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亞洲最大的圖書館你知道多少
中國國家圖書館無論是藏書量還是建築規模都是亞洲第一。它的前身是1909年籌建的京師圖書館,1928年改名為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址在北京北海西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名為北京圖書館。1998年12月12日經國務院批準,北京圖書館更名為國家圖書館,對外名稱為中國國家圖書館。
新建的國家圖書館在北京紫竹院公園北側,占地742公頃,建築麵積14萬平方米。書庫高61米,可容納2000萬冊圖書;有30多個閱覽室,可供3000位讀者同時閱覽;每天可接待讀者8000人次,被人們譽為“世界第一流的書城”。
圖書館的東、南兩個大廳和主要樓層中,分別安裝了由儀器控製的整體示意圖。讀者如果走迷了方向,隻要按動所在地點的按鈕,圖中馬上會顯示出你所在的方位及樓層,幫助你在這座知識的宮殿中找到所要去的地方。借書處設有圖書期刊自動走台係統,運載車沿著軌道能在水平、垂直、傾斜狀態下自找重心行走,選擇最短路線把圖書資料傳遞給讀者。大部分閱覽室實行開架服務,讀者可以在書架上各取所需,還可以把有用的資料隨時複印下來。
國家圖書館收藏有1200多萬冊古今中外的圖書文獻,其中被國家列為特別收藏的珍貴文獻有60多萬冊。為了保證它們的安全,圖書館安裝了由計算機控製的報警和滅火係統。3000多個火情探測器的探頭分布在各個角落,一旦燃燒冒煙,中央控製室的模擬盤上會立刻顯示出著火部位,自動切斷電源,消防水泵馬上增壓,由人直接滅火。
國家圖書館是知識的寶庫,裏麵蘊藏著人類文明的精粹,向一切學習和探索的人們提供著數不盡的財富。
你知道中國最大的大學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嗎?
我國最大的大學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是全國最早、藏書最多的大學圖書館。它創建於1902年,當時叫京師大學堂藏書樓,1912年改名為北京大學圖書部。1918年至1924年期間,李大釗曾擔任圖書館主任,毛澤東曾在圖書館工作。1931年,北京大學圖書部正式改名為北京大學圖書館。
圖書館最早的藏書是清朝政府從全國各省調撥來的,後來又陸續收進了很多著名藏書家的藏書,是我國收藏古籍最多的圖書館之一。圖書館共有藏書400多萬冊,其中中文圖書260萬冊,外文圖書90萬冊,報紙期刊合訂本50萬冊。圖書館和50多個國家或地區的500多個文化教育機構建立了圖書交換關係。
圖書館設有31個閱覽室,可供2000人同時閱覽。讀者谘詢室負責指導學生使用目錄,幫助師生查找資料和解答各種問題。圖書館還開展複印、膠印、微縮及電子計算機檢索等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