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小說大觀園——中國小說史略(3)(3 / 3)

第8回至12回寫如來說法,觀音仿僧,魏征斬龍,唐僧出世等,主要介紹了取經的緣起和取經集團中其他四名成員的出身經曆,是兩個主要部分的銜接和過渡。

第13回到100回寫西天取經。寫孫悟空被迫皈依佛教,保護唐僧取經,在八戒、沙僧協助下,一路斬妖除怪,到西天修成了“正果”,曆經九九八十一難,共41個故事。在西天取經的全部旅途中,曆經寶象、烏雞、車遲、西梁、祭賽、朱紫、比丘、滅法、天竺等九國和鳳仙郡、玉華州、金平府(均屬天竺國)三個地方,這些是人間的國度;又戰勝了白虎嶺的白骨精、黑鬆林的黃袍怪、平頂山的金銀角大王、號山火雲洞的聖嬰大王(紅孩兒)、黑水河的鼉龍、通天河的靈感大王、金兜山的獨角犀大王、解陽山的如意真仙、假悟空六耳獼猴、火焰山的羅刹女和牛魔王、木仙庵的草木之怪、小雷音的黃眉老佛、七色山的蛇精、盤絲洞的蜘蛛精、黃花觀的百眼魔君、駝嶺的青毛獅與黃牙老象和雲程萬裏鵬、隱霧山的南山大王和隱空山的地湧夫人;還經曆了一場誤會:與五莊觀的鎮元大仙鬥了一番。

四、《紅樓夢》

《紅樓夢》一書,通過對“賈、史、王、薛”四大家族榮衰的描寫,展示了廣闊的社會生活視野,森羅萬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人稱《紅樓夢》內蘊著一個時代的曆史容量,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書。全書的結構,新穎而奇巧,開篇就用了五個回目,以神話故事,“假語村言”掩去內容的實質,將作品置入撲朔迷離的霧色之中,而改借用“真”“假”觀念,托言“夢”“幻”世界,使整部小說按著這一以假寓真的結構鋪陳發展,最後營造出一個“生活世界”。在《紅樓夢》中,除卻著名的金陵十二釵,其他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400多個,這眾多的人物如“過江之鯽”,紛繁多姿,個性鮮明,生氣勃勃,決無重複,囊括了世間各色人形,即便在同一個人的塑造上,也是一人千麵,令人叫絕。

曹雪芹,出身貴族世家,經曆了一個封建富豪家庭由盛而衰的全部過程。少年時代的豪華生活,使他熟悉了貴族大家庭和封建統治階級的種種人情和世態;晚年的貧困潦倒,使他能夠更清醒地、更深刻地觀察生活,看清剝削階級的腐朽和罪惡。在這樣一個認識生活、理解生活的基礎上,再加上進步的思想意識、良好的藝術修養、認真的創作態度、正確的創作方法,才使他有可能創作出這樣一部被公認為中國古典小說創作高峰的傑作。《紅樓夢》在藝術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傳神地塑造了一大批有血有肉的個性化人物。

曹雪芹用細膩的筆觸,寫出了人物心靈深處的微妙情感和豐富的性格。同時,全書用寶玉、黛玉、寶釵的愛情悲劇串起賈府的現實生活,折射出當時的社會眾生相。各條線索交錯連接,渾然天成。

由於《紅樓夢》內容的浩大,不同的人賦予它不同的主題,總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正如魯迅所說:“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絳洞花主·小引》)”亦如王蒙所說:“它自成一個宇宙,一個世界,既豐富又複雜,既深邃又玄秘,既真實生動又意味無窮。”

《紅樓夢》是中國最具文學成就的古典文學巨著,它是中國古典文學創作的巔峰之作,是全人類的文化瑰寶,是中國古代長篇小說中的傑作。它標誌著古典現實主義小說達到了最高峰。

【本章參考資料】

[1]魯迅.中國古代小說史略.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

[2]郭預衡.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齊裕焜.中國古代小說演變史(修訂本).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1990

[4]石昌渝.中國小說源流論.北京:北京三聯書店,1994

[5]侯忠義.中國文言小說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6]董乃斌.中國古典小說的文體獨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7]李梅音.中國小說史漫稿.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

[8]北京大學中文係.中國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

[9]劉上生.中國古代小說藝術史.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

[10]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北京:中華書局,1980

[11]國學網http://www.guoxue.com/

[12]中華文化信息網http://www.ccnt.com.cn/

[13]中國古代文學http://www.ahtvu.ah.cn/

[14]中國古代小說百科全書網http://xiaoshuo—book.db66.com/