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大雅(1 / 3)

文王之什

文王

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有周不顯,帝命不時。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譯文”文王高高在天上,輝煌耀眼放光芒。岐周自古雖邦國。天命已換新氣象。周朝前途多光明,天王適時洪福降。文王升降是神靈,伴在上帝的身旁。

亹亹文王,令聞不已。陳錫哉周,侯文王孫子。文王孫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顯亦世。

“譯文”勤勤懇懇周文王,美好德譽傳四方。世代賜福繼周朝,子子孫孫皆侯王。文王後世有子孫,直係旁係都興旺。凡是周朝眾官員,個個顯赫有榮光。

世之不顯,厥猶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國。王國克生,維周之楨。濟濟多士,文王以寧。

“譯文”世代顯貴有榮光,處事謹慎又周詳。眾多誌士是俊傑,有幸此生在周邦。國都代代出賢臣,都是國家好棟梁。人才濟濟在一堂,文王以此得安康。

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孫子。商之孫子,其麗不億。上帝既命,侯於周服。

“譯文”端莊恭敬周文王,謹慎英明又善良。上天意誌多強大,殷商子孫皆歸降。殷商子孫實在多,數以億什難估量。上帝既已降旨意,眾皆一起歸周邦。

侯服於周,天命靡常。殷士膚敏,裸將於京。厥作裸將,常服黼冔。王之藎臣,無念爾祖。

“譯文”眾皆一起歸周邦,可見天命多無常。殷商子弟也勤勉,澆酒京都助周王。祭行澆酒行禮時,仍然身著殷時裝。周王忠臣多又多,祖先恩德不能忘。

無念爾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宜鑒於殷,駿命不易。

“譯文”時時念及你先祖,慎修德行保安康。常言天命不可違,隻求今生福祿長。殷商初得民心時,也曾遵循上天意。今日國亡是教訓,保持天命不容易。

命之不易,無遏爾躬。宣昭義問,有虞殷自天。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儀刑文王,萬邦作孚。

“譯文”保持天命不尋常,國運勿斷你手上。發揚先祖好聲譽,借鑒上天亡殷商。上天之意難揣摸,無聲無息多渺茫。隻有勤勉效文王,萬邦對你皆敬仰。

於(wū):表讚美的語氣詞。不:語助,無義。下文“不時”、“不億”、“無念”第一字同。亹(wěi)亹:勤勉貌。陳:重複。緝熙:光明。假:大。麗:數目。黼(fǔ):白與黑也。冔(xǔ):殷商禮帽。藎(jìn):進用。義問:好名譽。虞:借鑒。儀刑:效法。

大明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難忱斯,不易維王。天位殷適,使不挾四方。

“譯文”文王明德天下揚,赫赫神靈在天上。天意難測莫輕言,君王著實不易當。天意曾授殷為王,卻又使他失四方。

摯仲氏任,自彼殷商。來嫁於周,曰嬪於京。乃及王季,維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譯文”摯國任氏二姑娘,來自迢迢那殷商。出嫁進入西周城,做了京都的新娘。她與王季來相配,為善積德兩相當。太任不久懷身孕,於是生下周文王。

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懷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國。

“譯文”正是這位周文王,小心謹慎又善良。知道如何敬上蒼,受得福祿無限量。行事從不把德違,四方諸侯皆歸降。

天監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載,天作之合。在洽之陽,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

“譯文”上蒼監察臨凡塵,天命屬意周文王。文王繼承王位時,上天作合賜新娘。新娘家住洽水北,即是清清渭河旁。文王即刻行婚禮,大邦出位好嫁娘。

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親迎於渭。造舟為梁,不顯其光。

“譯文”大邦出位好嫁娘,好似天上仙女樣。選定成婚吉祥日,文王迎親渭水旁。木船相連當橋梁,典禮顯耀真輝煌。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於周於京,纘女維莘。長子維行,篤生武王。保右命爾,燮伐大商。

“譯文”上天之命由天降,命令賜予周文王。定號為周在京都,莘女繼室配文王。身為長女至周邦,婚後生下周武王。上帝保佑並令他,會合諸侯伐殷商。

殷商之旅,其會如林。矢於牧野,維予侯興。上帝臨女,無貳爾心。

“譯文”殷商軍隊多強盛,旌旗茂密如森林。武王列陣在牧野,如今伐商誓興師。上帝已至你身邊,你等不要懷二心。

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

“譯文”牧野寬闊作戰場,檀木兵車亮堂堂。四馬威武多雄壯,三軍統帥尚父當。猶如蒼鷹雙翅揚,一心協助周武王。三軍出兵擊殷商,戰至天明定新邦。

忱(chén):相信。適(dí):借為嫡,嗣子。挾:達。嬪:婦。懷:招來。伣(qiàn):好比。纘(zuǎn):美女。行:出嫁。燮(xiè):相會。會:旌旗。(yuán):赤毛白腹的馬。涼:輔佐。會朝:一個早上。清明:天下清明,指建立西周。

綿

綿綿瓜瓞,民之初生。自杜沮漆,古公亶父。陶複陶穴,未有家室。

“譯文”大瓜小瓜連藤生,周國之始初有民。杜水遷居到漆水,古公亶父建家園。為蔽風雨挖窯洞,那時尚無房屋住。

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爰及薑女,聿來胥字。

“譯文”先祖古公名蠱父,清早起來趕著馬。沿著漆水向西行,一走走到岐山下。偕同妻子薑氏女,來到此地建房屋。

周原,堇荼如飴。爰始爰謀,爰契我龜。曰止曰時,築室於茲。

“譯文”平原肥沃很寬廣,苦菜細嚼如飴糖。又是研究又策劃,執龜占卜問於卦。神靈說此可居住,在此蓋房最可嘉。

迺慰迺止,迺左迺右,迺疆迺理,迺宣迺畝。自西徂東,周爰執事。

“譯文”於是安心把家定,這裏耕來那裏植。劃分疆界分田地,疏通溝渠壟成行。從西到東開阡陌,老少一起來幹活。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繩則直。縮版以載,作廟翼翼。

“譯文”召來司空管工程,再讓司徒聚眾丁。命令人們建新屋,繩墨拉得緊繃繃。夾板豎立築土牆,宗廟建好多雄壯。

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築之登登,削屢馮馮。百堵皆興,鼛鼓弗勝。

“譯文”挖土聲聲鏟進筐,倒土轟轟如雷響。敲打牆麵聲登登,拍平圍牆響砰砰。百堵高牆齊聳起,敲起大鼓有氣勢。

廼立皋門,皋門有伉。廼立應門,應門將將。廼立塚土,戎醜攸行。

“譯文”國都已建外城門,城門高聳威風震。修好宮殿正大門,正門立得很齊整。土台堆積為祭壇,眾人前往同聲祈。

肆不殄厥慍,亦不隕厥問。柞棫拔矣,行道兌矣。混夷矣,維其喙矣。

“譯文”雖未盡消夷狄恨,文王聲譽也未損。柞棫野樹都拔盡,交通要道疏理清。夷狄敗退急奔走,氣喘籲籲甚疲倦。

虞芮質厥成,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後,予曰有奔奏,予曰有禦侮。

“譯文”虞國芮國不相爭,文王感動其本性。我有賢臣來親附,我有智士來參謀,我有良才相奔走,我有猛將抗敵侮。

瓞(dié):小瓜。陶:同“掏”。複:窯洞。胥:視察。始:計劃。載:豎。捄(jiū):鏟土入筐。陾(rénɡ)陾:鏟土聲。度(duó):投。屢(lóu):通“隆”。馮(pínɡ)馮:拍打聲。鼛(ɡáo)鼓:大鼓。伉(kànɡ):高大貌。戎:大。醜:眾。殄:杜絕。(tuì):受驚奔逃。喙(huì):氣短病困貌。蹶(ɡuì):感動。先後:左右前後之謀臣。

棫樸

芃芃棫樸,薪之槱之。濟濟辟王,左右趣之。

“譯文”棫樹樸樹枝葉繁,劈薪砍柴堆起來。周王恭敬又嚴肅,左右臣子緊相隨。

濟濟辟王,左右奉璋。奉璋峨峨,髦士攸宜。

“譯文”周王恭敬又嚴肅,左右親隨捧玉璋。手捧玉璋儀容好,英俊賢士真美妙。

淠彼涇舟,烝徒楫之。周王於邁,六師及之。

“譯文”涇水行船搖晃晃,眾人用力齊劃槳。周王發兵去遠征,六軍出發威風揚。

倬彼雲漢,為章於天。周王壽考,遐不作人?

“譯文”天上銀河廣無邊,閃閃明星掛滿天。周王身健又高壽,何不樹人保萬年?

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勉勉我王,綱紀四方。

“譯文”精雕細琢有文采,貌似金玉無疵瑕。勤勉自勵好周王,治理四方興國家。

槱(yóu):堆積木柴,點火以祭天神。髦士:英俊之士。淠(bì):船行搖晃貌。烝:眾。徒:船夫。倬:廣大。追(duī):雕。

旱麓

瞻彼旱麓,榛楛濟濟。豈弟君子,幹祿豈弟。

“譯文”遙望旱山腳,密密生榛楛。親和好君子,親和獲萬福。

瑟彼玉瓚,黃流在中。豈弟君子,福祿攸降。

“譯文”玉壺多鮮亮,美酒滿斟上。親和好君子,福祿從天降。

鳶飛戾天,魚躍於淵。豈弟君子,遐不作人?

“譯文”鷹飛在藍天,魚遊潛深淵。親和好君子,何不育俊才?

清酒既載,騂牡既備。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譯文”擺好醇香酒,備好赤公牛。虔誠祭先祖,祈求降洪福。

瑟彼柞棫,民所燎矣。豈弟君子,神所勞矣。

“譯文”柞棫密密生,燒柴不用愁。親和好君子,神靈來保佑。

莫莫葛藟,施於條枚。豈弟君子,求福不回。

“譯文”葛藤長又長,攀樹長得高。親和好君子,求福循正道。

旱:山名。楛(hù):木名。幹:求。瑟:鮮亮貌。載:斟。勞(lào):保佑。回:邪。

思齊

思齊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薑,京室之婦。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

“譯文”莊重聰明的太任,就是文王的母親。柔順可愛的周薑,就是大王的愛妻。太姒繼承其美德,生下男兒百數計。

惠於宗公,神罔時怨,神罔時恫。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禦於家邦。

“譯文”文王為政順祖宗,神靈歡喜無怨容,神靈不會有苦痛。文王以禮待正妻,對待兄弟也如此,國家萬邦與此同。

雝雝在宮,肅肅在廟。不顯亦臨,無射亦保。

“譯文”和和睦睦在宮中,恭恭敬敬祭祖宗。明處自省又自戒,暗處也能保德行。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遐。不聞亦式,不諫亦入。

“譯文”一切災難已斷根,害人瘟疫不發生。良計善策樂於用,忠言勸告記在心。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無,譽髦斯士。

“譯文”古今成人講道德,弟子習德有善行。古之聖人無敗德,樂於選賢任能人。

齊(zhāi):肅敬。惠:恭順。恫(tónɡ):痛。寡妻:嫡妻。射:厭倦。肆:故。戎疾:災難,不:語助。殄:絕。烈假:瘟疫。遐:遠。式:用。(dù):敗壞。

皇矣

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觀四方,求民之莫。維彼二國,其政不獲。維此四國,爰究爰度。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顧,此維與宅。

“譯文”上帝光明又偉大,俯視下界能明察。監督巡視四方事,保佑人間得安寧。回想前朝夏與商,政事不勤失民心。上帝巡察到四方,深思熟慮來謀劃。上帝偏愛西周地,有心擴大他邊疆。於是向西來顧視,此是安居好地方。

作之屏之,其菑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栵。啟之辟之,其檉其椐。攘之剔之,其其柘。帝遷明德,串夷載路。天立厥配,受命既固。

“譯文”砍吧扔吧加油幹,病樹枯木倒一邊。修啊平啊莫遲疑,無論灌叢或枝枒。砍伐路間雜樹木,不管檉柳或椐樹。精心修理除繁枝,無論山桑或黃桑。上帝降福有德人,西夷失敗終逃走。上帝身邊好君王,太王受命固四方。

帝省其山,柞棫斯拔,鬆柏斯兌。帝作邦作對,自大伯王季。維此王季,因心則友,則友其兄,則篤其慶,載錫之光。受祿無喪,奄有四方。

“譯文”上帝視察眾山巒,柞樹棫樹已拔除,鬆樹柏樹很挺拔。上帝興周又立君,太伯王季始為王。自從王季稱周王,誠心待人如親友,他對胞兄更友愛,對人更是有厚賞,上帝賜給他榮光。周人永遠受恩寵,盡得天下統四方。

維此王季,帝度其心。貊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類,克長克君。王此大邦,克順克比。比於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於孫子。

“譯文”自從王季為周君,上帝常察他的心。不去宣揚其美譽,他的德行自分明。明辨是非與善惡,教誨不倦賞罰清。治理大周稱人君,萬民順從皆一心。等到文王繼了位,保持美德常相繼。承受上帝賜福祉,世世代代傳子孫。

帝謂文王:無然畔援,無然歆羨,誕先登於岸。密人不恭,敢拒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愛整其旅,以按徂旅。以篤於周祜,以對於天下。

“譯文”上帝鄭重告文王:不要放縱太好強,不要貪心去爭功,欲立威望平訴訟。密國之人不恭順,膽敢抗拒大周邦,並侵阮國和共國。文王因此大發怒,整頓軍馬討頑敵,擋住逆師來侵莒。增添周國福與祿,以此昭示天下民。

依其在京,侵自阮疆,陟我高岡。無矢我陵,我陵我阿;無飲我泉,我泉我池。度其鮮原,居岐之陽,在渭之將。萬邦之方,下民之王。

“譯文”密軍占領我高地,自阮入侵我邊境。我帥登山發命令:不許敵人來駐紮,無論大山或丘陵;不許敵人來飲水,無論流泉或池邊。山地平原細思量,決定遷居岐山南,居住渭水河岸邊。遂為萬國的榜樣,成為百姓的君王。

帝謂文王: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不長夏以革。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帝謂文王:詢爾仇方,同爾弟兄。以爾鉤援,與爾臨衝,從伐崇墉。

“譯文”上帝鄭重告文王:我思如此之美德,不迷音樂與美色,不賴棍棒與鞭刑。不知之事勿輕言,順從上天的法則。上帝再次告文王:求助友邦要協作,聯合兄弟結盟約。再以登城長鉤梯,駕乘臨車和衝車,率領千軍伐崇國。

臨衝閑閑,崇墉言言。執訊連連,攸馘安安。是類是榪,是致是附,四方以無侮。臨衝茀茀,崇墉仡仡。是伐是肆,是絕是忽。四方以無拂。

“譯文”臨車衝車沉沉行,崇國城池高高聳。俘虜敵兵不間斷,左耳割下一串串。祭天祭神祭亡魂,對敵恩威—起施,四方諸侯莫侵侮。臨車衝車勇猛行,崇國都城高高聳。一場突擊攻崇國,層層圍困盡占領。諸侯不敢懷二心。

莫:安定。耆(shì):同“嗜”,愛好。作:通“斫”,斬。屏(bǐnɡ):除去。菑(zī):樹木立著枯死。翳(yì):樹木倒著,枯樹。檉(chēnɡ):檉柳,西河柳。椐(jū):靈壽樹。(yǎn)、柘(zhè):木名,山桑、黃桑。大伯:即太伯。奄:全,無餘。貊(mò):不聲張。岸:訟。篤:使……厚。京:高丘。矢:陳軍。不識不知:不去識別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仇:儔。匹配。類、榪(mà):祭祀名。茀(fú)茀:兵車強盛貌。仡(yì)仡:高聳貌。

靈台

經始靈台,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譯文”文王開始造靈台,細心經營巧安排。黎民百姓同施工,不到幾日落成快。築城本來不須急,百姓自願來出力。

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翯翯。王在靈沼,於牣魚躍。

“譯文”文王遊覽到靈苑,母鹿伏地很溫馴。母鹿肥大一群群,小鳥俊美羽毛白。文王遊覽到靈沼,滿池魚兒齊跳躍。

虡業維樅,賁鼓維鏞。於論鼓鍾,於樂辟雍。

“譯文”木架大版崇牙聳,懸掛大鼓和大鍾。鍾鼓齊鳴相應和,國君享樂在離宮。

於論鼓鍾,於樂辟雍。鼉鼓逢逢,朦瞍奏公。

“譯文”鍾鼓之聲多和諧,離宮氣氛也歡樂。咚咚大鼓鱷魚皮,盲人樂師奏宮廷。

攻:修建。麀(yōu):母鹿。虡(jù):木架以掛鍾鼓。樅(cōnɡ):鍾、磬上的老牙。賁(bēn):大鼓。鏞(yōnɡ):大鍾。論:和。鼉(tuó):鱷魚名。矇瞍(ménɡsǒu):瞎眼樂師。

下武

下武維周,世有哲王。三後在天,王配於京。

“譯文”周國有後繼,代代皆賢明。三祖已升天,武王為國君。

王配於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譯文”武王為國君,祖德銘於心。不違上天意,使王多誠信。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維則。

“譯文”使王多誠信,百姓為典型。孝道不遺忘,此乃是準則。

媚茲一人,應侯順德。永言孝思,昭哉嗣服。

“譯文”世人愛武王,眾皆順王德。孝道永不忘,光大有後人。

昭茲來許,繩其祖武。於萬斯年,受天之祜。

“譯文”光大有後人,再繼王功業。子孫千千代,上天降洪福。

受天之祜,四方來賀。於萬斯年,不遐有佐?

“譯文”上天降洪福,諸侯來朝賀。子孫千萬代,豈無賢良助?

武:繼承。孚:信實。繩:繼承。武:足跡,功業。

文王有聲

文王有聲,遹駿有聲。遹求厥寧,遹觀厥成。文王烝哉!

“譯文”文王美譽傳四方,繼承祖德有名望。謀求百姓得安居,再求功成國運強。英明國君周文王!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於崇,作邑於豐。文王烝哉!

“譯文”文王受命封西伯,立下武功真輝煌。舉兵討伐崇侯虎,遷都豐邑好地方。英明國君周文王!

築城伊淢,作豐伊匹。匪棘其欲,遹追來孝。王後烝哉!

“譯文”修築城牆挖城壕,豐邑規模也相當。個人欲望不貪圖,孝順祖先與周邦。英明國君周文王!

王公伊濯,維豐之垣。四方攸同,王後維翰。王後烝哉!

“譯文”文王功業真輝煌,他建豐都堅城牆。四方同心齊歸附,文王築城有屏障。英明國君周武王!

豐水東注,維禹之績。四方攸同,皇王維辟。皇王蒸哉!

“譯文”灃水東流入黃河,大禹之功不可磨。四方同心齊歸附,君臨天下是楷模。國君武王美名播!

鎬京辟雍,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皇王烝哉!

“譯文”鎬京落成建離宮,從西從東來回看,從南從北走一遍,規模宏大無不服。英明國君周武王!

考卜維王,宅是鎬京。維龜正之,武王成之。武王烝哉!

“譯文”國王卜卦問上蒼,定居鎬京很吉祥。遷都決策神龜定,武王功成德無量。英明國君周武王!

豐水有芑,武王豈不仕?詒厥孫謀,以燕翼子。武王烝哉!

“譯文”豐水杞柳長得壯,難道武王曾閑逛?他留利民好謀略,保護子孫安國邦。英明國君周武王!

遹(yú):遵循。烝(zhēnɡ):美,盛。淢(xù):護城渠。棘:急。濯:顯著。後:君。王後:國君。此以下指武王。翰:屏障。正:決定。芑(qǐ):此處指杞柳。孫:通“遜”,順。

生民之什

生民

厥初生民,時維薑螈。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後稷。

“譯文”其初生周祖,母親為薑嫄。周祖如何生?薑嫄勤祭祀,祈神降男子。踩了神趾印。獨居側室後,薑嫄有身孕。生下一男兒,他就是後稷。

誕彌厥月,先生如達。不坼不副,無菑無害。以赫厥靈,上帝不寧。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譯文”懷胎已足月,分娩很順利。不受一點傷,不遭災和殃。這是顯神靈,上帝始安寧。因為常祭祀,終於生男兒。

誕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誕置之平林,會伐平林。誕置之寒冰,鳥覆翼之。鳥乃去矣,後稷呱矣。實覃實,厥聲載路。

“譯文”置嬰於窄巷,牛羊來庇護。置嬰於密林,恰逢人砍柴。置嬰於寒冰,群鳥展翅護。鳥兒剛飛走,後稷哇哇哭。哭聲長又亮,不絕於路上。

誕實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藝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麥幪幪,瓜瓞唪唪。

“譯文”後稷學爬行,能辨人和事,喂食挨得近。長大種大豆,豆苗很茂盛,禾苗長得壯,麥麻粗又密,瓜果實累累。

誕後稷之穡,有相之道。茀厥豐草,種之黃茂。實方實苞,實種實褎。實發實秀,實堅實好,實穎實栗。即有邰家室。

“譯文”後稷種莊稼,自有好辦法。拔除野生草,種上好穀稻。按時生芽苞,由低長到高。發莖又吐穗,果實大又好,垂穗頭搖搖。後稷成了家。

誕降嘉種,維秬維秠,維糜維芑。恒之櫃枉,是獲是畝。恒之糜芑,是任是負,以歸肇祀。

“譯文”上天賜良種,櫃稻和秠稻,紅穀和白穀。遍地種秬秠,收割滿田壟。遍地種糜芑,肩挑往回送,回家祭神靈。

誕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釋之叟叟,烝之浮浮。載謀載惟,取蕭祭脂,取羝以,載燔載烈,以興嗣歲。

“譯文”如何祭神靈?舂米又舀米,又簸又來搓。淘米“簌簌”響,蒸氣“噗噗”冒。思考且商量,拿來油和蒿,牽來大公羊,又燒又是烤,祈求來年豐。

印盛於豆,於豆於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時,後稷肇祀。庶無罪悔,以迄於今。

“譯文”我盛肉於豆,再盛於瓦盆。香氣向上冒,上帝享供奉。香氣陣陣濃,後稷在祭祀。對神沒失禮,平安到如今。

禋(yīn):祭天之劄。敏:大拇趾。歆:欣。介、止:獨處。震:同“娠”。夙:同“肅”,慎戒。坼(chè):繃裂。副:剖開。覃(tán):長。(xū):大。歧:會人意。嶷(nì):辨事物。藝(yì):種植。種:短。褎(xiù):長。秬(jù)、秠(pǐ):黑黍。榆(yóu):舀米。躁:通“揉”。(pá):祭路神。卬(ánɡ):我。歆:享受。臭:氣味。亶(dǎn):誠然,實在。時:善。

行葦

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方苞方體,維葉泥泥。戚戚兄弟,莫遠具爾。或肆之筵,或授之幾。

“譯文”路邊蘆葦一片片,牛羊不要輕踏踐。蘆葦發芽才長莖,葉兒茂盛軟綿綿。兄弟之間多親密,都要親近莫疏遠。於是有人鋪竹席,有的擺好小茶幾。

肆筵設席,授幾有緝禦。或獻或酢,洗爵奠斝。醓醢以薦,或燔或炙。嘉肴脾臄,或歌或咢。

“譯文”鋪上竹席擺好宴,侍者不斷設茶幾。主人獻酒客回敬,幾度重把杯具洗。帶湯肉醬往上端,肉食有烤也有燒。牛肚牛舌盡美味,眾人唱歌把鼓敲。

敦弓既堅,四既鈞。舍矢既鈞,序賓以賢。敦弓既句,既挾四。四如樹,序賓以不侮。

“譯文”彩繪雕弓多堅勁,四支利箭多勻稱。拉弓放箭支支中,名列前茅為上賓。拉滿雕弓彎又彎,四支利箭握在手。四箭中靶如樹插,然後謙恭讓上座。

曾孫維主,酒醴維醹。酌以大鬥,以祈黃耇。黃耇台背,以引以翼。壽考維祺,以介景福。

“譯文”周王曾孫東道主,酒味香甜又醇厚。都用大杯把酒斟,以此祈求得長壽。對待黃發老壽星,又是牽引又攙扶。高齡老人多吉利,神靈保佑賜萬福。

敦(tuán):聚貌。行(xínɡ):道路。泥泥:柔嫩貌。戚戚:親密貌。緝(qí):輪換不斷。禦:侍奉。醓醢(tǎn hǎi):帶湯的肉醬。臄(jù):舌頭。咢(è):擊鼓不唱歌。(hóu):箭。句(ɡōu):拉滿弓。不侮:恭敬嚴肅。醹(rú):酒味醇厚。黃耇(ɡǒ):高壽。台背:長壽老人。祺:吉祥。介:佑;助。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