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文學藝術(1)(1 / 3)

何謂文學

文學是以語言為手段塑造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文學起源於人類的生產勞動。最早出現的是口頭文學,一般是與音樂聯結,成為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最早形成書麵文學的有中國的《詩經》、印度的《羅摩衍那》和古希臘的《伊利昂紀》等。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後才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出。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四大類別。

何謂藝術

一般認為,藝術是人們把握現實世界的一種方式,藝術活動是人們以直覺的、整體的方式把握客觀對象,並在此基礎上以象征性符號形式創造某種藝術形象的精神性實踐活動。它最終以藝術品的形式出現,這種藝術品既有藝術家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反映,也有藝術家本人的情感、理想和價值觀等主體性因素,因此它是一種精神產品。藝術的種類繁多,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將藝術分為以下一些類型:依據藝術形象的存在方式,藝術可分為時間藝術、空間藝術和時空藝術;依據藝術形象的審美方式,藝術可分為聽覺藝術、視覺藝術和視聽藝術;依據藝術的物化形式,藝術可分為動態藝術和靜態藝術;依據藝術分類的美學原則,藝術可分為實用藝術、造型藝術、表演藝術、語言藝術和綜合藝術;依據藝術形象的表現方式,藝術可分為表現藝術和再現藝術。

文學體裁基本分類有哪幾種

文學體裁指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又稱文學樣式,它是文學作品形式的要素之一,是由形象塑造的不同方式、語言運用及結構布局等因素有機結合而呈現出的作品的外部形態。文學體裁的基本分類有兩種,即“三分法”和“四分法”。

“三分法”,就是根據塑造形象、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不同方式,將各式各樣的文學作品劃分為三大類,即敘事類、抒情類和戲劇類。這種分類方法起源於古代希臘,在歐美各國長期流行。敘事類是指通過對事件的描述,塑造藝術形象,反映社會生活,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作品。抒情類是指通過作者抒發某種思想感情以反映社會生活的作品。戲劇類是指通過舞台上登場人物的語言和行動塑造藝術形象,反映社會生活的作品。

“四分法”,就是根據形象塑造、語言運用、表現方式和結構體係等基本特點,將各式各樣的文學作品進行分析歸納,劃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四大類。

你對小說知道多少

小說是以散體文形式表現敘事性的內容,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小說與散文、詩歌、戲劇並稱四大文學體裁。

小說的三要素包括生動的人物,完整的情節,人物活動的環境。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說反映社會生活的主要手段,人物的描寫方法有肖像、行動、心理、語言描寫及正麵描寫、側麵描寫,還有細節描寫。小說的情節起著展示人物性格、表現作品主題的作用。小說的情節包括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有的小說還在開端前加上序幕,在結局後加上尾聲。小說的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社會環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自然環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景物,用以烘托氣氛,表現人物感情。

小說按篇幅可分為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和微型小說;按題材,國外有騎士小說、流浪漢小說、感傷小說;中國有英雄傳奇小說、才子佳人小說、公案小說、誌人誌怪話本等;近現代則有社會問題小說、言情小說、心理小說、曆史小說、諷刺小說、偵探小說等。

中國百部古典名著是哪些

根據《中國文化知識精華》(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中國少年兒童百科全書文化·藝術》(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等記載,中國的百部古典名著有:《論語》、《孟子》、《周易》、《荀子》、《禮記》、《孝經》、《大學》、《中庸》、《老子》、《莊子》、《抱樸子》、《墨子》、《韓非子》、《列子》、《淮南子》、《太上感應篇》、《壇經》、《金剛經》、《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司馬法》、《六韜》、《黃石公》、《三略》、《尉繚子》、《李衛公問對》、《尚書》、《國語》、《戰國策》、《左傳》、《晏子春秋》、《呂氏春秋》、《漢書》、《史記》、《貞觀政要》、《春秋繁露》、《傳習錄》、《南山集》、《鹽鐵論》、《潛夫論》、《帝範》、《詩經》、《楚辭》、《古詩源》、《杜牧集》、《李商隱集》、《李白集》、《杜甫集》、《白居易集》、《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花庵詞選》、《牡丹亭》、《西廂記》、《桃花扇》、《長生殿》、《韓愈集》、《柳宗元集》、《歐陽修集》、《曾鞏集》、《蘇洵集》、《蘇軾集》、《蘇轍集》、《王安石集》、《小窗幽記》、《陶庵夢憶》、《浮生六記》、《幽夢影》、《菜根譚》、《隨園詩話》、《詩品》、《文心雕龍》、《人間詞話》、《容齋隨筆》、《閱微草堂筆記》、《搜神記》、《笑林廣記》、《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喻世名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東周列國誌》、《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孽海花》、《老殘遊記》、《包公案》、《於公案》、《儒林外史》、《聊齋誌異》、《封神演義》、《徐霞客遊記》、《山海經》、《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永樂大典卦書集萃》、《鬼穀子》、《曾國藩家書》、《古文觀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