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生卒年不詳),滿洲人,字潤亭,一字仲容,號定圃,別號龐村。乾隆丁巳進士。曾經典試山東、江西,視學山西、順天,巡撫廣東、福建。他的《樂賢堂詩鈔》中有《過賈浪仙祠》《明湖泛舟》《出雁門》《堯廟》《苛嵐州》《澄海樓》《登觀象台》《西湖雜詠》《廣州雜詠四首》《峽山飛來寺》,均是詩以紀遊。《趙州柏林寺觀吳道子壁上畫水》《題塞曉亭先生恩宴圖》《題明臣史閣部畫像》《南海神廟銅鼓歌》《廣州將軍邀閱水操》,尤見瑰瑋。所撰《樂賢堂詩鈔》不分卷,書口下題《督運草》,乾隆四十二年自序,末有門人董元度跋,詩共四十餘首,皆記乾隆四十一年督漕運事,乾隆間自刻,一冊,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歿後其子英和輯為《樂賢堂詩抄》三卷,錄乾隆九年至五十三年詩,乾隆五十九年刻,中國國家圖書館、山東省圖書館藏。今存其集寫本兩種:一為《樂賢堂詩鈔》十三卷,內《日下集》六卷、《豹尾集》一卷、《三晉集》一卷、《齊魯集》一卷、《西江集》一卷、《燕趙集》一卷、《粵海集》一卷、《淮閩集》一卷,乾隆五十一年稿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藏;一為《定圃遺稿》不分卷,清鈔本,清法式善跋,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國梁(生卒年不詳),滿洲人,榜名納國棟,奉敕改今名。字隆吉,一字丹中,號笠民,氏哈達納喇,隸正黃旗。乾隆丁巳進士。先後出為銀川、蘭州、天水、烏魯木齊等地知府,擢貴州糧驛道。生平耽嗜吟詠。著有《澄悅堂詩集》十四卷,有鐵保、吳廷琛序,其詩精萃,俱在外官西北西南時。《澄悅堂詩集》十四卷,嘉慶十四年東井硯齋刻本,上圖、遼圖、魯圖、粵圖、華東師大、北圖、中山大學、山西大學圖書館藏。存乾隆二年至乾隆五十四年之詩,共2004首,皆記所官之地山川風俗及交接友朋。徐世昌《晚晴簃詩彙詩話》:“笠民詩多詠其宦遊所至山川風土,而於君親兄弟朋友之際,尤惻怛動人。善寫性情,間涉淺俗。”
舒瞻(生卒年不詳),字雲亭,滿洲人,氏他塔喇。世居劄庫木地方,隸正白旗。乾隆巳未進士。官浙江桐鄉、平湖、海鹽知縣。十九年署乍浦理事同知。《蘭藻堂集》六卷,乾隆寫刻本,北圖、上圖藏,此集詩476首,沈德潛序稱其詩品:“在元、白之間,近情處迥不易及。”《蘭藻堂集》十二卷,乾隆刻本,北圖、南圖、粵圖、首都、清華、複旦藏。所見八卷本,前有施安、梁啟心、厲鶚、杭世駿、全祖望、金誌章、魯增煜、沈德潛序。分《賞音初編》《棲桐小草》《柘湖詩存》《吳船集》《越吟》《越吟序刻》《金粟吟》《養屙偶存》諸集。
寅保(生卒年不詳),字東賓,一字芝圃,漢軍旗人,號桐封,隸正白旗。乾隆戊辰進士,散館授編修。改內務府郎中。官杭州織造、安徽廬鳳道。唐英子。《秀鍾堂詩鈔》一卷《拾遺》一卷,嘉慶五年刻本。是集為嘉慶五年其子書魯家刻,馮浩、鐵保、費淳、王文治、吳錫麒、阮元、曾燠、英和序。《秀鍾堂詩抄》不分卷附拾遺,嘉慶五年邗上寧遠堂刻本,北圖、遼圖、中科院藏。
圖鞳布(生卒年不詳),字裕軒,號德裕,又號漫圃,滿洲人,氏圖色裏,黑龍江地方人,隸鑲紅旗。乾隆戊辰進士,散館授檢討。累官翰林院侍講學士。年六十有六卒。父協領薩克薩哈。《枝巢詩草》四卷,乾隆五十二年刻本,販書偶記,山西大學圖書館藏。分《從獵集》《靜居集》《於役集》《歸田集》,集各一卷。朱桂序謂“裕軒不求工於詩,顧其胸次素潔,遇境發抒,往往有真意。”
賈虞龍,字雲臣,一字雲城,漢軍旗人。乾隆癸酉舉人,與王文治、朱孝純友善。生於乾隆元年,卒於二十六年,年二十七。《謙益堂詩鈔》二卷,道光間刻本。詩稿僅得全稿之半,為其繼配劉氏所藏,子繼昌跋,道光六年輊文淳跋,有王引之序,戚人鏡、那清安、姬光璧序,寶鋆序已作於道光二十二年。詩凡三百餘首。《謙齋堂詩》一卷,乾隆四十二年刻菉漪懷舊集本,叢書綜錄補編。《謙齋堂詩抄》二卷,道光六年,豔雪山房刻本,北圖、遼圖、中科院、旅大、首都圖書館藏。徐世昌《晚晴簃詩彙詩話》收錄《暑夜檢亡友龔予鮮遺詩愴然感懷》《故明侍禦史沈公殉節詩》《夢樓齋中夜話》3首。
於宗瑛(生卒年不詳),字英玉,號紫亭,先世蓋平人,徙廣寧,隸鑲紅旗。乾隆甲戌進士,散館授檢討。官至江南道監察禦史。於成龍孫。著有《來鶴堂詩》《來鶴堂文》《來鶴堂賦》《來鶴堂詩餘》《來鶴堂試帖抄》,十二卷,附製藝(收)。《來鶴堂詩鈔》二卷,乾隆間刻本。是集凡詩二卷,與文二卷合刊,詩以題畫居多。唱和名流為彭啟豐二三人。《來鶴堂詩抄》四卷,乾隆五十二年刻本,南圖、中科院藏。《來鶴堂詩集》一卷,同治十一年刻本,北圖藏。《來鶴堂文抄》二卷、《詩抄》二卷,乾隆刻本,北圖藏。《來鶴堂全集》,嘉慶二年刻本,南圖、中科院、複旦、台大藏;嘉慶十四年刻本,南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