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虎門銷煙,長了中國人民的誌氣。消息傳到英國,英國政府認為這是發動侵華戰爭的最好借口。1840年(道光二十年)6月,英國軍艦四十餘艘,載士兵四千餘名,開到廣州珠江口外的海麵上,悍然對廣州開炮,第一次鴉片戰爭正式爆發。

在鴉片戰爭中,作為戰爭最高指揮官的道光帝舉棋不定,中國官兵雖然英勇抗擊,但廣東、浙江、上海方麵連續喪城失地,英艦強行開到了南京城下。清政府在英國侵略軍的壓力下,被迫簽訂了《南京條約》,割讓香港、五口通商、賠款2100萬元。隨後,英國政府強迫清政府簽訂了《虎門條約》、美國政府強迫清政府簽訂了《望廈條約》、法國政府強迫清政府簽訂了《黃埔條約》。這些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巨大變化。

民族的災難使廣東花縣一個鄉間塾師洪秀全首先覺悟,1851年,在他的領導下,一場聲勢浩大的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了。

洪秀全年輕的時候,曾4次赴廣州應試,結果均名落孫山。鴉片戰爭爆發、《南京條約》簽訂以及開放五口通商等,使洪秀全的思想受到極大震動。1843年,洪秀全拋棄了科舉功名,創立了一個叫“拜上帝會”的組織。

1850年,廣西遭遇空前的大饑荒,洪秀全覺得時機已經成熟,於是發布了“團營”令。一場震驚中國和世界的太平天國革命像火山一樣爆發了。

9月,太平軍攻克永安,在永安封王建製,太平天國初具規模。太平軍所過州縣,老百姓扶老攜幼,舉家從軍。1853年1月,太平軍攻克武漢,人數發展到50萬之眾。在一個月內,太平天國軍以橫掃千軍之勢,破九江、占安慶,直抵南京。3月19日,太平軍用炸藥將南京城撕開十幾丈的口子,攻占了南京,改南京為天京,定為都城。

定都南京以後,太平天國頒布了《天朝田畝製度》。《天朝田畝製度》是以平均分配土地為核心內容的綱領性文件,規定分田按照人口,不論男女,16歲以上分一份,16歲以下減半。太平天國想通過《天朝田畝製度》建立一個“有田同耕、有衣同穿”的理想社會。

5月,太平天國發動北伐和西征。北伐軍在林鳳祥、李開芳的率領下,前鋒直抵天津楊柳青,北京為之震動。由於孤軍深入,北伐軍糧盡援絕,於1855年失敗。西征軍由賴漢英率領,經過與清軍三年反複鬥爭,控製了長江上遊九江、安慶、武漢三大重鎮以及湖北、江西、安徽等地區,奠定了太平天國長期戰鬥的基地。

1853年,曾國藩在家鄉組織了湘軍一萬七千餘人與太平軍對抗,成為太平天國的死敵。

1856年,太平軍先後擊退清軍江北大營和江南大營,太平天國進入了全盛時期。1856年秋,太平天國統治集團發生了內訌,1857年,石達開負氣出走,帶走太平天國精銳部隊十萬餘人,太平天國元氣大傷。

天京內訌以後,洪秀全力挽狂瀾,提拔了李秀成、陳玉成等一批年輕將領擔當重任,太平天國的局勢出現了轉機。1859年4月,洪仁開從香港來到天京,洪秀全封他為幹王,總理朝政。洪仁玕向天王條陳了著名的《資政新篇》。《資政新篇》是一個要求向西方學習的綱領性文件,主張在政治上實行革新,權歸於一;在經濟上效法西方,興辦鐵路、礦山、銀行等;在思想上學習西方的民主和平等。洪秀全對《資政新篇》表示欣賞與讚同。

1861年,清政府發生“北京政變”,以西太後為首的頑固派掌握了中央政權。中外反動派開始聯手鎮壓太平天國,太平天國的局勢急轉直下。天京上遊武漢、九江、安慶先後失陷,天京下遊鎮江、常州、無錫、蘇州亦先後被中外反動勢力攻陷。1864年,天京已經成為一座孤城。6月1日,洪秀全病逝,他的兒子洪天貴福即位。

7月19日,清軍用炸藥炸開天京城,屹立了11年之久的天京城淪陷。

天京淪陷後,李秀成護衛幼天王衝出重圍。後來,幼天王在江西南昌被俘遇害。李秀成在南京方山被俘,並被曾國藩處以淩遲。太平天國餘部堅持鬥爭4年,直到1868年遵王賴文光在揚州兵敗被俘為止。

時空隧道

(1)為什麼《天朝田畝製度》所說的建立一個“有田同耕、有衣同穿”的理想社會在當時是不可能實現的?

(2)說說《天朝田畝製度》和《資政新篇》這兩個偉大的綱領性文件的意義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