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雪摘下胸前的銀杏葉鑲鑽胸針,葉片脈絡在桌麵投射出權力網絡。
“周部長夫人上周去過協和醫院。”她將胸針推過中線,“主治醫師剛參加完京平的學術論壇。”
陳東注意到針扣刻著微縮的黨徽,與老領導回憶錄的封麵裝飾如出一轍。
暴雨拍打窗欞的節奏突然淩亂,招待所後巷傳來奧迪A6的關門聲。
柳雪瞥了眼監控屏幕,彭峰的司機正撐著黑傘走向茶室。
她將銀杏胸針別在陳東領口,冰涼的金屬貼著他跳動的頸動脈:“明天省報要來采訪超期安置,讓周部長陪你去金田社區。”
陳東冒雨鑽進帕薩特時,發現後座多了個牛皮紙袋。
泛黃的青岩縣黨代會紀要裏夾著半張燒焦的照片:年輕時的周可風與彭峰在主席台握手,背後的橫幅“精誠團結”被火舌舔去“團”字。
車載廣播突然插播新聞:“原青岩縣文化局長突發腦溢血蘇醒,稱有重要情況向組織反映...”
等紅燈的間隙,陳東摸到紙袋夾層的U盤。
插入車載電腦後,監控視頻裏出現周可風深夜獨坐辦公室的身影,他反複擦拭的相框裏,正是柳雪手機照片中穿中山裝的老者。
雨刮器刮去擋風玻璃上的水幕時,“7-902”的門牌在霓虹中一閃而過。
陳東坐在駕駛室裏,心情久久地沒有平靜下來。
他怎麼也沒想到,柳雪的手裏麵還有周可風這一張牌。
周可風是組織部部長,在市委常委排名也是相當靠前。
當年,他與市長彭峰那場驚心動魄的權力角逐,至今仍在華陰市官場被人私下議論。
那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每一個決策、每一次表態,都像是戰場上的衝鋒與防守。
彭峰,行事風格雷厲風行,在政策推行上大刀闊斧,身後有著一批擁護改革的勢力。
周可風則沉穩內斂,擅長在錯綜複雜的人脈關係中周旋,憑借著多年積累的政治資源,在華陰市官場盤根錯節。
在那場權力爭鋒中,兩人在多個重大項目上意見相左。
一次關於城市開發區規劃的會議上,彭峰主張引入外地大型企業,快速拉動經濟增長;周可風卻認為應該優先扶持本地企業,循序漸進。
最終,周可風在這場爭鬥中敗下陣來。
然而,他在華陰市的政治影響力並未因此削減。
組織部的權力核心地位,讓他依舊能在幹部任免、人事調動等關鍵事務上發揮關鍵作用。
各個部門裏,不少重要人物都曾受過他的恩惠。
有的是在職業發展的瓶頸期,得到他的舉薦,得以晉升;有的是在工作陷入困境時,因他的協調而順利解決難題。
這些人表麵上不動聲色,卻在關鍵時刻,會為周可風提供支持。
周可風願意加入柳雪的陣營,這的確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