收入中國移動與唱片公司按五五分成。

電視劇《281封信》主題歌《兩隻蝴蝶》的彩鈴下載收入2005年就達2.4億元,而它的演唱者龐龍也以1800萬元的收入躋身2006年《福布斯》“中國名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